海报时评丨清明节,让我们铭记幸福的来处
··
海报评论员 熊苗
清明,是万物吐故纳新的节气,也是追思故人的传统节日。在这样的日子,既满怀对明天的希冀,也有慎终追远的感怀。于家,思念我们逝去的亲人;于国,缅怀为国捐躯的英烈。追思先人们的故事,就是追寻我们幸福的来处。
清明节,人们向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献花。
今年的清明,是四位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牺牲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在烈士陵园,陈红军的妻子抱着几个月大的儿子来到墓前,泣不成声地说,“我带着孩子来看你了”“孩子快好好看看爸爸”,这是孩子第一次和爸爸“见面”。陈红军母亲带来了牛肉面、蛋糕、炸鸡、苹果、橙子、西瓜……对儿子说“慢慢吃,别心急”。这一刻,我们最能够清晰地感知,英烈们不是墓碑上冷冰冰的名字,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别人的丈夫、父亲、儿子,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
近日,一段93岁老兵余元利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时,情不自禁匍匐倒地的视频感动无数网友。这是刻进血液的保家卫国的姿势,是融入灵魂的无法忘却的誓言。透过老兵,我们得以望见战火肆虐的残酷,望见英雄辈出的峥嵘岁月。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近代以来,中国为国捐躯的烈士约2000万名,其中仅196万名烈士有姓名记载。更多的烈士,停留在家人“离开了就没再回来”的记忆中,也停留在一代代后辈们对他们的集体缅怀中。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每一位英灵,不会忘记英雄们为国家做出的奉献和牺牲。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英烈不仅存在于战争年代,也会出现在和平时期。在脱贫攻坚、抗洪救灾、抗击疫情、扫黑除恶等新时代使命中,依然不断有英雄献出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英烈的接续奋斗,是他们“清澈的爱”让祖国和人民一步一步始终向前。
“我们每一次战斗,都会有兄弟再也回不来了,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这句话出自电影《我的战争》,也是现实的真实写照。在逐梦的道路上,注定会有奉献和牺牲。我们能做的,就是始终牢记这些奉献和牺牲,化为前行的动力。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追求幸福的脚步不停歇,用热血守护、用生命捍卫的故事就不会间断。在致敬和怀念中,我们知道了自己从何处来,并因此更加笃定,我们将往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