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冠县北馆陶镇:“红心”引领“匠心” 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郑玉冰 通讯员 宋珊珊 陈占强 冠县报道
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带头人。
近年以来,聊城冠县北馆陶镇党委重点抓好、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政治功能,配齐配强支部领导班子、紧抓阵地建设、大力培育党员骨干,盘活组织引领发展力量,稳步实现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的同频共振,确保了公有制经济与党的建设共管双赢。
加强组织建设,注入“红色基因”
“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建引领。”山东恒升纸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金海说。2009年,恒升纸制品有限公司就成立了北馆陶镇第一家非公企业党支部,为企业注入了“红色基因”。此后,该企业围绕“培育恒升文化、引领企业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坚持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推动企业腾飞。一是“配班子”,大力推进党内民主,采取党员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三个环节产生候选人,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公司党组织领导班子,提升党组织班子群众基础和威信。二是“分职责”,明确在开展党建工作中,支部书记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支部成员各负其责,主抓落实和监督;通过支部班子成员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进一步解决了非公党建“浮在面上、悬在空中、原地打转”的不良现象;三是“抓活动”,今年以来,该企业同市楹联协会、聊大文学院配合,打造省级“楹联文化企业”,以传统文化打造企业“忠孝”文化,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和党小组会,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通过建立“1层1牌,1岗1室”、会议场地悬挂党旗、党员佩戴党徽等方式,凸显庄重感和仪式感,并通过现场逐人交纳党费、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时刻唤醒党员身份意识,从严从紧规范党员各项党内生活。
完善阵地建设,筑牢“精神堡垒”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建设好阵地、管理好阵地、利用好阵地,就一定能在促党建、强业务上起到更多更好的作用”。山东超强纸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英强有感而发。为保证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山东超强纸制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从抓好阵地建设入手,创新“1党员+1车间”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把党员队伍建设扩展到生产一线的职工中。一是将党建宣传工作与企业文化融会贯通。以企业文化建设作为载体,将党组织建设作为增活力、促效益的“法宝”,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在企业院内显要位置粉刷了党建标语,在车间、办公楼打造了党建文化墙、党建文化长廊,营造了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二是在车间设置“党员先锋岗”。将工作效率高、带动作用强的员工发展成党员,将优秀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通过引导党员“亮”明身份,推广“党员标杆生产线”,有力彰显了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并定期组织开展优秀员工、技能评比活动,对优秀党员给予经济、精神和政治待遇上的奖励;三是建立完善“党员电教”计划。在办公楼会议室内配备了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电教化设备,为党员提供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学习书籍,根据学习计划进行集中学习,提升党员的理论知识,增强党员的凝聚力。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建设,通过支部带着党员学、党员带着群众学,持续拓展党员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企业党员、群众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盘活组织力量,形成“同频共振”
适逢“建党100年”之际,冠县北馆陶镇山东三和轴承有限公司制定了“党组织有巩固、党员有提升、作用有发挥、企业有发展”的“四有”目标,助推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三和党支部始终贯彻“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的培养机制,通过“党员+业务骨干”一对一帮扶机制,将管理和技术骨干发展为党员,将优秀员工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专门的党建工作者,跟随第一书记学习党建记录簿填写知识,并每月到镇组织办公室接受党务培训;安排第一书记每月到企业指导支部开展党员活动日,规范党组织活动的开展;通过各种活动组织党员和优秀员工到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基地等学习深造,企业队伍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升。
“我们镇有60余家非公企业,除已建立党支部的企业外,对党员数量不足3人的企业,我们建立了企业联合党支部,并对暂时没有党员的企业选派了党建指导员,定期组织企业职工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持续激发企业活力,使党建与经济发展同促进”。冠县北馆陶镇民营经济负责人张元凯介绍。
冠县北馆陶镇党委书记张洪洲对全镇党建引领非公企业工作进行了展望:“下一步,我们将以党建引领园区建设为重点,推动党建工作与园区建设深度融合、共促共进,激发辖区内各企业支部发挥最大作用,不断壮大党支部班子队伍,持续为企业、为社会增添活力,作出更大、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