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东过春节丨烟火盈眸,长卷铺陈繁华年

··

  张择端,字正道。密州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中国北宋画家。

  张择端自幼好学,早年游学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后研习绘画,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宋徽宗时,张择端供职于翰林图画院,成为宫廷画家。他专工界画宫室,尤喜画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能自成一家。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

  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生动的市井风俗画。全图以长卷的形式,生动细致地再现了北宋都城汴京从宁静的郊外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的繁荣景象,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清明上河图》到底有多“神”?

  中国数千年绘画史,丹青无数,但大多数中国人想起的第一幅,定是《清明上河图》。这幅长5.29米、宽24.8厘米的绢画,由张择端创作于公元1111~1120年间。684个人物、95匹牲畜、122座房屋、29艘船、20多家店铺、15辆车、8顶轿子……宋代的盛世景象、市民生活,被尽收其中。

  当坚硬的金银、玉石无可避免地因岁月而受损时——这一纸绢画,竟在七次进宫、六次出宫,多番易主,长达370年不知去向,历经千年坎坷后,被奇迹般地完美保留了下来。

  684个人物,每一个都衣着不同、神情各异,不可思议的绘画之美,被北宋皇帝收藏并称赞为“神品”。

  放大10倍,细节妙不可言

  1.以扇遮面

  宋代徐积《贫女扇》中称:“自织清溪蒲,团团手中持。朝寻麦陇去,暮汲水泉归。”

  扇子在古代具有遮挡面目的功能,不论身份高低,不论男女,宋人都会拿一把团扇,遇到不想见的人、不愿意说话时就会用扇子遮一下。

  自己过得一般,在街上遛娃。但偶遇“开宝马”混得风生水起的老同学怎么办?

  为了避免尴尬,赶紧拿起扇子遮脸。这叫“便面”,也算是一种社交礼仪。表示:此情此景,对方不想跟你说话。同门意会后,也不会因此嗔怪。

  2.最古老的灯箱广告

  从虹桥走下来,映入眼帘的第一家店是“十千脚店”。这可不是现代人想的洗脚店,它只是一个供人短暂歇脚的店。不过当时人都那么爱喝酒,哪怕这只是短暂歇息,也要小酌一番,因此这家店还在门口挂了招牌“天之美禄”。

  在宋代,有官方许可、能酿酒、卖酒的叫正店;脚店相当于今天的批发零售商,从正店批发酒水,卖给客人赚点差价。《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汴梁城有正店72家,脚店不计其数,可以想见当时汴梁的酒文化多么发达。

  这家脚店的招牌是立起来的,这恐怕是有图记载的世界上第一个直接侧立的招牌。旅店兼酒馆“十千脚店”的灯箱晚上里面点起蜡烛,就能吸引客人。

  3.足不出户享受外卖服务

  大家是不是觉得外卖是近些年才有的便利服务?其实,早在宋代就有了。宋代餐饮业十分发达,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外卖小哥的送餐服务。图中的酒店伙计一手托碗一手拿筷准备送餐,一看业务就很熟练。

  还有伙计正头顶美食,手拿支架去送外卖。累了可以把支架展开,把美食放到支架上休息一会。

  4.有养生功效的“香饮子”

  宋代玩“香”也很出名,各种香料、香丸层出不穷,甚至还有香饮子这种用来消暑的“肥宅快乐水”。

  《东京梦华录·州桥夜市》记载,卖的饮子中有“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药木瓜、砂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 等,一般都含有两三味中药,不仅可口好喝,还有养生功效,是不是和今天我们喝的奶茶果饮有一拼?

  5.谁说古代人不看脸?

  北宋大街上有专门刮胡子的小铺,这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美容院了。

  6.今儿刮得什么风

  宋朝的测风仪,是在木杆顶头的十字木架上安装一个鸟形物件。想知道今儿刮得什么风,看看鸟头朝哪就知道了。

  7.游湖赏鱼,传承千年的爱好

  几个书生打扮模样的人正趴在栏杆上看河中的鱼,据说这是当时清明期间的游玩活动之一,含有“上河”之意。不知道他们看的是不是锦鲤?

  8.改写历史的算盘

  随着画面一直延展,来到结尾处的赵太丞家。赵太丞是退休的宫廷御医,正在给两位妇人问诊。这画面乍一看看不出什么玄机。但放大10倍再来看,却有改写历史的“大发现”。

  柜台上这是什么?是算盘!在没有这一“惊人”发现之前,很多学者都认为算盘是元代发明的。赵太丞家的这一副算盘一下子就改写了历史。

  千年繁华掌上现,笔底乾坤今更妍

  2007年,香港艺术馆借到《清明上河图》展出,有外国人专程赶到香港,排队4小时,只为一睹真容。

  2010年,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在上海世博会引起轰动。

  2012年,《清明山河图》远渡重洋,首次来到日本。东京博物馆前排起望不见尽头的长龙。日本人将它介绍为“神品”“世上屈指可数的名画”。有日本人将观展的过程称为“一生难忘的回忆”,叹息不能用放大镜细细琢磨画作,希望有朝一日能去故宫,重新认识中国美术的瑰丽。

  如今,凝望着手机屏幕,那《清明上河图》里的每一处细节,像是岁月递来的信物,连接起千年时光。曾经,张择端以画笔记录北宋的市井百态,如今,科技让这幅画卷在掌心重焕生机。

  岁月流转,历史的传承与创新从未停歇。

  千年之前,张择端用笔墨定格时代风华;千年之后,山东以蓬勃发展展现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愿这份对生活的热情、对文化的坚守,岁岁年年,永绽光芒。

  (海报新闻编辑 沙斯媛 综合自清明上河图研究会、大象新闻、中国日报网等)

  

责编:刘旋
审签:马震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