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乡愁味道|①桲椤粽:一叶包香甜,一粽解乡愁

··

  开栏语:

  乡愁是小桥流水的安然,是倦鸟入林的静谧,更是熟悉菜肴里的“妈妈味道”。美食入口唤醒味蕾记忆,唇齿之间回味的却都是乡愁。即日起,日照市农业农村局、大众网日照联合开设《日照乡愁味道》专栏,记者走进田间地头,访日照特色农产品,擦亮乡村振兴品牌,带你寻一缕乡愁味道。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王雪雁 陈平平 邹慧 王旭东 牟怡晓 日照报道

  “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如一家老小期盼的那样,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清早,大锅一掀一家人围着灶台吃粽子。桲椤叶包成的方形对盖大粽子包裹着糯米和红枣,承载了多少日照人的童年回忆。

  晨起上山采叶,月下围炉煮粽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但村民们四月便开始采叶、晒叶,一把把扎起挂在门前,只待佳节来临。

  “从我爷爷的爷爷那辈起,就用桲椤叶包粽子、煮鸡蛋,祖祖辈辈都好这一口。”85岁的王好臣坐在村口的栗子树下乘凉,摇摆着蒲扇回忆起儿时上山采叶的经历。

  清晨四五点钟,雾色朦胧、朝阳乍现,家家户户的主妇便三五结伴上山了,偶尔有几个早起的孩子跟在身后。槲树生在半山腰处,他们挑选肥沃的叶片一掐一掰便采下了,顺手理齐放在竹编的提篮里。桲椤叶要选当年生的新槲树叶,晒干后呈灰绿色,凑近鼻子嗅一嗅,一股清新的香木味扑面而来。

  当地传统的粽子的馅料不过是白糯米、小米加几颗红枣或蜜枣。“泡好的叶子里包上米,两片合盖对齐,再用蒲叶上下捆扎妥当就好了。”经过杨兆红的折叠、翻转、捆绑,几片叶子、一捧糯米变成了方形对粽。

  王好臣说起童年记忆,端午节前一天傍晚,大人们将大铁锅蹲在柴火灶上,拉得风箱呱嗒呱嗒响起,眼见火苗呼呼舔着锅底,不一会儿水咕噜咕噜地烧开了,蒸气从锅盖底争抢着冒出来。经过三四个小时的焖煮,在大火和中火的双重烤灼下,桲椤叶、糯米、小米、红枣、鸡蛋……各种食材混合在一起的香味开始在院落里飘散开来。

  但此刻并不启锅,还要结结实实焖上一晚。第二天清早,大人起来添柴加火,把粽子热透了再掀锅。

  这样煮出来的粽子粘糯透亮、自带清香,咬上一口米糯枣甜、绵软细腻,就连锅里一并煮出的鸡蛋也渗进桲椤叶的香氛,汤汁将蛋清熏染成青白,也变得清香袭人。若再蘸点红糖或蜂蜜,便是另一番甜蜜滋味。

  “槲林”与“胡林”,谁藏功与名?

  桲(pó)椤(luó)叶即槲(hú)桲椤、槲树叶,唐代诗人温庭筠曾在《商山早行》写道“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这么说来,槲树由来已久。

  在日照九仙山和五莲山之间的匡山脚下便有一片槲树林,历经百年仍枝繁叶茂,当地人称之为槲林。伴随着四季轮回、岁月更迭,槲林口口相传为胡林,依山而居的村民便将这方土地命名为胡林村。

  胡林村依傍的匡山,因其雄秀壮美之势得名“小匡庐”,相传这里有十二景十二石,耄耋峰、洗耳池、插旗垛等连成一道黛色屏障,颇受文人雅士青睐。至今仍存明人吕一奏的“洗耳”题壁摹刻、“芥子庵”,清代诗人王沛恂[xún]的“匡山书屋”等。千百年过去,这片群山深藏了他们的功与名,他们的名字和故事也渐渐淹没在时间的长河。

  一叶包香甜,一粽解乡愁

  桲椤叶煮鸡蛋、方形对盖双粽、五彩绳、艾叶香包……端午民俗传承百年,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日照人的记忆里,传递着暖暖的关怀与深深的祝福。

  但桲椤叶米粽,初尝是甜糯,细细咀嚼之后,唇齿之间回味的却都是乡愁。忘不了和母亲张罗包粽时的热闹情景,忘不了父亲割麦耕地时佝偻的背影,也忘不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

  “奥谷曙色天半开,岚光泼翠上楼台。插旗垛顶横云峻,洗耳泉声带雨来。”老人背起王沛洵这首诗时,声音依旧铿锵,只是眼中多了几分惆怅。王好臣说,村里像他这样的老人越来越少,知道这些故事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端午节,遥寄游子相思,唯愿亲朋安康。

责编:王雪雁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