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财评丨促汽车消费,这些现实大问题亟待解决
··
大众日报记者 袁涛
汽车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涉及领域广,对提振内需、带动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山东大力促进汽车消费,其中在已经实施的两批落实“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中,均对促汽车消费所有涉及。其中包括全省新建居民小区停车位100%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与主体建筑同步设计、施工、验收;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对具备条件的小区增加停车位,建设充电桩,等等。
目前来看,供需两端共同发力,全省汽车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取得了一定成效。以济南为例,今年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34.2亿元,同比增长73%,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对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成为促进消费市场恢复的最大因素。
但同时,随着消费市场形势的变化,尤其是消费政策红利的边际效应递减,汽车对供需两端的拉动作用有弱化的势头。从消费端来看,4月份当月,山东汽车类商品零售总额同比虽然依然有比较高的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对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的拉动作用所有下降。相关分析认为,这种下滑的态势有可能将继续。
这种下滑态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7.1辆,比2019年增长5.2%。就山东来看,目前全省城镇居民百户拥有汽车量为61辆,农村居民百户拥有汽车量为40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东部沿海省份,山东应该在汽车消费领域呈现更高水平。
促汽车消费,城市居民的消费潜力在更新换代。从实际情况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所带来汽车更新换代,往往是从轿车到SUV,从A级到B级、C级甚至D级。这样一来,购车者的驾驶体验、安全水平上去了,购置税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农村更是个大市场,全省农村居民百户拥有40辆汽车量,比城市就有20辆的差距。随着农村交通条件、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个差距很快将追上。同时,农村汽车消费同样存在升级,无论是从安全性还是消费升级上来看,“老头乐”之类的低端车型退出农村市场是一种必然。农村汽车消费升级将比城市更加多样,皮卡等车型在农村有更大空间。
从促消费的角度来说,除了政策红利之外,比如税费优惠等,目前制约汽车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的一些现实大问题是到了亟待解决的关口了。
首先是停车难问题。停车难至少有两个难:外出停车难、回家停车难。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见缝插针停车,自行车占车位,堵塞消防通道,等等,屡见不鲜。省内一些城市,对城区,尤其是中心城区的停车场实施市场调节价,6元/小时、10元/小时,虽成功“劝退”一些人驾车进城,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一到节假日,外地来旅游的小汽车景区周边道路上首尾相连,“来的都是客”,这些平时禁停的区域也到处是停放的车辆。老旧小区就更甚,小区里停不下,门口的马路两侧一到晚上就成了停车场,相当混乱。对这种老旧小区停车,一些地方已经允许小汽车夜间一定时段在非主干道马路两侧临时停车,效果还不错,省内城市可以借鉴。不主动去解决问题不代表问题就不存在,更不能因噎废食。
其次是充电桩。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但不能配置充足的充电桩是个大问题。虽然目前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燃油汽车确实到了必须进化的时候了,以石油为燃料的内燃机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绝对瓶颈。下一步,混动也好、纯电也好、燃料电池也好,汽车驱动新技术的出现已经迫在眉睫。
更有汽车文化。虽然很多人开上了汽车,对最基本的交通规则就视而不见了,在马路上随心所欲地开,随意穿插变道、禁鸣区域恶意鸣笛、强硬加塞、实线掉头及变道、发生交通事故长时间不撤离现场等等。好的汽车文化,也是促消费的良好环境。一方面,汽车驾驶人自己的素质应该提升,另一方面,对逆行、碾压实线、高速公路倒车、连续变更机动车道等明知故犯、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也要加以严惩。是该到了真正重视培养好的汽车文化的时候了,毕竟马路不是自家的场院。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袁涛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