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用鲜活的红色故事让“行走的党史宣讲”火起来
··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自4月23日开始,以“学理论、懂政策、做明白人”理论大众化普及品牌为统领,威海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方式“活”、效果“热”的“行走的党史宣讲”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学党史、悟思想的浓厚氛围,掀起党史宣讲热潮。
“用鲜活的故事传播思想,用通俗的语言讲清道理,才能让党史宣讲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结合“讲什么”的问题,威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宣讲专家辅导团宣讲的第一课,便将课题落到了“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围绕着天福山起义开讲。文登区委党史研究中心讲解员于佳平走进环翠区,为社区内几百名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讲述了天福山起义的红色故事。
从革命先烈许世友、于得水、刘福考,到“一一·四”暴动、天福山起义……于佳平将不同时期、不同英雄模范的事迹串连成线,把天福山起义从前期准备、打响第一枪到后期革命队伍的发展历史生动全面地展示开来,配着生动又极富感染力的讲词,让在场的学员们深受触动。
“听着天福山起义的事迹,更知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入党初心。”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环翠区竹岛街道工作人员乔晓玉说。
“威海地方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血脉分支、有机组成部分,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中应运而生……”4月25日至26日,专家辅导团成员邵洁以《红色土地孕育的革命力量——威海地方革命史学习》为题,将党史“送”到了市发展改革委和市委老干部局。宣讲过程中,邵洁不时抛出问题,引导听者思考,重温入党初心。
“于得水、刘福考、乳娘……小时候,总听老人们讲述这些红色故事,但那会儿只当故事听,并不理解故事背后蕴藏的精神。”翻看学习笔记,威海市委老干部局调研宣传科科长林理杰感慨道,如今再次重温那段故事,被革命英烈身上所呈现的爱国情怀、为民初心深深打动,今后也要化身“宣讲员”,把革命英烈的精神传承下去。
马石山十勇士、少年抗日英雄张晶麟……1小时的宣讲结束后,一个个革命先辈的名字、一段段动人心魄的革命故事,被市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依次记到了笔记上。
“革命先烈的精神和情怀,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学习和思考。”威海市发展改革委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戴薇表示,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学思践悟、身体力行,在今后工作中,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实际行动。
为使党史学习教育深下去、沉下去,除借助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宣讲好党史外,威海还在各个旧址遗迹、红色展馆开辟党史宣讲的“第二课堂”,让馆内的文物史料成为党史的“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推动红色资源火起来、红色人物亮起来、红色精神扬起来,红色基因传下来。
4月23日,威海市民政局将党史宣讲的课堂“搬”到了红色胶东展馆、米山水库展览馆。参观中,一个个老物件、一幅幅旧照片、一份份饱经风霜的入党证明,将学员们带回到那段峥嵘岁月,深切体会着老一辈党员的顽强意志和奉献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将学习的动力转化为担当实干的行动,立足岗位,再建新功,为我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党史资料的传承载体,威海市档案馆成为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员干部们党史学习的“第二课堂”。4月23日,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员干部们走进威海市档案馆,通过“档案威海·奋进威海展”“中共威海历史展”等展览,感悟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深刻了解了奋进威海、创新威海、协调威海、绿色威海、开放威海的精神内核,强化党史学习教育的地域性、文化性和城市特性。
推动党史宣讲课从室内走向室外、变“固定讲堂”为“流动课堂”的还有荣成市。连日来,通过活用文明实践各类阵地资源,荣成市组建“和风习语”宣讲团、红领巾宣讲团、“船声筒”海上巡回宣讲团等特色宣讲团队,深入基层开展“菜单式”宣讲,并采取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党员从“听众”到“主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把党的百年历史讲得更加有生命、有血肉、有力量。(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文思 李万玉/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