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红”小微宣讲点让党史学习教育火起来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强 齐春菊 通讯员 张琦 董玉芳 淄博报道

  沂源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借力党史学习教育,如何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讲什么”“谁来讲”“如何讲”“在哪讲”才能走心入脑、见实效?沂源县持续锻造“沂源红”宣讲品牌,因地制宜“布局谋篇”促“沂源红”小微宣讲站点“全面开花”,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党史课堂”开进苹果园

  “1978年11月24日深夜,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村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沂源县中庄镇河西一村会议室内,“沂源红”基层理论宣讲员——村党支部书记苗传广为全体党员讲述了中国农村改革史。随后,大家来到苹果园中,农技专家边讲理论边作示范,手把手传授了老果园改造提升剪枝技术要领。

  中庄镇拥有4.5万亩苹果树,农忙时节,他们活用创新载体,开辟“沂源红”果园宣讲微驿站,以“理论课堂+田间地头”形式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党史课堂”开进了苹果园里。

  在宣讲中,村党支部书记讲理论,将难懂的“书本语言”变成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史的发展改革成就,从粮食生产解决温饱到产业结构转型增加收入到现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农技专家讲技术,在指导老果园改造提升和老劣低效果园更新重建工作开展的同时,讲解从原来果园粗放管理到现代智慧农业科技管理的演变,引领百姓切身感受到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讲党史、颂党情、感党恩、跟党走,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力量。

  “田间地头就是村民们最熟悉的地方,我们要让党员群众在课堂上、果园里、车间里,都能享受到党史教育‘大餐’,做到劳作、学习两不误。”中庄镇宣统委员任纪霞说道。

  凉亭下的“别样讲堂”

  莺飞草长,万物葱茏,旭日和风下飘扬着鲜红的党旗,苍松青翠撩开了多少人儿时的记忆。在南鲁山镇水么头河北村的“凉亭下”宣讲微驿站,村民们完全沉浸在两位宣讲员带来的“红色党课”里,不时拍照、鼓掌。

  他们向群众宣讲党的发展史,回顾近年来在党的带领下抓好“厕所革命”改变苍蝇满天飞的乱象、农村环境整治让乡村“旧貌换新颜”、脱贫攻坚创造人间奇迹、乡村振兴开启数字农业步伐……“听着宣讲员讲的,再回忆自身,托共产党的福一步步看着咱们农村越来越美、农民越来越富,咱们也越干越有劲头,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我会加倍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本领,为党旗添彩,为党员增辉!”在场的党员深有感触。

  微宣讲传递“大声音”,小故事诠释“大道理”。宣讲将党史课堂从会议室搬到凉亭内,由各村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组成的基层宣讲员队伍走出办公室,走进村民生活,到村里的树荫下、凉亭里这些村民经常聚集休闲的地方,通过“短、微、浅、白”的宣讲形式,把党史知识变成老百姓的家常话,听群众心声、解群众难题、讲党史故事,让党旗飘扬在基层一线,让党的红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红色基地”浸润孩子心灵

  西里镇作为“人民楷模”朱彦夫的家乡,掀起党史学习热潮。金星完全小学组织五年级学生重走朱老奋斗的道路,徒步来到“红色基地”朱彦夫事迹展览馆,开展“走进朱彦夫 传承红色基因”党史教育研学实践活动。

  “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年仅17岁的他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成了一个‘肉轱辘’,依然身残志坚,带领村民治山架电、脱贫致富,朱爷爷是真正的英雄。”在朱彦夫事迹展览馆内,讲解员朱帅宗将自己爷爷朱彦夫的事迹声情并茂、娓娓道来,孩子们的内心随着讲解激起层层感动和思索。随后孩子们仔细参观了朱彦夫写过的手稿和用过的生活物品,仿佛回到了他浴血奋战、战天斗地的战场,触摸到了那段动人的革命历史。

  沂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齐元兵告诉记者,下一步,“沂源红”宣讲团继续挖掘本地红色资源,重点打造朱彦夫教育基地“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李振华事迹展览馆、“春松”宣讲基地等5处具有沂源特色的党史宣讲阵地;贴近群众,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阵地,进一步指导镇办打造“梧桐树下宣讲微驿站”“红樱桃宣讲微驿站”“‘沂源红’果园宣讲微驿站”等一大批小微宣讲点,将课堂开设在农村果园、田间地头、基层一线,让群众劳作之余、闲暇之时接受教育、聆听党的好声音,让党史宣讲热气腾腾、人气满满,在感动感悟中传承红色基因。

责编:于圆圆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