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说】如何预防手足口病?要点都在这里

··

德城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孙秀珍

  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手、足、臀、口出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的特点,多伴有发热。“好发于六个月到五岁的儿童,以三岁以内更为常见。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北方地区夏秋高发,4-9月份多发,在南方,主要是春夏是高峰期。湿热环境适于肠道病毒生长有关。”德城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孙秀珍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空气不流通,容易导致孩子被传染,特别是跟手足口病患儿接触以后,更容易得手足口病。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孙秀珍介绍,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会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等方式感染。“绝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多以发热起病,发热1-2后于手、足和臀部出现丘疹或疱疹,口腔两颊部和咽后壁也常发生疱疹和溃疡,疼痛明显。”孙秀珍说,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并具有相应的表现,精神反应差、烦躁、嗜睡、皮肤发花湿冷,呼吸困难、四肢抖动、吃奶无力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那么,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孙秀珍表示,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EV71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非常好,保护率达到90%。6月龄至5岁儿童可以接种疫苗,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其次,要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儿,手足口病病毒可以通过消化道排泄物、呼吸道飞沫传播,在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中也容易传染,所以一定要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儿。另外,也要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不但要给孩子勤洗手,照顾孩子的成人也要勤洗手。

  “对于一般家庭预防,要做到4个方面。”孙秀珍讲道,一是要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二要注意饮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三要居家通风,勤晒衣被;四要注意所处环境,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每天晨起检查孩子手、脚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如果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家长要特别注意什么呢?孙秀珍说,首先要看好患儿,不让其接触其他儿童。其次,患儿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患儿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患儿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患儿粪便后都要洗手。另外,患儿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患儿日常用具要消毒,居家要勤开窗通风。特别提醒,患儿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幼儿园,防止传染其他儿童。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孙秀珍表示,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患儿物品及排泄物:

  1、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

  2、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

  3、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除消毒外,家长也要采用以下家庭护理方式:

  1、儿童患病期间宜休息,保暖,多饮水;

  2、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

  3、保持患儿皮肤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穿纯棉、宽大的衣服;

  4、剪短患儿指甲,防止抓破皮疹,引起继发细菌感染;

  5、注意监测体温,注意患儿有无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注意儿童有无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孙秀珍提醒广大家长,若孩子出现发烧且四肢冰冷,手心、脚心有小红点,皮肤出现花纹,食欲变差、呕吐,口腔口水较多,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应警惕手足口病,及时带孩子就医。(李磊 陈亚囡)

责编:黄新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