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实体经济 “精准滴灌”成今年银行信贷投放关键词
··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中国证券报记者欧阳剑环)央行等五部门近日决定进一步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至2021年年底,这意味着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再加码。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强调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种种迹象表明,制造业、绿色金融、小微企业等将成为今年信贷支持重点。近期多家上市银行高管表态将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坚持“房住不炒”,加强对房地产贷款的管控力度。
制造业和小微企业仍是重头戏
新华社照片,在重庆金康赛力斯两江智能工厂焊装车间,点焊机器人在对车身线进行焊接作业。
年报显示,2020年多家上市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超过前5年总和。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督促指导金融机构优化制造业信贷结构,明确“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和“保持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合理增速”的目标和任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同时也要支持传统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赵欢称,今年计划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贷款投放4000亿元以上。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徐守本表示,今年工行将保持制造业贷款总量稳定增长,加大对“新制造、新服务、新基础产业、高技术”等“三新一高”领域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小微企业仍是银行信贷支持重点。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报告认为,商业银行将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发展前景的小微客户提供资金支持力度,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信贷投放将切实下沉到小微客户。预计“十四五”期间,银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年均增速维持在20%以上,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达25%-30%。
某大型银行浙江省二级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季度该行贷款增量同比略增1亿元。“监管部门和上级行导向很明确,信贷支持的重点是县域经济和普惠金融,增速必须超过总增速。”
信贷向绿色领域倾斜
为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信贷资源料加速向绿色低碳产业集结。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21家国内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1万亿元,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良好,不良率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不良水平。银保监会称,将研究完善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规范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产业,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前述中国银行报告还指出,“十四五”时期,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三高”企业的贷款规模和增速将大幅下降。银行业将从贷款源头上遏制企业高碳排放,帮助上下游企业转型升级,尽快实现自身运营和贷款客户的“碳中和”目标。
多家银行强调将大力推进金融资源向绿色项目倾斜。中国银行副行长王纬表示,要大力推进绿色信贷投放、绿色债券发行、承销与投资业务,不断提升绿色信贷在该行信贷余额中的占比,降低高碳行业授信余额,稳步提升绿色债券投资在资产组合中的比例。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表示,将按照全市场一流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供应商的定位,围绕从新能源到新经济、从长江黄河大保护到国土空间格局的新规划、从城市更新到乡村振兴不断扩展的绿色场景,着力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按监管要求严格管控
2020年以来,监管部门对房地产融资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调节措施,包括明确房地产融资“三条红线”要求、发布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要求、防止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等。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长期以来房地产开发贷款占整个贷款的比重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近年来变化不大,占比增速较快的是按揭贷款。结合贷款质量(不良率)综合考虑,相较个人住房贷款而言,房地产开发商贷款比重下降的空间更小。在“三条红线”利剑高悬的背景下,部分杠杆水平较高的房企,其负债规模增速大概率有所放缓,将寻求更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尤其在直接融资领域。未来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将会放缓,在银行信贷余额中的比重会稳中有降。
“商业银行应认真实施房地产金融集中度管理制度,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速。”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同时还应采取切实措施,防范经营和消费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收紧房地产信贷不能搞“一刀切”,住房信贷政策调整要避免“误伤”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
多家银行表示,将按照监管要求加快涉房贷款管控力度。建设银行副行长吕家进称,在符合监管要求前提下,将采取多种措施稳妥地促进对公房地产业务平稳发展,保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合理适度增长,有序降低房地产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招商银行副行长王良表示,该行会按照监管部门要求适当管控住房按揭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的增量和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