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用户成“大数据杀熟”的“工具人”
··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个性化定制服务已成常态,比用户更“了解”自己的很可能不是本人,而是自己的手机。然而随之产生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大数据杀熟。
说到“大数据杀熟”带来的困扰,大家显然并不陌生,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可以概括这一问题,即“你正在被做成表”(you are being watched,原意为“你正在被监视”)。前不久,复旦大学教授孙金云带领团队做的一项有关“手机打车软件打车”的调研就证明了用户被手机应用平台“监视”这一现象:苹果机主更容易被专车、优享这类更贵车型接单;如果不是苹果手机,则手机越贵,越容易被更贵车型接单。
早期的“大数据杀熟”,依靠的是算法的简单判断,比较典型的场景是“新用户打折”“熟客卖高价”等。而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算法快速迭代,“杀熟”方式全面升级,转向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全方位收集。比如,平台会根据消费者使用的手机型号等个人信息匹配相关的产品、广告或者是不同的优惠券。上述孙金云教授调研中证实的现象,就属于“升级”后的“杀熟”方式。
在很多应用场景下,用户为了“图省事”或出于对平台的信任,往往会接受默认的个人信息收集选项,但这并不能成为平台对用户“杀熟”的借口。平台正当、合理、必要地收集和使用数据,通常能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然而算法权力一旦被滥用,平台基于带有“歧视性”的算法来匹配产品或是调整价格,便会构成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害,用户也会沦为被大数据掌控的“透明人”“工具人”。
那么,大数据时代,如何避免用户被“做成表”?如何让算法更好地服务于人,而非将人“工具化”呢?
针对侵犯用户隐私权的手机应用运营平台,监管部门必须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其违规成本,该整治的要及时整治,对拒不接受整改的要坚决下架,这样才能让处罚真正见到实效。此外,移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几百万款App仍在不断更新迭代,监管层面还要及时转变治理思路,跟进市场最新动态,提高技术检测能力,实现监管前置,以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
去年,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启动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印发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今年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制定发布了《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这些规范从不同层面为遏制“大数据杀熟”提供依据,同时也警示平台运营商,在愈发细化完善的政策法规面前,再高明的技术应用也不可能逃避监管野蛮生长。
值得注意的是,治理大数据杀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除了政策发力,还要有企业协力。这就需要平台在算法推荐逻辑的设计中,着重考虑用户体验、用户权益等因素,提升手机应用的透明度,以消除人们对互联网算法、大数据的误解。其实,作为手机应用运营平台,与其煞费苦心地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不如多在技术研发、产品优化和内容管理上下功夫。平台如果不加约束继续“杀熟”,只会遭到用户抛弃。须知,违规侵权可能获取一时之利,而只有用诚意和实力吸引用户、留住用户,才是长远发展之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