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时评丨长城又被刻字,加重处罚“刻”不容缓
··
孙华飞
3月21日,3名游客在八达岭长城墙体上刻画姓名的行为被曝光,公安部门对此进行调查取证,于22日凌晨将3人查获,并作出行拘并罚款的处罚。
长城墙体被刻画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屡治屡犯,并没有有效制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可见,“500元罚款+行拘”,是对不文明游客做出的顶格处罚。这样的处罚力度,网友直呼太轻了。处罚力度小,违法成本低,法规不足以震慑和警醒不文明者,长城刻字的行为才会屡禁不止。
为有力应对游客破坏文物的行为,官方在2020年4月出台了《八达岭长城景区破坏文物行为惩戒办法》,除行拘、罚款外,北京延庆区12家等级景区,将对不文明游客实施联合惩戒。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收效甚微。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长城,关键是让破坏行为免于发生。莫让长城再受伤,加重处罚已刻不容缓。对违法行为进行明确界定,将文物保护处罚入“刑”,把可为可不为的不文明“侥幸”提升至明文禁止不可为的违法行为,如此方能有效警醒游客勿以恶小而为之,三思而后行。
推动全国景区特别是文物保护单位“黑名单”机制的建立,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将那些故意破坏、损毁文物的行为纳入个人征信体系范畴,能有效制止旅行游玩任意而为。当游客头顶高悬失信惩戒的利剑,为图一时之快而破坏文物的念头才会被彻底打消。
近日来,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吸引了全社会关注的目光。对于出土的文物,网友赞称“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一边,考古人员正用双手唤醒沉睡在历史中的文明瑰宝;另一边,不文明的游客却在用双手破坏着长城墙体。保护文物,既要靠“德治”更要靠强力的“法治”,游客有了敬畏心,爱护长城才能落实到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