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时评丨女大学生自杀,“父爱”缘何成为孩子的梦魇
··
孙华飞
近日,一名女大学生留遗书自杀的事件引发社会关注。遗书中女生直言选择自杀就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并讲述了父亲从小到大给她带来的那些挥之不去的梦魇:暴力、控制、压抑……“父爱”让她瑟瑟发抖,遍体鳞伤,结束生命成为脱离苦海最痛快的方式。
贴着“省优秀学生干部”“省优秀学生”的标签,一个积极向上的女生,却因父亲粗暴干预其选调生和研究生考试的选择,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既可惜又悲情。一纸遗书成了列举父亲“罪过”的诉状,父女关系的紧张和家庭状态的畸形暴露无遗。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爱子女的方式如果不对,这样的爱恰恰是害了他们。父亲的爱让这名女生窒息,遗书中可以看到,为不影响学习,限制她交友聚会;为制止早恋,在校门口当众对她破口大骂;为了自认为的好前途,强迫她放弃考研专注选调生考试。处理方式或是暴力相向,或是言语侮辱,让人因为惧怕而不敢违背。在这种家庭关系中,孩子犹如笼中困兽,不敢越雷池一步,更谈不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个健康的家庭,需要孩子去完成“自己”,而非成为父母手中的木偶和棋子。生而为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追求,安全、自由和勇敢才是孩子对家庭的渴求,平等的交流对话是家庭成员间最基本的尊重。以“大男子主义”自居,专制霸道,即便以爱的名义,也只会给孩子的健康发展戴上重重的枷锁,过犹不及。家风好,才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一个以家暴为常的家庭,一个偏激暴怒的父亲,如果连安定幸福的生活环境都给不了,说“一切为了孩子好”都是对“父爱”的侮辱和亵渎。
让人心痛的案例表明,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突破所能承受的临界点时,就会演变成悲剧。亲子关系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悲剧的发生应该引起每个家庭的重视和反思。让家庭教育成为当代父母的“必修课”,营造美好的家庭环境,培育良好的家风,愿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温柔以待,类似的悲剧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