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上瘾,怎会成“病”?
··
大众日报记者 孙秀岭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玩手机真的会“上瘾”,是“病”,得治!
记者采访有关专家,有专家认为,包括手机、人工智能在内,过度使用现代电子科技开始对人的正常生活工作产生一些伤害,比如影响睡眠、人际关系等等。“例如,若长时间困在信息茧房中,同时与现实世界的接触减少,玩手机过多的人,认知能力容易下降。”专家认为,“戒掉‘手机依赖’,传统的是物理方法,包括自律和他律。比如在家里,家长可以规定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长,自己也可以规定每天玩手机的时间,自觉遵守。”专家建议,“加强与朋友、亲人现实中的社交联系,寻找共同兴趣、价值观以及追求共同的目标和理想,挖掘满足社交需要的其他方法,而不是仅仅依靠手机联系。”
玩手机能玩上“瘾”、玩出“病”,真的如此吗?
看看身边,似乎有点道理。正如记者调查,读书五分钟,玩手机俩小时;工作一会儿就想刷手机,一刷手机大半天;睡前手机上看小说,把握不好时间直接失眠……有人称之为“手机依赖”。不少人看书或者写材料时太枯燥,没几分钟眼光就会不自觉地飘向手机,同时自我安慰:看会手机,休息一下。然后开启一刷手机就停不下来的模式。玩手机带来的放松感和愉悦感,容易令人“成瘾”。
如果说“玩”手机是病,病在一个“瘾”字。所谓“瘾”,指由于中枢神经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的习惯性,如烟瘾、酒瘾;泛指浓厚的兴趣,如球瘾、戏瘾、看书上瘾。
在我看来,“玩”手机是否有“病”,关键在“玩”什么?比如,大多数人工作离不开手机,用手机联系客户,用手机买商品卖商品,用手机移动支付,用手机办理各种业务,用手机工作上瘾,这怎么是“病”?再如,很多“留守”老人很寂寞,一部手机可以知道天下大事,可以下棋游戏,用手机“休闲”上瘾,这怎么是“病”?在一定程度上,人们所谓“手机瘾”,更多的是指“浓厚的兴趣”,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坏事。
不仅如此。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末互联网上网人数9.89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9.86亿人。这是一种进步。在这个“小屏”可以办大事的时代,离开手机能干很多事,比如深入基层实地调研,比如扎扎实实为百姓解决衣食住行实际问题。然而,这与用手机工作并不矛盾,这也不意味着整天玩手机就忽略了身边朋友,也不是说玩手机就在不知不觉中困于“信息茧房”。
有人说,手机成为消磨碎片时间的工具,时间在不经意中大把大把流逝。事情总有另一面。手机也是用好碎片时间的有效工具,在不经意中把大把大把的零散时间学会了很多本领,干成了不少实事。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秀岭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