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突破看淄博③ | 产业格局重塑下的未来力量
··
落实突破看淄博③
刮骨疗毒 脱胎换骨
产业格局重塑下的未来力量
“雨水”已过,“惊蛰”未至,春天的第一棵嫩芽,带着积蓄了一冬的力量,破土而出。
一如眼下的淄博。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迎着重塑经济地理格局的大潮,这座老工业城市,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在“进”与“退”、“优”与“扩”的闪转腾挪中,悄然重塑城市产业发展格局和现代产业新体系。
优存量
2月19日,2021年淄博市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的主会场,设在山东云商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开工现场。
总投资36亿元的山东云商智能制造产业园,将打造集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于一体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平台、园区智慧大数据管理平台和产业链智慧大数据管理平台,促进线上产业互联与线下工业互联深度融合。
牵头打造产业园的齐鲁云商由原鲁中煤炭交易中心发展而来,短短几年,已完成阿提拉产业互联网平台、各类智慧产业园区等产业互联网体系的整体布局,实现了由贸易商务向数字科技的华丽转身,成为淄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淄博是个工业大市,但这个“大”是传统工业的“大”,是中低端工业的“大”,建陶、化工、钢铁、矿业等产业中存在不少落后产能,不仅效益差、贡献度低,而且挤占了新动能承载的空间。随着资源枯竭、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一系列因素接踵而至,城市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与考验。
淄博的决策者深知,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传统产业仍将是淄博经济的“压舱石”。产业发展的实践也屡次证明,只要技术先进、设备先进,传统产业里照样有高新技术企业,传统产业照样可以变为朝阳产业。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了淄博必须快做、必须做好的必答题。
为了补上欠账,淄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近三年已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0329家。其中,钢铁企业从11家减少到3家,化工园区由28个减少到6个,化工企业从1135家减少到524家,建陶产能由8.27亿平方米压减到2.46亿平方米,万元GDP能耗下降22.6%,为新动能打开了成长空间。
与此同时,淄博实施“六大赋能”行动,以 “五个优化”为主攻方向,大规模推动传统产业“上云、赋智、用数”,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赋能传统产业,对机械、建材、纺织、医药等产业进行全链条改造,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
2020年,淄博四新经济GDP占比33.1%,比2015年提高1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总额247.8亿元,增长85.2%;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0.6%,全省排名第一。
在“优进”与“劣退”的双重作用下,淄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已经显现,化工产业一业独大的局面已经松动,许多关键领域已经呈现出了趋势性、关键性、转折性变化。
扩增量
春节刚过,东岳集团一片忙碌,离子交换树脂扩建项目快马加鞭,50家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其配套企业已签订合作意向,一大批技术含金量高、规模优势大的项目将在三季度陆续投产……
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是淄博工业的未来。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淄博以“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的产业发展思路和“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引领“四强”产业向高端攀登。
2020年1月,淄博发布“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当年,淄博规模以上“四强”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比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9.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7.3%,较2019年提高4.9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增长25.6%,高于投资增速18.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49%,比2019年提高7个百分点。“四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稳步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已成为淄博市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实力担当”。
1月22日,淄博一次性发布“四强”产业“一业一策”政策69条,新制定的政策占七成以上。淄博坚持“一业一策”推进“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全面推行“链长制”,“一链一策”精准补链延链强链,聚力做大做强氟硅材料、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20个优势产业链群,打造50个新经济示范项目,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2月19日举行的淄博市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集中开工的227个项目总投资1258亿元,其中,“四强”产业项目达90个,总投资306亿元。而今年淄博确定的440个重大项目中,延链补链项目和创新平台类项目明显增多:在氢能综合利用、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工程方面,布局了吉利新能源换电汽车等21个项目;在C3、C4产业链延伸方面,布局了丙烷脱氢等24个项目;在MEMS产业集群方面,布局了香港新科MEMS压电陶瓷系列等20个项目。
可以预见的是,一个个有影响、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龙头企业、核心品牌和拳头产品,在提升淄博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的同时,也将成为淄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的强力引擎。
谋未来
随着工作人员在远程驾驶舱里的操作,一辆多功能无人车在园区内自由穿梭。“我们创新自主研发的载人接驳无人车,可完成固定线路自动捷运、接驳、自动站点停靠等作业,目前已在深圳华为总部、齐盛宾馆等多个场景进行载人接驳运营。”一清舜泰(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制造部负责人苗岐春说。
一清舜泰(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无人驾驶智能物流装备头部平台,也是临淄经济开发区无人驾驶中心引进的首家企业。
锚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临淄区已预留1.5万亩土地作为发展空间,按照上游技术研发、中游零部件及整车生产、下游智能网联服务的路径,瞄准百度、华为等车联网龙头,奇瑞、五菱、长安等整车龙头,北方车辆、智行者等车路协同龙头,加大招引力度,推动深层次合作,打造全国设施最完善、场景最丰富的智能驾驶综合测试场地,全面构建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检验测试、示范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载体。
5月份建成投资8亿元的奇瑞振齐海外出口项目,7月份建成投资5亿元的众联能创二期项目,明年9月份建成投资43亿元的奇瑞商用车临淄出口基地……2月18日,淄博市落实突破年动员大会上,临淄区透露出的最新消息,让人格外振奋。
城市的未来,始于远见。
新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淄博的决策者们看来,发展新经济,要着眼今后5到1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发展,为城市未来发展抢占新赛道、布局新产业、培育新动能。为此,淄博提出要打造工业互联网、智联汽车、人工智能等11条产业“新赛道”和35条“子赛道”,并把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引入吉利、五菱、奇瑞、爱德曼等一批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项目。淄博将发挥在新能源汽车、氢能、自动驾驶、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先发优势,加快打造具有领先性、标志性的未来产业集群,努力成为全省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今年,淄博将深化与亿华通、爱德曼、港科大、华为、中核同方、紫光等头部企业和高端研发机构合作,抓好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产业化、爱特云翔大数据产业园、一清舜泰产业园等50个示范项目,并分行业、分领域遴选形成一批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等示范应用场景,打造燃料电池汽车及固体燃料电池创新应用示范城市、自动驾驶全域开放标杆城市、中国产业算力中心。
更远的将来,抢占了新经济新赛道的淄博,无疑将会实现从弯道超车向换道超车的转变。
在这个万物萌发的季节,这座正在重塑产业发展格局、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城市,已经长出了新的希望,并迎着煦暖的春风,蔓延成支撑城市发展的四梁八柱。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景阳 张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