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朗镇丰山村:中药材开出“金”处方

2024-11-20 16:40: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玄甲睿 芦学诗

  编者按:近年来,岱岳区坚持“三农”优先发展,对标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奋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产业发展兴旺、农业发展正劲、乡风建设润心、党建引领见成效……村村有特色、连片成风景,在岱岳大地上,乡村振兴的乐章正悠扬响起。

  大众网记者 玄甲睿 芦学诗 泰安报道

  “大美丰山”坐落在泰山西麓的九女峰片区,如今通过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在村党支部书记陈文华的带领下,丰山村依托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设起集规模化种植、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黄精是泰山四大名药之一,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当初丰山村在寻求产业发展和特色定位时,希望能够与周边镇村形成差异化。经过多次前往省内外进行考察学习,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再结合丰山村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特性,在村“两委”班子的慎重考虑下,最终确定了种植黄精和灵芝作为丰山村主导产业,并进一步发展深加工和销售,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泰山丰草苑”品牌。

  丰山村采用“村企合作”的模式,前后投入1500万元修整土地、建设大棚和种植基地,村民参与种植和加工,企业负责销售,实现了三方受益。在黄精和灵芝种植走上正轨后,陈文华开始研究发展菌棒种植,由以前的对外采购变为自给自足,为产业发展省下了15万元的成本。

  黄精和灵芝的成功种植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全村100余人在家门口就有了工作,每人年收入近3万元。此外,村民还能通过土地流转和合作社分红获得额外收入。中药材特色产业的发展,让丰山村的集体收入从2011年的2.9万元,增长到每年稳定收入100万元左右,“家底子”实实在在地厚实起来。

  道朗镇丰山村党支部书记陈文华说:“我们村现在种植有黄精2000余亩、灵芝150余亩。去年新建设投产的牡丹产业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加工有牡丹花茶、牡丹花籽油胶囊等产品。今年牡丹已经种植了10万棵,黄精、灵芝也进入了大规模种植阶段。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在中药材产业促增收上下功夫,以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稳定增长。”

  丰山村中药材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就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春节过后,陈文华计划带领着村民发展食用菌产业,利用村里的闲置土地和角落,种植灰树花等高附加值的菌类作物,以此来激活边角经济,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还能为村民拓宽增收渠道,促进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裴楠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微信公众平台

  • 新浪微博

  • 海报新闻

频道联系人:栾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6610567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33620666@qq.com

微博:大众网·泰安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460号7楼大众网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