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牵手”丨“四代”列车长的“鲁豫”故事
··
海报新闻记者 金立红 济南报道
12月8日上午10点58分,G4821次列车从济南长清站徐徐发出,同一时间,G4830次列车从河南郑州发往山东济南,这意味着,山东济南与河南郑州正式“牵手”。
8日一早,海报新闻记者来到长清站,乘坐这班首发“复兴号”,见证济郑高铁全线开通的历史时刻。
“济郑高铁大大缩短了两地的时空距离,时代发展太快了!”宽敞明亮的车厢里,四个时期济南至郑州的列车长也来体验济郑高铁,他们向记者分享了这些年来的“鲁豫”故事。
四位不同时期的列车长
1965年4月,经过全国铁路运行图的调整后,济南客运段首次增开了济南至郑州247/8次列车。这一趟列车犹如一条纽带,巧妙地将鲁豫两省紧密串联起来,开启了属于鲁豫之间的故事。
这趟列车在历史上几经变迁,从最初的济南至郑州、延长至西安,再延长至重庆,直至今日的济南至重庆K15/6次列车。每一次延长都为其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每一次站停都为沿线的城市与人民带来了便利。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济南客运段职工蒋家新当选为列车长,值乘济南至郑州的普速列车。蒋家新回忆:“那时候值乘的347/8次列车,火车时速才40多公里,往返需要3天。每个车厢都有单独的供暖炉。”忆当年往事,蒋家新老爷子总有说不完的故事。“那时候给旅客供应热水是3、4节车厢共用一个烧水炉,有专门的烧水职工,一个人负责三四百人的用水,这个活可不算轻快,既要保持热水不间断供应,又不能浪费煤炭,浪费水。”
21世纪初期,济南至郑州列车延长至西安,使用的是空调列车,旅客乘车环境得到提升。“第一次值乘空调列车的时候很新鲜,不用烧煤炭了,车厢环境更干净了,制暖制冷也可根据季节进行调整,旅客乘车更舒适。”劳模赵侦峰回忆第一次跑空调车的情景,往事仍历历在目。“以前绿皮车的卫生间还是直排式,后来换了空调车,卫生间都有暖气,采用的也是更先进的集便式处理方式。”随着铁路发展,那时旅客购买的车票已不再使用手写代用票,而是使用机打红色软纸票,票面依次标注车次、车站、开车时间等信息,内容详实且实用。经过铁路数次提速,现在济南至郑州的普速列车运行时间已减至不到7小时。
2011年,首趟380B型高铁动车组驶入国铁济南局。2014年1月份,青岛至广州南增开G278次列车,时速达300km/h。至此,济南至郑州的列车运行时间已缩减至3小时34分钟,进一步节省旅客出行时间。“刚入路的时候也值乘过普速列车,第一次值乘G278次列车的时候,就觉得车非常的快,也很平稳,车厢也很安静,旅客在数小时里,即可完成出发地至目的地的位移。”列车长杜延伟说话间拿起了陪伴自己多年的老票机,“这个票机已具备联网补票功能,在列车有空余座席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联网功能为旅客抢票,更方便旅客办理延长补票业务。”在互联网时代下,列车也可以实现联网为旅客办理延长补票,方便旅客出行。
2018年12月份,伴随着济青高铁、青盐铁路开通,复兴号正式加入国铁济南局。95后列车长李雪在2023年7月份进入列车长队伍,新车长的加入,为车长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一次担任列车长时值乘的就是复兴号,这次又能以济郑高铁山东段首发列车长的身份值乘本次列车,心里还是非常激动的。”列车班组不断探索新的服务举措,以“五色小兔”为例,列车乘务员针对不同重点旅客,在其座椅上悬挂不同颜色小兔,以便于列车工作人员有针对性的服务,更方便旅客乘车。
新线开通后,济南至郑州列车运行时间缩减至1小时39分钟,构建起山东半岛与中原及西部地区联系的快速客运通道,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济南至郑州的列车几经提速,从硬板票到电子客票,从40多千米每小时到350千米每小时,从绿皮车到复兴号高铁,它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坚定地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成为见证鲁豫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旅行生活不断提升的生动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