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日照丨网瘾老龄化?“银发低头族”值得警惕

··

  曾经的“网瘾少年”让不少家长愁白了头发,现在,新的“银发网瘾”群体同样令人担忧,不少老人捧起了智能手机,成为了“银发低头族”。

  其实,老年人钟爱网络也情有可原,毕竟网络“花花世界迷人眼”,那丰富多彩的内容仿佛拥有着神奇的魔力,让老年人一旦踏入便难以自拔。“网上说吃这个特别好”“你别小看这个东西,网上说这可不一般”......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每个人的家里都能找到同款长辈。老年人普遍关心的养生健康、疾病预防、医疗政策等重要话题,在网络上都可以轻松找到海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为老年人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有人或许说,现在是信息化时代,“银发低头族”顺应时代发展,正好也说明老人跨过了“数字鸿沟”,拥抱数字时代。但是,有许多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却又直接投入了“数字陷阱”,“拿着手机不撒手”成为了好多老年人的现实写照。“我这颈椎怎么越来越疼了”,许多老年人放下手机就发出这样的感慨,长时间保持弓腰低头的动作让本就脆弱老化的骨骼得不到伸展,僵化疼痛在所难免。有的老年人甚至“喜新厌旧”,有了网络朋友忘记棋朋茶友,不再出门社交、运动,身心都包裹在“网络茧室”中,不利于老年健康。

  不仅如此,多数老年人对网络一知半解,极易走“冤枉路”、花“冤枉钱”。“网上买便宜”成为了老年群体的新共识,在商场里来回对比价格的老年人到了网购平台上直接“摇身一变”,各种“买买买”不在话下,但是在买来东西的实用性上的确是要打上一个问号,吃不完的便宜辣椒酱、没见过的“健康”瓜子油、不明来路的保健品......这些购买让人不禁捏一把汗。不法分子更是“伺机而动”,瞄准老年人贪图便宜、普遍养生焦虑等心态,打着高收益、高回报旗号的理财、非法集资诈骗,养生保健品诈骗等骗局层出不穷,哄得老人晕头转向,迷迷糊糊交出了自己的“钱袋子”。

  “银发”跨过“数字鸿沟”值得庆贺,但要填实“数字陷阱”,做好监管“硬支撑”与陪伴“软防护”,才能让老龄数字化生活更加踏实。

  监管必不可少。当前,“清朗行动”持续推进,网络环境持续向好,但对于保证老年群体的用网健康来说,还需加强对于养生、医疗等话题的假新闻监管。这类话题的假新闻往往打着专业的幌子,让老年网友真假难辨,鉴于此,有关平台要提高用户发布养生、医疗等话题的门槛,让专业的人进行科学有效的科普。同时,老年人的财产也需要动态监管的守护。银行方面应加强对老年金融账户大额支出的管理与小额高频支出的动态监管,做到及时预警。并且要做好与公安机关相关部门的密切联动,与老年人的家人积极沟通了解实际情况,齐心协力守住老人的“钱袋子”。

  陪伴最为有效。“银发”们的老年生活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老人安居乐业的家园,社区通过开展“老年网络培训班”帮助老年人适应数字化生活,也应当积极引导老年人正确认识网络,意识到网络的“双刃剑”作用。不少老年人“触网”是为了了解儿女孙辈的想法,融入他们的生活,要让老年“戒断网瘾”,青年人这一“系铃人”需发挥作用。青年群体应更多回归家庭,用陪伴化解老年“网瘾”,解开网络对老年人的束缚。

  面对“网瘾老龄化”现象,我们必须高度警惕“银发低头族”的出现。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老年人营造一个真实、可靠的网络空间,让老年人在网络时代既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又能避免陷入网瘾的困境,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白薇)

  

责编:牟奕霖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