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⑤丨“右脚诗人”范东明的28载文学创作路

··

  大众网记者 李彦涵 东营报道

  “有一种声音说,文学的边缘化已成铁定的事实,网络的出现、现代传媒的发达抢占了文学原有的领域,让文学处于从未有过的尴尬境地。为此我也感到深深地困惑,也经常问自己,还有没有写作的必要和坚持的价值?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坚持,因为心底的那份热爱。”

  这段话出自2023年4月出版的小说《昨日如歌——那一年》中的作者自序,这是一部十八万字的原创长篇小说,整部小说情节连贯紧凑、人物形象塑造鲜明。很难想象,这本书的作者范东明是一名先天性脑瘫患者,这本十八万字的小说和之前出版的三本诗集,都是靠他用右脚控制鼠标、键盘一字一句打出来的。5月17日,大众网记者走进东营区史口镇,倾听这位“右脚诗人”的28载文学创作路。

  从“文盲”到诗人 诗歌给予他第二次生命

  范东明,1978年出生在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的一个小村庄,出生时他因为脑部缺氧时间过长,造成了先天性脑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吃饭、走路、排便都需要他人帮助,上学读书更变成了一种奢望。直到1991年,政府开展农村扫盲运动,村里给范家发了扫盲课本,彼时13岁的范东明主动向父亲提出要学识字。初中毕业的范父在本子上写上字,范东明就用右脚夹着笔,照着字的样子慢慢写,这是他第一次“拿”起笔写字。扫盲课本吃透后,家里人又给他买了两本字典,他就把这两本字典当作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一个笔画一个笔画地写。

  范父看到了范东明对学习的渴望,想尽办法帮他买到了很多学校教材,同时还买了很多中外名著供其阅读,范东明就像久旱逢甘霖一般,遨游在文学的海洋里。他不仅在家里自学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文史类课程,还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作品,为今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范东明读到了《泰戈尔诗集》,一瞬间他就被诗歌中华丽的文字迷住无法自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又阅读了大量诗集,因为和外界语言沟通不畅,他开始尝试用诗歌向外界传递他的生活、想法和感悟,他认为是诗歌给了他新的生命。

  “我要微笑着迎向你/我要热情地拥抱你/生活啊/我还要诚挚地感谢你/感谢你给我上的每一课”,这是范东明在18岁创作的第一首诗《生活》中的几句,自1996年开始创作以来,他已经记不清楚写了多少诗歌和散文了,可能听一首歌、看一部电影都会让他产生灵感,并进行创作。最初的他每每写完都会向电台一个叫“文艺大世界”的节目投稿,慢慢地也有了很多同样爱好文学的朋友,在那个通讯不便的年代,他们通过信件探讨文学、畅聊人生,最多的时候,范东明一天能收到80封读者来信,他人的鼓励和肯定,也坚定了范东明在文学道路上前进的步伐。

  2013年,多年创作的范东明有了出一本自己的诗集的想法,在父母和村里的帮助下,通过两年的创作,他的第一本诗集《左岸之贝》顺利出版,在创作过程中,他用右脚一下一下地费力敲打着键盘,这个过程对范东明来说“痛并快乐着”,他用右脚,一字一句地敲出了自己的梦想。《左岸之贝》中纯净、质朴的每一句诗都传递着范东明对生活的感受与热爱,新书一经问世,迅速被读者了解、欣赏。2017年,受到鼓舞的范东明又精挑细选出305首诗歌,组成并出版了他的第二本诗集《梦里百花盛开》。

  从诗歌到小说 只为对青春的怀念

  2023年4月,范东明创作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昨日如歌——那一年》顺利出版,全书共计18万字,他说写这本小说的初衷是为了对青春的怀念。全书以主人公李三光的第一人称视角记述了1995年几个少年的悲喜遭遇与成长史,在经历一系列的家庭变故与意外事件后,几个少年从青涩懵懂慢慢走向了成熟的,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成人礼”的故事。

  可以说,这是范东明耗费精力和体力最大的一本书,从前期构思整个故事的框架到每个人物的背景和名字,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仅这些工作就耗费了他两年多的时间,而真正开始写后,困难更是一个接一个。从诗歌的语境中完全抽离出来进行创作,这对范东明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小说中的一些场景,都是活动不便的他从未见到过和经历过的,范东明只能通过有限的想象将它们描写出来。2022年11月,他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小说初稿,经过二十多次的修改和删减,最终定稿在18万字左右。

  从开始动笔到全部完成,范东明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因为他用脚打字很慢,每天最多只能打五六百字,打字的速度跟不上他大脑的思路,稍微多写一点,晚上腿就会疼到难以入眠。尽管如此,范东明依然努力将作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尽量让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能鲜活地呈现。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部青春小说,而诗集讲述了三代人的故事。每个人物身上都带着岁月变迁留下的时代印记。在时代的洪流中,人是渺小的,而人性的光辉却从未消失。‘写的是家常,是往昔,是青春,其实呈现的,是人性!’这是我的写作心得,也是我的文学观。”说到这本小说,范东明如是说。

  从肉体到灵魂 这个灵魂挣脱了黑夜

  外界对范东明可能更多的称呼是“脑瘫诗人”,但他却不喜欢被这么称呼,他说因为他的诗是健康的,灵魂是健康的,他更喜欢被人称为“右脚诗人”。他最喜欢的一本著作是《平凡的世界》,他认为自己和主人公孙少平有很多相似之处,饱受生活洗礼却又一直有股韧劲,在现实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坚强而自尊地活着。

  “我天生就带着一股乐观的精神,残疾不等于残废,别人都不会对我另眼看待,我为什么要自卑。”范东明说道,“在我青春期最自卑的时候,也是文学名著拯救了我,我读的第一本书是保尔·柯察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张海迪、史铁生、余华……这些人和他们的著作,给了范东明极大的力量。正如他在《春天,我把棉袄脱掉》一诗中写到的:把孤独积攒起来,培植成种子,把痛苦开垦出来,治理成良田,我站在春天的田野里,把绝望的棉袄脱掉。

  当记者询问范东明有没有准备写一本自传的打算时,他坚定地告诉记者,他不准备写自传。“残疾人写自传都是成长史、奋斗史,我不愿意用那种励志的东西去填充我自己的人生。人生就是一种顺其自然的东西,没有必要喊着口号去过生活。”范东明说,“我更喜欢用文学作品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喜欢用励志的东西去把自己捆绑起来。”范东明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天才或奇迹,正如诗中所说“活着就是你最大的奇迹,这句话适合每一个人。”

  采访结束后,记者购买了一本《昨日如歌——那一年》,并请范东明在扉页签名,范东明将书抵在墙上,用脚执笔,写下了“勇者无惧——范东明”七个大字,只见字迹有力、深透纸背,再次望向他的眼睛,只见笑意盈盈,却又充满力量。

责编:赵 静
审签:马宝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