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乡村处处兴 | 从盐碱地到美丽乡村 感受河口的蜕变

··

  编者按:近年来,东营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加快沿黄沿海盐碱地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东营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东营乡村处处兴》专题,让盐碱地成为聚宝盆,书写东营乡村振兴的美丽答卷,唱响东营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大众网记者 李歆雪 东营报道

  10月20日,大众网记者走进河口区的义和镇中夹村,探寻“不毛地”被改造成“聚宝盆”的奥秘。

  步入田地,农田管理员张海波正蹲在田垄上,几年前,他脚下的这片沃土还是白茫茫的一片盐碱地。

  河口地处黄河尾闾、渤海之滨。由于海水顶托,黄河至入海口处流速放缓,因成陆时间短,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土壤盐渍化严重,目前,河口区农用地177.8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1.39万亩,耕地中的不同程度的盐碱地占比达到80%左右。

  “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张海波口中蹦出的这句民谚,道出了盐碱地上种粮之难。

  如何唤醒沉睡的盐碱地?

  河口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庆光打了个比方,治理盐碱地,就像看病治疗一样,有三种常见方法:做手术、吃药、调理,单一的措施往往不能达到最优,河口区综合运用生物、工程和农艺措施,全方位提升盐碱地治理成效。

  田块之间的一条条大沟,便是“做手术”留下的痕迹。“盐碱地上,首要解决的是‘盐往哪里去’,挖沟排盐是第一步。”吴庆光告诉记者。据了解,河口区通过实施水库蓄水——管道供水——沟渠排水的“灌排分开——暗管排盐”模式,不仅减少了输水途中水蒸发和渗漏,且外排水含盐量由传统淡水泡田压碱模式的15‰提高到30‰,治理成效明显提升。

  除了“做手术”挖沟排盐,盐碱地还吃上了“良药”——化学改良剂。针对盐碱地碱度强、肥力差的“病根”,“药方”中增加了酸性调理剂、补充了氮肥。化学改良剂施到田里,当季见效:pH值从8.5降到8.0,为作物生长提供了条件。

  同时,针对盐碱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结构差等问题,河口区还探索建立了以沼渣、牛粪、耐盐复合微生物菌剂为主的土壤质量提升综合技术,可使盐碱土壤有机质增加、孔隙度增大、容重变小,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提高中重度盐碱地脱盐效率。

  改良后的土壤种什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颗适宜的好种子被筛选出来,从种在田头到结出果实,要“过五关斩六将”。张海波记者,在河口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支持下,一方面,通过多措并举的“升级版”方法进行盐碱地治理改良,大大缩短了开发利用周期;另一方面,精选耐盐碱特色品种,在这里进行了规模化种植。

  据了解,近年来,河口区携手渤海圣丰种业合作建立黄河三角洲耐盐碱大豆产业创新中心,共同建设国家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研发基地和耐盐碱种业应用示范区,全力打造黄河流域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培育和产业创新高地。

  同时,河口区扎实推进耐盐碱作物育繁推一体发展,加大耐盐碱作物品种繁育推广力度,渤海圣丰种业年繁育耐盐碱大豆品种600万斤,推广种植“齐黄34”等耐盐碱大豆品种达到10万亩,主推品种“齐黄34”在含盐量3‰—5‰耕地上单产从175公斤提高到250公斤,最高产量突破329.3公斤。

  从“改地适种”到“改种适地”,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稳产高产,到大豆、甘薯耐盐碱新品种推广,再到对虾等渔业丰收,昔日“十年九不收”的盐碱滩涂成为沃野良田,河口区“农业荒漠”日渐变身“生态粮仓”。

责编:赵 静
审签:马宝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