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山东基层干部:​“头雁”领飞 振兴乡村

··

  “头雁”领飞 振兴乡村

  本报记者 肖家鑫 李 蕊

图①:刘继杰在给孩子们进行苗木科普。刘 涵摄  图②:李丰(中)正在考察乡村振兴项目。资料照片  图③:李学海(前)在查看农作物长势。资料照片  图④:徐祥新在查看果树生长情况。资料照片

  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离不开“头雁”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近年来,越来越多乡村干部在产业发展、经营管理、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各地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大江南北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深入山东基层一线,实地了解“头雁”们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记录他们的奋斗故事和前行脚步。

  ——编者  西李村党支部书记刘继杰——

  村里事多协商

  在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西李村,说起村党支部书记刘继杰,村民都个个称赞:老刘书记,治村有一套。

  17年前,刚当书记时,老刘总是愁眉不展:“勺子哪能不碰锅沿儿?家长里短,邻里摩擦,常有!”既要鼓钱袋,还得富脑袋。老刘说,光拔穷根不够,还得把村民素质提上来,文明新风树起来。实现这些关键靠“三句话”。

  西李村有18个胡同,设18名胡同长。胡同,是老刘治村的“微网格”。胡同长,是老刘选拔的能人。第一句话,就是“胡同里的事儿交给胡同”。

  一天,老刘在微信群里发现有个姑娘微信签名挺奇怪:“你生了我,我的生命却不属于你。”老刘琢磨,这事反常,便找到胡同长李兆华。

  一聊,原来是姑娘谈了男朋友,母亲却不准俩人来往。姑娘一气之下,买来安眠药。老刘和胡同长“打配合”,一同劝说。“结果,终成眷属,都抱上娃娃嘞!”李兆华说。

  小事不出巷,就找胡同长。“可有些事,并非是胡同长能解决的。”老刘说,这第二句话,就是“胡同外的事儿看村规”。

  为订村规,老刘请教了不少专家,十易其稿,《西李村村规民约》最终形成。要想规范行动、约出新风,还得在人心上做文章。他将村规民约编印成册,发动党员入户宣传,让村规民约家喻户晓,成为大伙的行为“戒尺”。

  老刘治村,第三句话是“大家的事儿交给大家”。多年前,村里修路,要拆除一些沿街民房。“没有一分钱补偿,但全部自愿搬离,还是书记的办法好。”村民刘欣说。好办法,靠的是民主协商。遇到大事小情,村党支部协调,定期举办议事会,大伙儿面对面坐下来,协商解决。

  几年前,老刘编了一段话,挂在大街小巷:“全村一个姓,名字叫西李。胡同是庭院,大街是客厅。村民是主人,文明是家业。”  亓家滩村党支部书记李丰——

  助村民兴产业

  绕过数重弯,爬过几个坡,就到了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亓家滩村。村藏山间,却挺热闹。城里来的小汽车,一辆接一辆。村里人说,要说变化呐,还得感谢李丰书记。

  “85后”的李丰,竟有不少白发!硕士毕业后,李丰在济南一家企业做管理。2015年,泰安市实施“育苗升级”工程,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回村任职。李丰在老书记鼓励下回到村里。

  亓家滩曾是省定贫困村,贫困户年收入平均1000多元。李丰敲开贫困户家门,搬个小马扎,打开话匣子,百姓到底需要啥,咋就拔不了穷根?

  原来,家家户户种猕猴桃,可村民不懂技术,亩产量不高。山地高差大,浇地也费劲。“扛着潜水泵,好不容易到水库。打开电闸,赶紧跑回地头,生怕水流走。”村民张锦水倒苦水。不仅如此,销路迟迟打不开。“推着小车,步行10多公里,运到集上卖。卖不出去的,眼睁睁地看着烂了。”李丰心里定下方向:破难题,兴产业。

  兴产业,李丰有一套:她让种植户“拧成一股绳”,纳入合作社管理,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浇地费劲,她为大家装灌溉设施。“你看,现在浇地多轻松。”在果园里,张锦水打开阀门,水顺着灌溉渠道流向田间。亩产翻了番,提到了三四千斤。

  猕猴桃“喝”上山泉水,长得旺,也要卖得好。李丰带着几名年轻党员,成立“电商服务队”,教村民网上销售。她当主播,创办微店,直播带货,把猕猴桃卖向全国。去年,省庄镇的采摘节就在亓家滩办。老百姓都说,采摘节,盼啊盼,李丰书记办得好!

  李丰站在村口,俯瞰整个亓家滩。“你看这边,串起山与湖,我们要建起观光旅游线路。亓家滩,要成为城市的后花园。”李丰手指远处……  谋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学海——

  鼓干劲同富裕

  “穷不扎根,富不长苗。”

  50年前,李学海带着母亲教的这句话,怀揣两毛钱,外出打拼。10年前,已是知名企业家的他,回村担任书记,心里念叨的还是这句话。现在的李学海,虽已67岁,依旧身板挺拔。

  2010年,在地方干部动员下,先富起来的李学海决心回村,带领父老乡亲创业,但现实却让他犯难。安丘市辉渠镇谋家河村是山区,虽然风光秀美,但土地贫瘠,荒山野岭多,百姓要么外出打工谋生,要么以开山卖石为生。致富路在何方?

  好山好水,不能糟蹋。李学海和镇上合计,决定靠项目带动百姓致富。留山峰峦九出,挺拔峻峭,镇上早有开发风景区的规划,苦于没有资金。

  李学海想得深:“只要有志气,没人注定贫穷。”以村干部为骨干,李学海成立农林集团,以生态体验、观光旅游、苗木种植、高效农业等为主导,把乱石岗、荒草坡建设成8万多平方米的景区。周边村民年收入达3万多元,百姓的日子一下子红火起来了。

  很多村民从中发现机遇,有人办起了农家乐,有人在景区周边支小摊。“人气越来越旺,游客越来越多,瓜果蔬菜再也不愁卖了。”村民刘伟说,村里种的水晶梨,之前四处托人销售,现在很早就被游客订购一空,价格也比原来高出1/3。

  看见大伙儿士气高涨,李学海又借势发展现代农业。他与村民一起注册成立合作社,让周围12个村的乡亲们“抱团”搭上致富“直通车”。针对失去劳动能力的村民,李学海通过土地变股金、资源变资金的方式,使无力耕种的村民每人年均增收500余元。

  啥叫富不长苗?李学海说:“地里的庄稼不会自己长出来,幸福的生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大家对于美好生活还有更高期待,我们不能停下来,要带领乡亲们继续往前奔!”  郭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徐祥新——

  小山沟喜变样

  郭家沟村,村如其名,地处济南市莱芜区小山沟中。村党支部书记徐祥新,身材消瘦,却精神矍铄。一进村办公室,徐祥新没急着介绍工作,偏偏拉记者看起了报纸。

  报纸名为《新郭家沟》,居然是这个小山村自己办的内部刊物,桌上摆着厚厚十几摞。细看其中内容,从村庄建设到乡风文明,从新闻报道到乡村文学,一应俱全。这张小小村报,一办就是11年。

  1988年,徐祥新退伍后被安排到莱钢特钢厂,当起了驾驶员和调度员。1998年,他不顾家人反对,辞掉端了10年的“铁饭碗”,在村里建了山沟沟花生油厂。赚到钱后,徐祥新没忘记村里。谁家有个急事难事,他都出面帮助。2004年10月,全村24名党员推举徐祥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徐祥新没想到,自己接了个“烫手山芋”。当时,村集体账上只有7.64元现金,还有40多万元贷款。如何破局?徐祥新和班子成员带上村民上岭进沟,义务植树。一天中午,趁着休息,在栽树现场,他召开上任以来第一次村民大会。徐祥新立下誓言:“3年一定让咱郭家沟变个样!”一听这话,大家心里都攒上一股劲儿。大家经过两个多月奋战,在荒山秃岭上挖出7万多个树坑,全部栽上了扁桃。

  在徐祥新看来,治村是个精细活,得拿出绣花功夫。翻看《新郭家沟》,每期都把党支部会议内容、财政收支等进行公示,发给每家每户。村民徐小平(化名)经常带头挑村里的毛病。徐祥新想出一个妙招,聘请他担任民主理财小组组长,专门监督村里的账目往来。干了一阵,徐小平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以前不了解情况,如今村里的每一笔收支,都得俺们理财小组审查签字后才算数!”

  “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健全制度管人理事,靠公道正派树立新风,靠干事创业凝聚民心。”徐祥新说。

  《人民日报》(2021年11月2日 7版)

  

责编:巩小龙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