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花”变“富民花” 牡丹深加工产业在菏泽“绽放”

··

  一座城滋养了一朵花,一朵花激活了一座城。

  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大力发展牡丹产业,生产的11大类260余种牡丹深加工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催花牡丹、芍药鲜切花走俏,牡丹文创产业蓬勃,牡丹产业年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牡丹特色产业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富贵之花”已成为“产业之花”“富民之花”。

  催花牡丹一枝独秀

  2月7日,在菏泽市牡丹区百年牡丹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一盆盆牡丹花正茁壮成长,略带红晕的一个个花苞饱满挺立。“我目前租了4个大棚、栽植了1.5万多棵牡丹,过年期间都卖光了。现在又种上了第二批,正月底就能出棚销售。”负责人李海中说,今年的催花牡丹行情不错,销量同比增加了30%左右。

  过去,牡丹生长在大田里,一年只在谷雨时节开放一次。现在,菏泽花农实施反季节催花技术,让牡丹身价倍增,实现了“花随人意四季开”。

  2025年春节期间,菏泽约有60万盆催花牡丹销往全国各地,每盆牡丹售价从10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累计销售额过1亿元。

  牡丹区支持鼓励花农借助直播带货等方式让牡丹“云销”各地。目前,牡丹区有线上经营商户1.2万余家,网上销量占到70%以上。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我们还精心准备了1万多盆催花芍药,将于2月14日左右发往全国各地。”山东盛世芍花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文双说,公司年销售芍药鲜切花1000万枝以上。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该公司为周边群众提供了800个就业岗位。

  牡丹区还投资6亿元建设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菏泽分中心,不断拓宽花卉交易渠道。目前,菏泽已成为全国最大芍药鲜切花生产基地,年销售芍药鲜切花1.2亿枝,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5%以上,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

  牡丹产业异军突起

  “牡丹浑身都是宝。”日前,在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厅,负责人张防介绍,“它的根是中药材‘曹丹’,作为一剂中药入药六味地黄丸;牡丹籽能压榨牡丹籽油,可加工成食品、化妆品;牡丹花蕊可以做花蕊茶,牡丹鲜花做鲜花茶,牡丹的茎、叶可以提取黄酮以及牡丹酚等,用途非常广……”

  该公司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立了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先后开发出九大类160多个单品,拥有行业领先科技成果9项和专利技术35项,参与起草了牡丹籽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菏泽通过全面开发牡丹价值,让一朵花长成一条产业链——十年内创造了包括牡丹籽油成为新资源食品、牡丹籽油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首个牡丹籽油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首家牡丹籽油生产厂家等在内的我国牡丹产业的10项第一。

  “整合牡丹全产业链资源,我们将牡丹从单一观赏,发展到集培育种植、加工销售、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牡丹区委负责人表示,依托牡丹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9家,引进院士工作站、牡丹研究院等科技研发平台26个,已完成科研成果80余项。

  一朵牡丹花绽放出“花样经济”。截至目前,菏泽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有120余家,生产的11大类260余种牡丹深加工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牡丹产业年总产值已突破100亿元。产业直接带动就业人数逾1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人数50万人以上。

  牡丹文创蓬勃发展

  在牡丹区吴店镇鹁鸽堂村的“曹州刻瓷”非遗工坊,用白瓷、青瓷、骨瓷等瓷盘雕刻的牡丹花卉作品琳琅满目。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刻瓷代表性传承人马宪荣介绍,这种技艺以瓷为“纸”,以刀作“笔”,在陶瓷上雕刻牡丹图案并涂色,是一种结合了书法、绘画、雕刻等多门艺术的传统手工艺。

  近年来,牡丹区着力实施牡丹文化品牌塑成工程,发展培育牡丹文创产业,牡丹刻瓷、骨雕牡丹、牡丹瓷、牡丹面塑等一批牡丹文创产品走俏市场。

  与牡丹刻瓷不同,牡丹瓷是以优质白瓷土为原料,以牡丹为原型,经过手工捏制、成型、素烧、施釉、釉烧以及创意组装等多个工艺流程形成的艺术品。“牡丹瓷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没有固定模板,也没有规定的形态。”黄堽镇的牡丹瓷工艺师田森说,牡丹花的造型全靠师傅个人的工艺把握,是独一无二的。目前,发簪、戒指等一些小而精的牡丹瓷装饰品已陆续上市,深受市场欢迎。

  牡丹区深入挖掘非遗技艺和传统老手艺,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设乡村非遗工坊、培育品牌手造企业、开展技能培训等举措,鼓励支持手艺人研发加工形式多样的牡丹文创产品。截至目前,全区已培育建成文创规模企业10余家、“文创微工厂”370余个,年产值过10亿元,带动3万余名村民就业家门口,人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王亮 郜玉华)

  

责编:南祥伟
审签:刘 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