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丨王忠谋摄影作品: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2022年4月14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鲁地村69岁的李方平正在和老伴儿播种花生。他们在春天播下希望,企盼一个丰收的金秋。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数亿青壮年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进城务工,安家立业。留在乡村的大多是六七十岁以上老人。他们或许是最后一代一生没有离开土地的老农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们对土地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对季节变化有着特殊的敏感。“春打六九头,耕牛遍地走”、“谷雨前后,种瓜种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最宜时”……。这些农谚,早已从儿歌、童谣转化为他们的基因。不用催,不用喊,同一时间节令,大家几乎干着一样的农活。
2020年3月14日,济南市莱芜区鲁地村66岁的张延庆正和老伴儿在地头休息。种地虽然辛苦,但夫妻恩爱苦中有甜。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们在老祖宗生活过的土地上,伺候着庄稼,守护着乡愁,延续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特别是在偏远山区,山高地小,大型农机难以施展;水利设施不健全,庄稼收成全看老天爷脸色......。他们的日子过得仍然艰辛。
尽管大多数子女懂得孝道,但老人们明白,孩子们虽然进了城,但买房租房、养家糊口、供娃上学......,日子过的也不轻松,不忍心再给他们添负担。他们不会“躺平”,只要身子能动,就会像蜜蜂一样不知疲倦的劳作。
这一代人容易满足、懂得感恩。近年来,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水电路户户通,健身设施到村头,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孩子上学校车接送,厕所改造,老年补贴......。老人们深受其益,满心欢喜,庆幸自己赶上了新时代。
他们深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开展,自己的晚年生活也会越来越从容安逸。
“五一劳动节”快到了。把这组照片献给辛勤耕作在这方土地的父老乡亲们,祝他们晚年幸福,一切安好。
2020年3月25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鲁地村63岁的李传金正在用汽油微耕机耕地。小型农机的普及,大大减轻了乡亲们的劳动强度。
2022年4月14日,济南市莱芜区吕祖庙村72岁的王庆友夫妇正在亲戚们帮助下点种花生。
2020年6月6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大寨村65岁的朱传圣正在割麦子。
2020年6月6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鲁地村61岁的李传功正在和家人打场。一个好收成是老天爷对农民最好的馈赠。
2020年6月7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鲁地村,68岁的孟凡霞正在地里喷洒农药。
2020年9月20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鲁地村76岁的李方亮正在喂牛。老人养了5头肉食牛,每年出栏1-2头,是他和老伴儿日常开销的主要来源。
2020年10月7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鲁地村村委委员、65岁的杨庆泰在和老伴儿播种小麦。这里山高地小,大型机械无法施展,许多农活还要用这种原始的方式进行。
2020年9月20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鲁地村64岁的张怀才正在剜谷穗。这里海拔高、光照足,谷子品质上乘。
2020年4月5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鲁地村,68岁的孟令泉正在院子里“压场”。
2020年8月22日下午,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鲁地村,78岁的孟凡春正和老伴儿推着花椒下山。年龄大了,腿脚不便,两位老人中午就在花椒树下啃火烧、喝白开水凑活了一顿。
2021年10月11日,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南黄崖村52岁的王建伟正在抢运玉米和玉米秸。今秋雨水多,耽误了庄稼收割。寒露已过3天,乡亲们都在抓紧倒地种麦子
2021年10月16日,济南市莱芜区娘娘庙村60岁的耿春来和老伴儿正在齐长城锦阳关下刨地瓜。
2019年10月15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娘娘庙村69岁的秦城礼正在和老伴儿扬场。
2020年11月10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西杓村63岁的刘汉华正在撬玉米茬,准备运回家当烧柴。勤俭持家已经成为植根在他们血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