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牵手”丨通!济郑高铁架起陆海“黄金桥”
··
海报新闻记者 董昊骞 济南报道
济郑高铁全线即将开通运营,届时,北方经济实力最强的两座省会城市,将迎来高铁直通的历史性时刻。
以往,乘坐高铁从济南出发,列车需绕路调转车头,才可抵达郑州。如今,线路全长约405公里的济郑高铁,让这两个万亿GDP城市从“绕行的互联互通”走向了“快速的直连直通”。
对河南来说,从一个不靠海、不临江、不沿边的典型内陆省份向开放前沿奋力迈进;对山东而言,将深入中原腹地,直通陕西西安、宁夏银川、甘肃兰州以及青海西宁,将极大促进高铁沿线以及两大城市群的人员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
可以说,济郑高铁架起了一座陆海联通的“黄金桥”。
两座城的“双向奔赴”
济郑高铁东起济南、西至郑州。
2022年,济南和郑州的GDP分别为1.20万亿元、1.29万亿元,均进入了“万亿城市俱乐部”。济郑高铁的贯通,意味着济南和郑州这两座“万亿城市”,终于实现了高铁“直联互通”。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地规划的“米”字形高铁枢纽布局中,济郑高铁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对郑州来说,2022年6月20日,作为“米”字“上撇”的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运营,覆盖中部、辐射全国的郑州“米”字形高铁网在全国率先建成。随着济郑高铁全线通车,郑州“米”字形高铁网将得以继续向外延伸。
对济南来说,济郑高铁的开通使济南距离建成“米”字形高铁枢纽也将更近一步。目前,济青高铁、石济客专、济莱高铁、济郑高铁已建成通车,济滨高铁已开工建设,济济高铁即将落地,济南的“米”字形枢纽呼之欲出。“米”字型高铁枢纽加快成型,无疑将强化济南在山东的枢纽地位,使其成为山东直通中原、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节点。
放大视角来看,济郑高铁的深远影响远不只关乎济南和郑州两地。随着两个“米”字沿高铁线路日益紧密交融,山东省、河南省,这两个沿黄经济大省时空距离大幅缩短的同时,一条沿黄高铁大通道的雏形也初步展现。
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山东省2022年的GDP为8.7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三;河南省2022年的GDP为6.1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五。从去年的数据看,山东、河南在北方省份中,更是分列第一、第二。济郑高铁的两头,连接的是经济总量庞大的北方大省。
对于河南来说,因这条高铁的开通,河南完成了高铁网络最后一块拼图,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填补了豫东北地区不通高铁的空白,从而形成了更加完善的高铁网络。
对于山东而言,济郑高铁是山东省高铁网的西部出省通道。济郑高铁的开通,让山东半岛构建了与中原城市群及西部地区联系的快速客运通道。此外,聊城没有高铁的空白也将被填补。
省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从更大范围来看,济郑高铁的开通,也使得“山河四省”(晋冀鲁豫)省会形成高铁路网闭环。
济郑高铁不仅为山东省、河南省提供了一条便捷的交通通道、经济发展通道,还为“山河四省”的深度合作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使得省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各省区主动融入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提高开放水平,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比如,拥有着丰富海洋资源的山东省,依海而立、因海而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海洋经济大省。位居大陆腹地的河南省,打通出海口是其经济发展的一大诉求。济郑高铁的开通运营,大大节省了河南从山东出海的时间,从而提高了驻豫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再比如,拥有着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全国铁路枢纽的河南省,为山东企业深入内陆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济郑高铁的开通,使山东省、河南省的合作更加便捷,联系更加紧密。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与山东省的半岛城市群,这两大国家级城市群也将“强强联合”,取长补短,在互利共赢中或可实现新的增长。此外,济郑高铁还串联起了京津冀、中原地区、山东半岛和山西中部四个不同层级的城市群和组团,将促进晋冀鲁豫所在区域发展壮大,这对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济郑高铁,架起了一座陆海相连的“黄金桥”,也架起了一座促进我国北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桥”。
登上高铁,从济南出发,一个更通、更快、更大的交通新网络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