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和产业双向对接、融合互动

··

  海报新闻记者 王学涛 刘佳琦 天津报道

  “创新赋能未来,技能塑造人生”。11月21日,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开幕。600多位外宾,其中包括40多名部长级外宾,与中方职业教育领域人士共聚渤海之滨,分享各国各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和成果,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作为国内职业教育发展“高地”,近年来,山东省以部省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为主线,打造职教高地“升级版”,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贡献了“山东方案”“山东力量”,“职教改革看山东”已成为全国广泛共识。

  大会期间,山东省作为全国唯一省份,向国内外嘉宾介绍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山东实践。

  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文化大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和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山东职业教育发达,是国家产教融合试点省份,中国教育部与山东省连续三轮共建职业教育,现有职业院校541所、在校生274.4万人,全省各主要产业新增从业人员72.1%来自职业院校。近年来,山东省坚持将产教融合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就业创业的“稳定器”、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催化器”,不断出台支持政策、搭建合作平台,推动教育与产业双向奔赴,形成了职业教育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发展新貌。

  坚持政策赋能、平台支撑,有效激发企业参与动力活力

  近年来,山东深入推进部省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建设15所国家“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和100所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全省高职院校校均合作企业数量达到200余家。着力畅通企业参与渠道,在全国率先出台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支持企业以资金、设备、技术、标准等资源参与举办职业院校,充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形成多元办学格局。

  目前,全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学校40余所,拉动社会资本近百亿元。着力加大企业支持力度,在全国率先出台“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支持政策,共同打好政策“组合拳”,让企业真真切切享受到政策“红利”,共为企业减免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1.7亿余元。着力打造高能级对接平台,面向全省重点行业和产业聚集区域,组建47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56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汇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资源,全省统筹、跨界整合、跨区域联合,做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坚持教随产出、校企同行,共同拓展技能开发路径体系

  山东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教育就支撑到哪里,有组织地推动职业院校“走出去”。推动校企合作组团出海,紧贴海外中资企业和所在国需求,50所职业院校与34家企业合作,在23个国家建设38所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并以山东的两位具有职业教育思想的先贤“中华科圣”墨子、“匠圣”鲁班命名为“班·墨学院”。推动共享职教发展成果,围绕海外生产实际,联合合作国企业和院校,开发了34项教学标准、36项教学资源、16项教学装备,打造服务全球的公共产品。推动增进当地民生福祉,实施“职业技能+中文”培训,深度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当地民众学习、就业的机会,为促进当地青少年顺利就业、脱贫致富提供帮助。前期,山东已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签约,在几内亚共建工程技术大学;目前,正推进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应用技术学院。

  坚持联合育人、协同创新,着力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山东积极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的新形势,大力推动职业教育面向产业、适应需求。聚力共建“五金”新基建,围绕打造“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金教师、金基地”,支持企业与学校合作设置专业、研发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学资源,构建结构化“双师型”教师团队。聚力共育高技能人才,面向先进制造业,联合实施118个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每年通过大工程、大项目锻炼培养人才10万余人。聚力共创科技成果转化,校企联合打造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三年,全省职业院校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经济效益190亿元,有力服务了新质生产力发展。

责编:姜申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