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沂南城乡融合的“融点”

··

  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融合发展,两字之差传递出大量的政策信号。城乡融合的“融点”何在,如何把握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各地都面临着一场新的探索。

  今年4月,沂南县专门制定下发了30条城乡融合系统集成改革措施,以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推动城乡空间聚合、产业联合、要素整合,开创县域崛起新局面,为探索城乡融合新路子提供了一份参考样本。

  空间聚合:拉过来,靠上去

  没有异地空间的融合,城乡之间就没有融合的空间。沂南县“北控、西美、南进、东扩、中优”的空间布局大有深意:加快内外融合,东南两面挺进。

  南进,瞄准的自然是临沂市区。跳出沂南看沂南,打造临沂后花园,把市区“拉”进沂南发展版图,也就把市内优质资源拉了进来。

  东扩,看重的则是打通陆海通道,借道穿境而过的京沪高铁二线,建设港汇物流园,一只脚迈向近海通道,另一只脚还要搭上高铁快车。

  理论上,空间融合只是一个概念。如何把这一概念作用于实践,打破城乡二元化局限,实现融合发展。沂南县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组办公室主任、县农业农村局长杨玉武的理解是:“实施道路畅通工程,跑出沂南加速度,用时间换空间,以交通速度的拉升,最大限度压缩空间对接时间,从而拉近城乡融合的空间距离。”

  今年4月29日,临(淄)至临(沂)高速公路沂南段供地手续办理完成,项目全线开工建设,沂南段长47.07公里,路线途经沂南县马牧池、岸堤、孙祖、张庄和青驼等5个乡镇42个行政村,设置3处互通立交出口和1处服务区。

  “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市稳定经济增长会议精神,全力加快临临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奋力完成年度投资任务,以公路项目建设之“进”,支撑县域经济发展之“稳”。”施工工地上,中交四公局三公司临临高速八标段项目经理戚树华有着如此期许。

  着眼外向融合,沂南推出“153060”大交通工程。根据交通部门的规划,统筹高铁、高速、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市政道路等交通网络建设,加强与临沂中心城区道路对接,提升内联外通水平,实现15分钟上高速高铁、30分钟通市区、1小时到济青。

  盯紧城与乡融,沂南实施城乡道路畅通工程,优化运营服务水平,打破城市、镇村三级客运“哑铃式“分割运营局面,建立起县乡村客运网路一体化融合发展体系,打通了城乡公交最后一公里。随着沂南—临沂快速公路、常石公路等的开通,沂南累计建成农村公路2800公里,全县296个行政村(社区)实现了户户通硬化路和村村通客车。

  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决定了城乡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按照城乡有机融合的路子,沂南按照“县域切入点、乡镇连接点、村庄承接点”定位,构建梯次分明、功能协调、布局合理的发展格局,下活县域“一盘棋”。

  县城层面,升级精致城市建设,吸引农民进城。实施城市更新五年行动,加快绿色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品质县城。

  镇域层面,侧重提质扩容,坚持产镇融合,明确定位,完善功能,集聚产业、人口,打造实力乡镇。

  村级层面,留得住人,引得人来。实施“十百全”村级提升工程,五年内新打造10个样板片区、100个示范村居,全要素振兴乡村。

  城乡空间一旦融合,新动能则会随之而来,沂南新平台格局的搭建,做好了接得住新增量,托得起新变量的承载准备

  产业联合:一个锅里摸勺子

  时下,一条条“农字号”产业链把一个个经营主体串在一起,产加销运一条龙,大家一个锅里摸勺子,城乡边界从此不再“楚汉分明”。

  沂南年种黄瓜13万亩,年产60亿斤,去年黄瓜销售过100亿元,有10万人围着黄瓜转,1/8常住人口“粘”在这条产业链上。

  在“农字号”产业下沉镇村的布局之下,沂南食品产业优势不断放大,全县93家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年可屠宰加工肉鸭7亿只、肉鸡2.6亿只、生猪400万头,销售收入过260亿元。宠物食品迅猛发展,36家食品加工企业转型预制菜产业,年销售达27亿元。目前还有14家等待落地。沂南食品产业园应运而生,推动了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锻造县域共同富裕的产业链,沂南拉着城乡共舞、一起奔跑。

  打破村庄单元,整合优势产业,沂南布局搭建区域化产业发展平台,预期各乡镇至少确定1个集中突破的产业片区,实施三面”出击“:南部乡镇对接融入临沂商城和主城区,西部乡镇突出文旅康养融合,东部乡镇聚焦食品精深加工,形成产业高地。

  近来,坐落在辛集镇的山东港汇国际物流园基本建成,投入运营后,冷冻食品仅用3个小时即可进入青岛港,全面建成后年可实现货物年吞吐量419万吨、集装箱20万标准箱。

  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是城乡融合的“粘合剂”。沂南发挥物流园、京沪高铁二线沂南站等项目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临沂北部多式联运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渐次成形。

  要素整合:你有我有全都有

  城乡能否水乳交融,资源均衡是关键。那么问题来了,现有条件下,农民想进城,但城里人想下乡吗?

  这道题的沂南答案是:资源双向“对开”,用好政策支点,撬动资源均衡化杠杆。

  一个家庭的活动半径,大多数以学校为圆心来画圆,因而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倍受关注。

  “试问,如果在家门口能享受优质资源,还有谁愿意舍近求远地游学?”“择校热”择的其实是教学质量。该县将城区中小学教师任教经历与职称评聘挂钩制度,推动沂蒙名师、沂南名师等优秀教师到镇村交流支教。同时,建立城乡联合教研制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探索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

  与教育同样拥挤的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的“虹吸”现象,病患一窝蜂拥向城市,大医院拥挤不堪,小医院门可罗雀。城乡融合发展,均衡医疗资源布局是绕不过去的一堵墙。

  对此,县卫健局出招:加快推动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通过实行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药品目录、采购配送、诊疗标准、医保支付、医防融合、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后勤保障等“十统一”管理,实现“县乡村”一家人有效融合,从而实现县域城乡医疗同质化服务。沂南县自去年10月启动城市医生选派到基层以来,目前3批共计76名城市医生到基层卫生院服务。

  与“软件”同步推进的还有“硬件”,沂南县人民医院下沉服务到乡村,新建第二人民医院项目即将完成施工进入装饰装修阶段,第三人民医院扩建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已经完成,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

  什么样的保障,能让人从此不再过分关注城乡的边界?

  当然是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沂南县实施的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保障体系。计划创设1.2万个公益岗位,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

  数字联通,进一步打通了城乡边界。县农业农村局建立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形成“三农”服务“一张网”;创新“数字化+农业全产业链”,培育数字化应用场景,发展智慧农业、无人农场,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推行村级“数字公章”,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山河故里,日新月异。融合中的城乡已是从内到外焕然一新,内生动力劲增,奔驰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通讯员 孙成思 薛红霞 张萍 尹君)

责编:魏振彬
审签:邓梦娇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