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丨导游变“主播”坚守线上,旅行社跨界“带货”破局谋生

··

记者:李子骄 郭由 编辑:赵洪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子骄 郭由 济南报道

  2022年春夏交替之际,济南放开“跨市游”“本地游”业务、山东恢复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等各类消息让游客们振奋不已,也让期盼已久的旅游从业者等到了“回血”的时机。

  然而不得不承认,由于各地疫情的反复和跨省游的“熔断机制”,间接性“复苏”的旅游行业依然会持续受到冲击。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的《2021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2年发展预测》,2022年全年旅游经济预期下调为谨慎乐观。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疫情影响和市场因素,预计2022年国内旅游人数39.8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8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27%,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近七成。预计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达2成,恢复至2019年的2-3成。

图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你也会错过群星。”对目前境况下的旅游从业者来说,大环境已然无法改变,那么就只能改变自己,一股以数字化、标准化和专业化为代表的新生力量正在酝酿与发酵。

  转型不转行,迈进“云导游”新赛道

  一个人,一部手机,一架云台,只要按下“开始”键,这个短发圆脸、戴着方框眼镜的山东姑娘就可以在镜头前一刻不停地说上两个小时,把烟台各处景区、街巷的历史纹理娓娓道来,让人意犹未尽。按现在流行的说法,贾艳华是一位“云导游”,每天的工作内容是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带领网友和粉丝足不出户欣赏美景。“从去年11月份开始,基本每天都会直播。因为我的性格比较内敛,不太擅长活跃气氛,所以一般就是纯讲解,有时会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准备直播的贾艳华

  烟台的旅游旺季马上就要到了,如今穿梭于各大景区,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贾艳华还是有些不习惯。“记得2006年,我刚刚带团的时候,六七八月是最忙的。经常是下午在烟台送走一个团,晚上就要去青岛接飞机,第二天再接着循环,每天如此,一个团接着一个团,3个月都不休息一天。”

  大学毕业后,已经取得导游资格证的贾艳华选择了导游这个职业,在她看来,当时的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直到疫情来袭。“2020年初,旅游业完全停摆,导游没有团可带,失业在家。其实第一年大家都不太着急,朋友之间还相互调侃,说终于有时间可以陪家里人过个中秋节了。谁也没想到,一失业就是3年。”

  房贷、车贷、养娃、养老的压力只增不减,贾艳华也开始焦虑。“到了第二年,很多导游就开始找临时的工作,摆地摊、送外卖,或是销售。到了第三年,有人就直接就转行了。而我干了这么多年导游,太喜欢烟台的人文历史,不想离开,又看到网上有些南方的导游做直播,自己也想试一试。”

贾艳华在景区讲解

  热爱所以坚守,深耕以求发展

  虽然身处同样的地点、面对相似的群体,但从线下带团转战线上直播后,贾艳华明显感受到了二者的差别。“带团的话,从早到晚,四五十个人,吃、喝、住、行,全是一个人管,心很累。直播相对来说自由一点,想什么时候播、播多久都行,不过需要讲得更多、挖得更深,还得扩充知识储备,随时准备回答粉丝提出的各种问题。”

  谈及转型旅游主播的收入,贾艳华坦言,差异较大,不稳定性也非常高。“可能都不到原来的五分之一,因为目前粉丝量没那么大,我也不想引导他们去打赏,所以直播主要的收入就是带票,包括景区和餐厅,他们会给提成。之前带团的话,收入来源是导服费加上购物返点这两部分。”

  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贾艳华认为,作为疫情之下兴起的新形式,直播式旅游能被更多人接受,本身不足为奇。“即便没有疫情,导游职业本身也面临着很多挑战。这些年一直在变,团队游客越来越少毋庸置疑,网络的普及也消除了信息差,自助游、自驾游、定制化需求随之增加,其实也对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深耕自己,不断提升专业性,增加内涵。”

贾艳华

  是困境,更是机遇,贾艳华深信。虽然旅游业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样子,但未来肯定是向好的、光明的。“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作为导游来说,全做到了,所以我从来不后悔。等到行业完全恢复,之前离开的同事也一定会回来。以后我想去更大的景点直播,把美景分享给更多游客和粉丝。”

  按下“重启键”,近郊游“兴起”

  如果说,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旅游主播们不断发挥着保持旅客黏性的作用,那么蓄势待发的旅行社,则一直在做各个方面的“突围”。

  5月中旬,济南市平阴县洪范池景区迎来第一个旅游团,这是济南本地游恢复以后,山东嘉华文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华旅游”)的首个旅游团。“我们开辟了几个线路,其中比较受欢迎的,一个是平阴近郊游,还有一个是蓬莱养生游。”嘉华旅游副总经理张磊介绍,疫情好转之后,他们继续深耕市内游和省内游,受到了很多客户的好评和点赞。

5月14号,济南市平阴县洪范池景区迎来第一个旅游团

  根据顾客的需求,提供专门化的产品和服务,这是嘉华旅游“自救”的方式之一。张磊告诉记者,“根据后台统计的数据,现在的客户资源在30万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从去年的8月到今年2月,我们一直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回访客户,对产品线路进行升级换代,希望能够更契合他们的想法。比如景点更丰富、讲解更细致、吃住条件更好,增加工作人员来提升服务质量等等。”

  众所周知,周边游、省内游利润空间较小,但苦练内功的嘉华旅游,还是留住了不少忠实粉丝。“有客户甚至跟我们走团达到50次,恢复跨省旅游之后,我们也迅速推出了精品线路,像贵州“黔美时光”六日游,深度南疆六日游都在准备当中,不久后就能发团。”

平阴近郊游景色

  危中思变,强势破局,打造“旅游生活综合服务商”

  这段时间,办公室里终于恢复了久违的忙碌氛围,这也让张磊感慨起三年来坚守不易。作为山东旅行社行业的龙头企业,嘉华旅游门店规模曾达到300多家,员工1000人左右。2019年,嘉华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100多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达10亿元。

  “2020年疫情暴发后,从1月到8月是比较痛苦的时期,所有的旅行团都在退团、退票、退款,我们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去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旅游行业一直处于‘寒冬期’。”在环山路某写字楼内,张磊带领记者参观办公环境。“我们办公室的面积由原来的3000多平方米缩至300平方米左右,全省200多家门店已经关门,济南50多家直营店也仅剩下1家,员工不足50人。”

张磊接受记者采访

  至暗时刻,嘉华掌舵人张明的坚毅和睿智让大家看到了一束光。疫情期间,他召开80多场网络会议,与公司员工一起上下联动,创立“目的地严选商城”,将“旅游生活家”概念落地实施,打出了一张漂亮的旅业新名片。

  张磊介绍说,所谓“生活家”,就是把旅行社作为流量入口,把旅行社由人流圈变成生活圈。旅行社掌握目的地优质商品和土特产等,可以由导游采购,在线上及门店销售,满足游客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与客户的粘性,更拓宽了营收渠道。就在今年三四月份,嘉华旅游还跟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建立联系,推出“预制菜”系列,在全市范围内给需要帮助的居民进行配送。“让我们的游客变成我们的顾客,从而延长我们的产业链条,这也是我们生存下去的一条道路。”

嘉华旅游

  从“旅游服务商”到“旅游生活服务商”,这只是嘉华旅游转型的第一步,张明表示,未来要深耕中老年市场,在“专、精、特、新”上做足文章。“我们要把关掉的门店重新开起来,开展异业合作,把银行的贵宾室,中医馆的理疗室,日间照料中心,乃至景区的会议室都变成老年大学的教室和活动中心。争取年底在济南做到一百家,让游客随时随地都能找到我们。”

嘉华掌舵人张明

  此前,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季度发布会上,该院院长戴斌曾发表了题为《听见的声音 看到的信心》主题演讲,文中强调,市场总是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而风险和不确定性正是吸引成千上万的创业者投身其中的魅力所在。放长历史的眼光,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人民对美好旅游生活的向往,包括自然灾害、战争、动乱和疫情,这是我们对旅游业永恒不变的信心。

  需求在,行业就在。一向位于五大幸福产业之首的旅游业,不会因为疫情消失,而会因为疫情重塑。戴斌提到,“随着国民旅游权利的彰显和旅游消费规模、结构和行为的变化,旅游产品的内涵、旅游产业的外延和旅游空间的边界一直处于动态演化的进程中。正是这种消费的、竞争的、动态的、宏观的,而非资源的、垄断的、静态的、微观的产业观,才让我们哪怕面临最黑的黑暗,也会有坚守的勇气和胜利的信心。”

责编:马婉莹
审签:辛 然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