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交通要闻

稳中求进谋发展 提质增效显担当——8位专家详解政府工作报告

2022

/ 03/10
来源:

中国汽车报

作者:

手机查看

  编前: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备受关注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发布。减税降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强创新引领、保链稳链、扩大消费等内容引起行业广泛关注。这些关系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将给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汽车产业又将如何担当作为?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

  汽车业愿与各行业携手落实“双碳”目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序推动‘双碳’并推动碳达峰行动方案落地,对于汽车业发展是一个重要指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此前3月1日,国务院也刚刚召开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这表明“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国家的顶层设计和经济社会转型的要求,对于汽车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应该说,汽车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与“双碳”目标有着高度一致的内在逻辑。而且,汽车行业也在坚定不移地落实“双碳”目标。在国家层面,已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对此作出了总体规划;在行业层面,相关机构已经迅速制定了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发展路线图等落地方案;在地方和企业层面,海南等地方、比亚迪等企业都已经出台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而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双碳”战略已经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同。可以说,我国汽车产业碳达峰的路径较为清晰,并有望提前实现碳达峰。

  值得注意的是,各行业也在努力克服认识上、行动上的不足。与此同时,大家也清楚地认识到,落实“双碳”目标尤其是碳达峰行动方案,不仅需要汽车行业的努力,也需要能源、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共同努力,在整个产业链上形成高度的共识,制定严谨的方案,把握关键的时间节点。因此,这是一个量大面广涉及众多层面的行动方案,汽车行业也会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按照国家部署,在转型升级中将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作为最高目标之一,切实把承担的“双碳”战略任务落到实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

  拓展汽车产业链 激发市场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看来,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已经形成较完善、独立的工业链体系,构建了自由开放的市场发展环境,相关企业在市场发展中拥有绝对的主动权,有效激活了市场活力。他认为,在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对外扩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大型国有企业往往身处重要的资源行业,而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扩展,将会引发强大的扩散效应。汽车行业的产业链非常长,尤其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融合发展后,汽车产业链得到进一步拓展。”许海东说,推动汽车行业、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不断拓展可以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带动汽车行业进一步发展。

  许海东进一步强调,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继续扩大市场准入,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等将会更好地促进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更好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当前,我国国内的汽车消费统一大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但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方面还需要持续推进,尤其是在一些新领域,要注意新问题的产生。如去年曾经发生的充电服务领域的反垄断问题等,这些问题会对汽车市场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注意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新问题,适时加以引导,保持市场活力是一个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的过程。”许海东说。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

  引导良性投资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长的主基调是稳中求进,这应该也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总基调。目前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向好,各方对汽车行业的投资也很积极,但都要按照这一总基调把握节奏,真正做到稳中求进,扎实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表示,报告中提出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要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安庆衡指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级阶段,个别地方对新能源汽车投资谈不上稳中求进,一些不具备条件的项目也获得地方的投资匆忙上马,盲目投资很容易导致产能过剩,一旦遇上市场波动,这些企业就会被“大浪淘沙”淘汰掉。总体而言,目前各方对汽车行业的投资速度与产业发展实际还不够匹配,如果产能的建设速度高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那就是失衡的。

  安庆衡认为,首先应该积极引导,鼓励向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投资,不能因为以往出现过问题就因噎废食。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汽车产业转型的依托和前景,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态度也是明确的。同时,应积极引导投资转向汽车行业中有发展前途的企业、项目和技术。这就要对项目的水平、产品、质量等进行评估。最后,要严格控制新开项目的投资,对地方政府的投资要严格监管,制定责任机制,既不能不让做,也不能随便做,不要“一刀切”,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总之,引导并管好用好各方面的投资,对汽车业而言,就是做到良性投资,健康发展。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吴松泉:

  打通难点堵点 促进汽车消费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吴松泉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的诸多具体部署和安排,很多都与汽车消费直接相关。

  首先,报告提出“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连续多年达到或超过10%,汽车产业正在加快向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因此,汽车产业和市场稳定发展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意义突出。预计今年中央和地方势必会持续关注汽车产业这一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发展,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方面,继续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

  其次,报告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财税支持政策年底即将到期,市场长期稳定发展面临不确定性,亟需在产业链供应链、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应用、充换电、使用便利、购买限制和不公平竞争、电池回收和再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继续加强政策支持、保障或规范。

  第三,报告提出“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这就要求扩大汽车内需,打通制约汽车消费的难点堵点,畅通消费链条。当前,在汽车消费的不少环节和领域,仍存在一些堵点难点(主要是一些不合理的制约、限制以及规范、保障不够有力的措施),制约了汽车消费,也影响了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通过改革的办法来加以推进。

  第四,报告强调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提出提升财政政策效能、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等一系列重点工作,这在支持宏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汽车市场的发展起到实实在在的支撑作用。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

  汽车“走出去”要保稳提质

  2021年,中国外贸总额突破6万亿美元,仅是外贸增量就达到2015年全年外贸总额的水平。今年在去年基数比较大的基础上,要想进一步增长最重要的就是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进行跨周期稳外贸的政策支持,优化外贸结构、提升外贸质量。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对汽车行业而言,这意味着要进一步提升品牌美誉度,提高技术和产品附加值,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优势,在海外也取得了不错成绩,接下来,要在品牌、细分市场等方面下功夫。

  张建平认为,汽车企业要充分利用好我国跨周期稳外贸等综合政策措施的支持,用好政策,用足政策,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物流成本,获得更大的投资支持,去开拓更广阔的全球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市场。“结合这些国家和地区对汽车产品的需求,做好市场开拓。”他认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国汽车有着良好的增长空间和潜力。需要企业在发挥好中国汽车性价比优势的基础上,加强技术支持和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行业的发展本身也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投资和贸易结合起来,利用好我国的外贸政策。尤其是在一些零部件领域,要充分借助我国和一些国家、地区商定的高标准自贸协定的政策支持等。

  另外,张建平强调,今年我国汽车行业的股比限制已全部取消,换句话说,外资在中国可以设立独资企业,这将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新一轮的重大调整。国内企业要加大创新投入、创新商业模式和合作模式,提升自身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刘瑞:

  汽车是经济稳增长中的亮点

  “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主线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刘瑞表示,报告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定为5.5%,既是体现我国“十四五”规划稳增长的主题,也是出于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考虑。当前,全球疫情起伏不定,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局部地区不稳定也对世界经济甚至汽车出口产生一定影响;国内经济改革和产业转型进入深水期,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报告也提出今年经济要“爬坡过坎”,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考验较为严峻。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在全球率先对疫情进行了有效控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这些都对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刘瑞认为,稳增长的经济总体发展思路对汽车产业是利好,且汽车将成为拉动消费、实现经济稳增长的一大亮点。从全局看,汽车业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日益凸显。事实上,新冠疫情对很多产业都带来了困难和抑制,但汽车产业却能够冲破阻力呈现升势实属可贵。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2600万辆,告别“三连跌”,新能源汽车产销更是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其内在逻辑主要是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带来的改变。疫情的发生对公共出行产生一定抑制,但个人出行的需求又刺激了汽车消费,在很多消费领域衰减、部分城市限行限购的情况下,汽车消费却在升级和增加。“不仅是大中城市,区域市场、农村市场的汽车消费也出现向好的新变化,这使汽车成为当前经济领域拉动消费的主力军之一。”刘瑞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

  智能汽车是产业创新发展的载体

  “无论是从工业产业发展现状还是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重视科技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说明党和国家已经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并对基础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发展的现实也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再像若干年前那样采取“拿来主义”,而是必须从基础研究出发,靠科技创新取得前沿突破。在当今国际发展环境下,从产业、经济安全角度看,也必须靠科技创新构建自主产业链、供应链,汽车芯片短缺、供应链一度趋紧的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报告中还提出要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对此,赵英认为,对于当前正在进行产业变革与转型中的汽车企业而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才能让企业跟上市场节奏。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创新主体,只有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才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赵英认为,智能汽车的发展是汽车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智能汽车方兴未艾,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不仅将为智能汽车赋能,也将为智慧城市添彩。2021年我国已经先后推出了两批16座城市作为“双智”城市建设试点,数字经济不仅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也将成为智能汽车、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他说,无论是产业的数字化还是数字的产业化,智能汽车都是一个重要载体,这其中既有对当前产业链供应链格局的挑战,更蕴涵创新发展的机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

  用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企业投资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调整税收政策,是落地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关要求的具体举措。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以稳为主,稳主要是指稳基本盘,即稳经济增长。而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三大重要因素,消费需求是常量,出口贸易又受外部因素影响,只好在投资需求上下功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表示,减税退税主要针对投资。要确保投资就要减轻企业负担,确保企业的投资能力,减税退税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事实上,税收优惠政策已经实施3年,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石磊认为,包括对于达不到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不但减增值税,而且还实施所得税减免的政策等,都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确保企业的投资能力。今年在过去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更大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显著加大,以有力提振市场信心。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石磊认为,在国家财税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能实施如此大力度的退税减税政策,是前所未有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我称之为国家理财,通过国家公共财政政策的调整,该控制的控制,该增加的增加。财政过紧日子的同时,加大对企业的支持。”石磊认为,“在跨周期、逆周期的调整中,既要稳增长也要防风险,要控制金融风险,控制货币政策,施行审慎的金融政策,税收财政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选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抵御外部因素的冲击,确保国内稳定的发展环境。”

  (图片来自本报资料库)

初审编辑:何泉峰

责任编辑:闫晓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