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工地的高速建设者:这个春节不回家 山东的月亮同样圆

··

  又一个新春到来。人们期待万象更新,在新的征程中奋发有为。追梦者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边疆,千千万万人将汗水洒在大地上。他们见证时代发展,畅享中国机遇,更是中国发展的推动者。

  最真实的生活在基层。大众网·海报新闻坚持“三贴近”,力行“走转改”,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到全国各地,走进不同行业的“战场”,走进不同家庭的生活,用心聆听,用笔记录,用情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新春走基层,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济潍高速盘顶山隧道内采访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贺辉 郭由 潍坊报道

  寒冬腊月,年关将近,建设工地上没有了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而在济潍高速的多个标段,仍然有不少施工人员坚守在工地上。

  风吹日晒让桩基工毕朝明、杞会芝夫妇满手皴裂,但他们欣喜于今年跟了一个关心工人、不欠薪的好老板,即使累点也不觉辛苦;腼腆的90后安全员岳贤平工作认真严谨,这也让工地上许多人都怕他,他说最怀念的是老家热闹的大集和村里的袅袅炊烟;挖了30多年隧道的张伟已经记不清在工地上过了多少个春节,他劝四川老乡说“吃饱了就不想家咯”,抬头望月时又感叹“在山东也看到这么圆的月亮”。

  他们或许并不了解这条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公路对完善山东路网、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价值,但同样勤恳工作、追求美好生活的赤诚之心,让他们带着不同的思乡故事,建着同一条高速路,在山东大地上流着汗水,也留下奋斗和记忆。

  53岁夫妻档:第一次不回家过年 趁年轻多干几年攒点钱

  记者在济潍高速八标段见到53岁的毕朝明夫妇时,他们正在箱梁的框架里熟练地架钢筋、绑钢筋。丈夫毕朝明干浇筑混凝土的大工,妻子杞会芝是小工,平时绑钢筋、做杂活。

  毕朝明、杞会芝夫妇在箱梁施工现场

  从温暖的云南楚雄来到数九寒天的山东潍坊,毕朝明没舍得给自己买棉袄和保暖内衣,而是一层套一层地穿上旧褂子,用这种最俭朴的方法御寒。记者数了数,他一共穿了5层。毕朝明的双手暗黑,几乎看不到肉色,他说浇筑桩基时免不了溅上水泥,时间长了不好洗。

  采访是在工地上一间窄小的板房里进行的,没有凳子只能坐床沿,这对夫妻还不肯坐:“我们身上有土,给人家弄脏了。”丈夫毕朝明性格有些内向,两人坐在一起,多数问题都是妻子回答。

  在外打工三四年,他们夫妻在江苏、甘肃、福建的工地都待过。去年3月跟着包工头胡老板来到这处工地干到现在,俩人一共赚了12万多的工钱,再过几天老板就会给钱。

  “我们打了这几年工,就这个老板好,干活也不觉得辛苦,累点也高兴。”每次说到胡老板,杞会芝就抑制不住满脸的欣喜。“这个胡老板真好,我们干活出了错,他也不骂我们,而是好好教我们。有时候到点了活还没干完,他也会喊着‘大姐,下班咯’。”

  去年5月的一天,正在工地上干活的杞会芝突然疼得直流汗,胡老板以为是中暑就带她去了医院,医生做B超诊断是肾结石。为了不耽误赚钱,她没让丈夫靠在医院照顾,第二天开始能活动了,她就自己在医院打了一星期的吊瓶。

  “第一次不在家过年,也是心慌慌。”杞会芝说,22岁的儿子在昆明打工找了女朋友,今年春节要带女朋友回家一趟,但他们夫妻二人却打算留在工地多挣点钱。“我说给你打点钱,不要骑摩托到处跑,会出事,我们不在家要管好自己。”说到想念孩子,杞会芝用满是粗糙皴裂的手擦了一下红润的眼眶:“这娃不省心。”

  前年,毕朝明夫妇跟着重庆的一位包工头在福建漳州榜山镇建一座跨铁路桥,当地气候炎热,一天到晚浑身是汗。“他叫人晚上加班,他那些老乡都不去,我们为了多赚点,晚上也加班。”两口子这样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赚到11万多,到年底包工头却只给了6万多,还有5万没结清。

  “每次问他要都哄我们说马上给,现在都还没给。”杞会芝说,当时工人们都没签劳动合同,年底老板甚至连欠条都不给打。记者让他们当场又给包工头打了个电话,通话里这名包工头没有否认欠款,态度却有些不耐烦:“你们那个(工钱)还有一两天,我叫人在(漳州)那边等那个钱。”电话挂断后,毕朝明夫妇的眼神里仍看不到希望。

  来自云南楚雄的毕朝明、杞会芝夫妇,毕朝明性格有些内向,杞会芝比较开朗

  毕朝明说,之前在家种地一年最多也就赚两万块钱,这两年在外面打工攒了点钱,给儿子买房交了首付,这让他们很满意。“年龄大了,技术工又不会,浇混凝土的活不算太重,趁着年轻多干两年。”

  记者问他们打算再干几年,毕朝明说两三年没问题,杞会芝马上补话:“要干三四年嘞,娃娃(儿子)结婚要不少钱。”

  她问记者:“这条公路是不是12月份就开通了?那可能干不到12月哦。” 杞会芝觉得在山东打工这大半年很是顺心,她满眼的失落和不舍,“要再去别处咯。”

  工地上人人都怕的90后腼腆小伙:最怀念老家的热闹大集

  济潍高速二标段施工现场,一周前的积雪还没化,四面环山的地形让冷风在山坳里来回转圈。安全员岳贤平穿梭在高耸的匝道桥墩和脚手架之间,90后的他是个瘦身板,175的身高还不到120斤,在桥墩上爬上爬下,秋天风大时甚至会被吹得晃荡。

  “震动的时候注意临时用电安全”。在一座跨线匝道的桩基顶上,岳贤平逐一检查着配电箱接线,盯着工人把不规范的线头挨个接好,并逐一记录在册。几十米高的悬臂将水泥浆喷注入钢筋笼,浇筑完后立即盖上棉被和电热毯保温。繁琐的工序让岳贤平盯在作业面上一刻不敢马虎,任凭振动棒将混凝土的泥点迸溅在身上。

  混凝土浇筑时,岳贤平一丝不苟地盯着施工面上

  大专毕业后,岳贤平走入军营,6年的军旅生活教会了他吃苦、毅力、荣誉和责任。带着这些精神品质,他入职中铁十四局三公司走上安全员的岗位,今年已是第5个年头。

  “有些工人安全意识不强,让他们带安全带,他们就反驳‘高度又不是很高,干了这么多年了,啥事都没出过’。”个别工人我行我素,怎么说都不听,远远看到安全员过去了,才把安全帽带上,这让岳贤平很是伤脑筋。

  安全员的工作并非每个人都能胜任,既要在工地上多转、多看、多想,又需要细心、有责任心,别人想不到的要提前想到位,别人看不到的隐患要提早发现。每到施工的关键节点,工地上人多、车多、物料多,岳贤平就更加忙碌。白天跑工地排查安全隐患,晚上回到住地制定整改措施,往往忙到到凌晨,睡前再在大脑里复盘一遍。

  去年6月、7月施工期间,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工人们忙起来常常对安全措施不上心,隐患排查尤其耗费精力。性格内向腼腆,说气话来也是温声细语的岳贤平唱起黑脸却毫不含糊,发现安全隐患现场拍照,直接通报到工作群里。罚得多、批评多,他这个文静腼腆、身材瘦削的90后小伙子,让很多老工人也有些害怕。

  身板瘦削、性格腼腆的岳贤平常常让不注意安全的工人们害怕

  “感觉是在让他们难堪,但还是为了他们的安全。”岳贤平说,时间久了,工人们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安全隐患也少了很多。

  吃过午饭,岳贤平又到梁厂检查。工人们正在收拢建材准备回家过年,他要赶在关门前再检查一遍制梁车间,确保龙门吊、建材摆放和消防器材的安全。工作五年中,岳贤平曾经大年初三就来工地替班,让同事回家补过春节。他说今年是否回家过年还说不准,要看项目施工的需要。

  岳贤平家在济宁市梁山县农村,从工地回家要坐3个多小时的大客车。相比很多外省的工人,这算近的,但他一年也只能回家两三次。提起家,热闹的乡间大集、鸡犬相闻的邻里伙伴、带着秸秆味的袅袅炊烟,都勾起了他对家的温暖回忆。

  “每次回到家,儿子都和我很亲,爸爸、爸爸地叫个不停。”岳贤平的大儿子快4岁了,小儿子刚满百天。为了不让孩子伤心,每次从家里返回工地,他都趁孩子还没睡醒,一大早就走。

  “过年放假,还是带着钱回家心里踏实。”岳贤平刚在县城买的房子正在装修,他打算攒点钱再买辆车。“平时上班穿工装,便装也都是老婆给买的。”岳贤平穿着开胶的劳保鞋,拿出屏幕碎裂没舍得换的手机,笑呵呵地翻看孩子的照片,“新的一年希望孩子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我能多挣点钱。”

  记不清在工地过了多少个春节的挖隧工:山东的月亮同样圆

  盘顶山隧道洞口是凛冽的山风,隧道里面则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隧道掌子面上是15℃左右的恒温,十几个工人都只穿一件单衣,人手一台风钻在坚硬的山岩上打孔准备爆破。

  领头的开挖班班长张伟是四川乐山人,干隧道挖掘31年,目前供职于四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体,他从老家带了几十个老乡来到济潍高速5标段挖盘顶山隧道。

  张伟带领开挖班在隧道内用风钻打孔

  目前隧道左洞还有700米的任务,按照施工计划要在6月份贯通。相比露天施工,隧道里刮风下雨都不受影响,24小时不间断施工。即使过春节也只休息两天,大年初二继续掘进。

  “今年春节不回家了,抢工期咯。”张伟工作30多年来,至少四成春节都是在工地上度过的,有时老婆孩子也来工地上陪他一起过。“一年最多回家一次,家里确实有特殊情况再请假。如果父母没有大病,基本就不回家。”

  去年暑假,张伟7岁的小儿子骑自行车摔断了锁骨,医生说要做手术。“家属叫我回去,当时我很急,因为这边抢工期也忙。”一番交涉之后,张伟的妻子最终选择了让孩子保守治疗,没动手术。

  “孩子哭,说我不想他,说我骗他。像这种情况,做父亲的确实对不起孩子。”张伟哄孩子说过两天就回去,但他根本走不了,只好压一下情绪憋在心里,“当父亲的,也不敢让他们看到自己流泪。”

  说到这里,张伟抹了一把红润的眼眶:“等隧道竣工后,就抽时间回家待一周,陪着孩子看看电影,在小镇上吃个饭。”

  从事隧道开挖的30多年,张伟见证着我国隧道施工技术和工艺的机械化、智能化升级。“现在隧道的清渣、浇筑、排险等工序都实现了机械化、智能化施工,基本是机械干主体,人工做辅助。”他举例说,以前掌子面排险靠人工一点点凿,工人容易被石头砸到,现在用挖掘机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工,安全性提高,速度也快多了;原来隧道内壁加固需要人工喷浆,现在用上了智能化设备,一个技术工人背着操纵杆,遥控就可以了。

  张伟的父亲也是干了一辈子的隧道工,“他们当时用的是铁锹、十字锹、煤电钻,非常原始,机械根本谈不上。”去年回家,张伟和父亲聊起现在的施工技术,“他说不敢想能到这个程度,真不可思议,才三十年变化就这么大。”张伟说,父亲那代工人一条隧道要打五、六年,一个月只能掘进二三十米,而现在他们一个月最多能挖两三百米。

  “我记忆深刻的是京福高铁隧道,通车后我还去感受了一下,那个高铁确实不错。”今年已经48岁的张伟说,重走一趟自己打过的隧道特别有自豪感:“要保证老百姓走在这路上是平顺、安全的,施工过程中绝不能马虎。我干工程这么多年的一个信念,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自己和下一代。不能昧着良心做假,让后人责骂我们,不能干了几十年到最后成了罪人,那我这一生可能就真的完了。”

  张伟说,月是故乡明,山东的月亮和家乡的一样圆

  为了让工人们能吃上正宗的川味家常菜,张伟特意从老家带来了厨师,辣椒、花椒也都是从四川带来的。厨师们还在工地上养了8头猪,“做腊排、腊肉、香肠、熏猪头肉,现在已经吃了6头。”

  晚饭时一名工友若有所思,张伟劝他说:“吃吧,吃饱了就不想家咯。”走出餐厅的张伟一抬头,正是月圆夜,“月是故乡明,在山东,月亮和家乡的一样圆。”

责编:李蕾
审签:何泉峰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