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学二级教授陈学森:给苹果装上“中国芯”的为民教授
··
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山东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了“大道师者”宣传展播活动。活动聚焦我省具有时代印记、重要活动印记、重大事件印记的教师典型代表,通过“人物”的视角,呈现40年来山东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成就,激励广大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以实际行动投身教育强省建设,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大先生”。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学二级教授陈学森。
陈学森,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学二级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并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优秀发明家奖、齐鲁杰出人才提名奖、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个人等荣誉。
陈学森,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学二级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并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优秀发明家奖、齐鲁杰出人才提名奖、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个人等荣誉。
陈学森:给苹果装上“中国芯”的为民教授
他深耕果园40年,累计研发40多项苹果优质高效育种及配套栽培和加工技术,选育出20余个果树新品种。
他将辛苦选育的果树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无偿送给果农使用,在山东、陕西等贫困地区累计推广种植800余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0余亿元。
他以科技促脱贫,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培训贫困农户、技术骨干3万余人次,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平民教授”“为民教授”。
……
他就是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陈学森。
“农业科研必须接地气,必须解决产业中的问题,帮助老百姓致富,如果不坚持这一点,我觉得农业科研专家就对不起‘专家’这个称号。”怀着这样的一腔赤诚,陈学森将农民生产中最突出的难题,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为农民脱贫致富送去了“真金白银”。
陈学森始终坚信,做农业科研既要“立地”,帮果农培育出“致富果”;也要“顶天”,助力国家种业振兴,把水果盘子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中。
秉持这样一份信念,陈学森40年埋头科研,致力为苹果装上“中国芯”。选育出“幸红”“福红”“美红”“满红”等系列红肉苹果新品种,填补了中国红肉苹果品种的空白。他研发出的红肉和红皮苹果育种理论、技术和品种及新品种配套高效栽培与加工技术,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同时,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陈学森看重的另一片“果树”——他的学生。他深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离不开高素质产业人才的有力支撑。
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陈学森发现研究生论文选题脱离生产实际、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等问题。为此,陈学森创新性地开展了创新型果树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提出“五个坚持培养果树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人”的新模式,深化科研基地和教师队伍等四个要素,推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八项措施,实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各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导师教研水平、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新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同步提升,也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他们已成为果树新品种新技术等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培育人。
谈及未来,陈学森表示,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走进农业,带领果农走出一条宽阔的脱贫致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