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长:大家吃到的山东对虾,每两个就有一个产自滨州

··

(记者:张建 编辑:陈俞印)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10月11日下午3点,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滨州专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济南报道

  10月11日下午3点,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滨州专场,围绕“守正创新 开拓进取 奋力开启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新征程”介绍有关情况。

  “滨州的色彩,让人陶醉;滨州的味道,让人回味;滨州的温度,让人舒适。”新闻发布会上,滨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宋永祥巧用“色彩”“味道”和“温度”三个词对滨州总体发展情况作了介绍,让人眼前一亮。

  滨州的色彩,让人陶醉。滨州是山东的“北大门”,因地处渤海之滨、黄河之州而得名,滨州的色彩概括地说就是五种色彩。

  第一种色彩是红色,就是底色,滨州是红色沃土,滨州是渤海革命老区中心区,先后有20万子弟兵光荣参军、82万民工参与支前,形成了著名的老渤海精神,这个精神就是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红色基因已经深深融入了城市血脉。

  第二种色彩是黄色,就是黄河色,滨州因黄河而兴,94公里黄河穿城而过、河宽滩大,滨州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整合黄河资源,实施“幸福黄河工程”,打造黄河文化精品旅游带,黄河农业园、黄河植物园等项目建成投用,正在加速跨入“黄河时代”。

  第三种色彩是蓝色,就是海洋色,滨州向海而生,在渤海湾拥有1896平方公里海域,126公里海岸线,130余万亩沿海滩涂,渤海湾最大的凝析气田—渤中19-6项目已经进入实质实施阶段。同时,不断放大“虾贝虫藻鱼”特色优势,向海洋要质量、要效益、要增长,海洋食品、海洋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滨州是山东对虾的主产区,大家平时吃到的山东对虾,每两个就有一个产自滨州。

  第四种色彩是绿色,就是生态色,滨州既有绿水又有青山,滨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四减四增”行动,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湾长制联动发力,连续14年实施林水会战,全市林木覆盖率到了31.8%。“十三五”时期,PM2.5平均浓度下降34.7%,空气优良天数增加32天。滨州不仅有自然奇观贝壳堤岛、国家级森林公园鹤伴山,还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的好地方。

  第五种色彩是古色,就是文化色,滨州文化底蕴深厚,古色古香。滨州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孙子、董永、范仲淹、杜受田、梁漱溟等名家名师都曾在这里长期生活工作成长,拥有吕剧、剪纸等9个国家级、35个省级非遗项目,魏氏庄园、龙华寺遗址等5处国家级、49处省级文保单位。

  滨州的味道,让人回味。在滨州待得越久,就越能体会到这个城市独特的味道,这些味道来自于发展、来自于产业、来自于科创、来自于开放、来自于品牌。

  味道之一,发展的味道,这个味道主要体现在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速上。近几年,特别是去年疫情以来,滨州有多项关键经济指标增速都处于全省第一方阵,比如,工业技改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利润总额等指标增速均位列全省前两位。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1%、列全省第6位;今年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地方级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等指标增速列全省第1位,多数经济指标持续保持在全省前列,可以说,发展的势头非常足。

  味道之二,产业的味道,这个味道主要体现在雄厚的产业基础上。去年,滨州五大优势产业集群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营收已超过1万亿元,达到了10234亿元。果糖和金属板材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位,粮食、肉牛加工量居全国第一位,绳网和厨具市场份额位居全国第一位。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406亿元,列全省第四位。

  滨州这些支柱产业,与大家的吃穿住用行都息息相关,比如大家常吃的面条、牛肉,做衣服的纱、布,厨房的厨具,汽车的轮毂,手机的外壳等等,很多都产自滨州。强产业孕育出一批强企业,在最近公布的山东民营企业100强中,滨州有9家企业上榜,资产总额在全省是最多的,达到了4423亿元,其中魏桥创业集团营收总额持续稳居第一位。

  味道之三,科创的味道,这个味道主要体现在强力的科创赋能上。“十三五”时期,滨州高新技术企业、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去年全省科技领域考核中,滨州四项指标,比如,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合同成交额这三项都列全省第一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列全省第四位,科创领域总成绩列全省第一位。

  当前,滨州正在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五院十校N基地”创新布局初步形成。总投资近40亿元的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从决策到建成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研发、科技服务机构签约率达100%;魏桥集团与国科大共建了魏桥国科研究院和渤海科技大学,合作的“中科系”院所就有13家,超高精细光刻胶、激光选通成像等重大攻关项目都实现了转化落地,可以说,再一次打响了“智者智城”的城市品牌。

  味道之四,开放的味道,这个味道主要体现在全面的开放格局上。滨州拥有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保税物流中心,1处内陆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在申报综合保税区,已与17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贸易往来的企业达532家,连续4年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市。特别是作为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建设加快推进,大高通用机场加速升级改造,滨州港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一个通达全国、联通全球的高层次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味道之五,品牌的味道,这个味道主要体现在一流的服务品牌上。滨州是全省唯一、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这是滨州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金字招牌”。2020年,滨州出台了全国首部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地方性法规,在全省率先攻克电子材料合法化、电子印章等4项关键技术,“一网通办”走在全省前列,打造形成了一流的“滨周到”服务品牌。“十三五”期间,全市平均每年新登记市场主体6.23万户,创新创业的活力更足更强。

  滨州牢固树立“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出台“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政策,担当“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行为,把企业和企业家当“自家人”,连续召开企业家大会、定期举办“滨州企业日”活动和企业家运动会、设立优秀企业旗帜广场,“亲清”政商关系的氛围更加浓厚。

  滨州的温度,让人舒适。滨州坚定不移地落实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重要指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尽最大能力,在最大程度上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坐到群众炕头、想到群众心头、干到群众点头,扎实办好各项民生事业,努力打造有温度的城市,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上来了。

  一是群众获得感上来了。“十三五”时期,民生支出1462亿元、年均增长7.5%,就业、医保、社保都进入了全省第一方阵,8.1万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黄河滩区的老百姓都住上了新房子。

  二是群众的幸福感上来了。“十三五”时期,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控制在2.48%以内,新增城镇就业19.9万人。今年确定了12类156项民生实事。让老百姓咧嘴笑的事越来越多,让老百姓撇嘴怨的事越来越少。

  三是群众的安全感上来了。实施了“全科大网格”治理效能提升工程,网格化管理服务到边到底;信访工作在全省考核中连续两年位列第一位;群众“治安环境”满意度也是位列全省第一位。

  宋永祥表示,“十四五”时期,滨州将锚定“七个走在前列、八个全面开创”工作定位,重点抓好“九个攻坚突破”:在协同发展上攻坚突破,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速迈向“黄河时代”;在科技创新上攻坚突破,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贯通,高水平建设“双型”城市;在动能转换上攻坚突破,坚持“工业兴市、工业强市”不动摇,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扩大内需上攻坚突破,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在深化改革上攻坚突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体制机制活力充分释放;在对外开放上攻坚突破,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在生态环保上攻坚突破,统筹全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民生改善上攻坚突破,实施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提质保障工程,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安全发展上攻坚突破,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风险防范等各项工作,筑牢平安滨州安全防线。

责编:张玉清
审签:丁厚勤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