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东街 | 从“村BA”,看菏泽乡村精气神

··

  大众网记者 王佳 菏泽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刚刚闭幕的2023年菏泽市和美乡村篮球大赛,历时8个多月,几百支“村BA”篮球队共计几万名运动员参加,掀起了一股体育热潮的同时,也充分展现出乡村的精气神。

  小小“村BA”,何以突然爆火?

  答案,绝非“机缘巧合”那么简单。“遍地开花”的公共活动场地、广泛开展的大小赛事、不断涌现的乡村能人……这些因素,不仅点燃了菏泽乡村的发展活力,促进越来越多的文体赛事走进乡村,更为新时代的新农民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内核。

  乡村文体生活繁盛发展的背后,是不断夯实的基础建设,是越来越多的公共活动场地。近年来,菏泽不断加强全民健身和乡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形成全民健身“一县一品牌特色”的格局。全市共有各类社会体育场地12280多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4平方米,为1000多个村居(街道、社区)配置了篮球场地、健身器材。

  从市区到乡镇不同层级的“村BA”文体赛事,同样是这场“村潮”的重要支撑。2023年春夏交际,一场“村BA”篮球赛事激荡起几十万郓城人的狂欢,历时40天的2023年郓城县乡村篮球联赛圆满结束,来自全县22个乡镇街道的282支代表队、3200余名运动员参加本次比赛,经过360场精彩比赛,最终角逐出冠军、亚军、季军。时至今日,“中国体育彩票”2023年菏泽市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市、县、乡镇(街道)、村四级开展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4000场次以上,每县区400场次。广泛开展的大小赛事、火热刺激的现场氛围和“接地气”的办赛风格,将一场场本不起眼的乡村赛事彻底变成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视觉盛宴和精神盛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在新时代的新农民对精神文明有了更加强烈的需求。就一场场“村BA”而言,唱主角的都是本地村民。在“村BA”的球场内,既有“快乐老男孩”一样的中年大叔,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青葱少年,在这里,年龄不是问题,职业没有要求,不论你是司机、教师,还是养殖户、快递员、村干部,只要拥有村民身份就能参与其中,真正实现了“谁的赛事谁做主”。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新时代下的菏泽新农民依托“村BA”“村超”等文体赛事,展现出了新型农民的文化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观众”到“主角”,一场关于精神的追问之旅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村BA”不仅展现了当代中国农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助推了乡村振兴。这一切,有赖于菏泽新农民由“观众”变“主角”,全民共享性和终身参与性的有机结合展露出新时代广袤乡村的勃勃生机,也诠释着体育强国梦的深厚内涵。

  菏泽全民参与所特有的恣意挥洒、忘情投入;菏泽“武术之乡”所展现的绮丽风姿、运动基础;乡俗民风所氤氲的郁郁乡情、故土回忆……以菏泽新农民为主力的“村BA”赛事带来了百业新机,推动了乡村振兴,解锁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密码”,也成为了生活体育的最佳例证。

  作为一种新的乡村文化现象,菏泽这一场场“村”字号赛事根植乡土,映照着当代新农民的火红生活,彰显了新时代乡村的文化新貌。风潮之下,以往自发生长并且自成生态的乡村赛事逐渐走入主流视野,展示着乡球、乡亲、乡情之间的情感认同,连接起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联合12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体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中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从“村BA”到“村超”,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文化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精气神。新时代的中国农民正以充沛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答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责编:聂冬梅
审签:刘 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