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电动车充电难①丨充电桩?飞线?入户?你家的电动车怎么充电?

··

  编者按:你家的电动自行车怎么充电?近年来,电动车飞线充电、入户充电等乱象多次引发事故,触目惊心。海报新闻此前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充电桩费用过高成为阻碍电动车下楼充电的重要因素。202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发文,要求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将充电费用明确为电费和服务费,并分别标示、分别计价,2025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政落地月余,成效如何?海报新闻记者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进行了走访调查。

  海报新闻记者 赵恩 刘敬怡 孙佃潇 田柳 陈嘉伟 上海、北京、西安报道

  近年来,电动车充电安全问题凸显,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日,海报新闻记者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深入社区,走访居民,对电动车充电现状进行了调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飞线充电、入户充电等问题较为普遍,上海有住户从五楼垂下电线给车辆充电,北京则有居民反映,有些邻居的电动车就算不充电,也会在充电桩车棚底下停车,导致充电位置紧张……

  “飞线”仍是顽疾:小区保安每日检查,自己却用拖线板充电

  2月12日,海报新闻记者在上海浦东新区耀华路一小区走访发现,在小区大门口处,一辆电动车正在使用拖线板充电,电线从门卫室窗台探出,充电车辆则停放在进入小区的非机动车道旁。

  根据《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充电时应当确保安全,不得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充电;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充电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门卫使用的电动车拉出拖线板充电

  记者询问得知,该车辆是供小区门卫巡逻时使用的,平时一直放在门卫室门口充电。一名门卫大叔表示,飞线充电是被明确禁止的,自己每天都会和其他同事轮流检查,“大楼上面垂下来线,那是不行的,我们接力,天天去查。”

  当记者问到为何该车辆不在公共位置充电时,门卫大叔表情有些尴尬,连忙解释称:“这个是临时的,过一会儿就拔了。”

  虽然门卫表示每天都在小区巡查,但记者走访时,仍然发现了非常普遍的飞线充电现象。

  实际上,该小区的电动车停车库里有充电桩,分布在不同楼道附近的小型停车棚,也大都配备了充电设施。有的停车棚有多个充电口闲置,车主却仍然使用“飞线”的方式,电线“明目张胆”地从四楼、二楼等处垂下来,长度目测超过十米,有的充电头没有充电,裸露在外。

有住户从四楼飞线充电

  记者走进楼道内,眼前的景象更是让人吃惊:几条不同的充电线或是用绳子绑在管道上,或是顺着其他管线延伸,直通到住户家中;有的充电线是由三段拼接而成,黑色的原装充电线接上黄色的长线,最后再接上一段插头,中间用绝缘胶带缠绕包裹。

住户使用的改装电线

  类似情形还在多个小区中出现。上海杨浦区海扬公寓内,记者在同一栋楼的相邻几个楼道前,均发现了飞线充电问题,有的电线直接从五楼垂下。

  在上海杨浦区龙江路317弄,还有人干脆把车停在电动自行车库门口飞线充电,不远处就张贴着“电动车正确充电流程”的牌子,以及“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公用部位停放或者充电”的提醒,二者相距不到三米。

电线从窗内伸出,为停在车库门口的电动车充电,不到三米外即张贴着禁止标识

平凉路街道办事处张贴的“电动自行车正确充电流程”

  除小区居民外,沿街商户也是飞线充电的“主力军”。2月17日,记者在上海平凉路街道走访时,看见有老人被店门口的电动车充电线绊到,险些摔倒。有店老板表示:“最近查得严,我只是临时充一下。”

  有的店门上方屋檐滴水,水滴打在电动车脚踏板上,距离充电器非常近,店老板看见后却说:“没事,淋不着充电器。”该店老板告诉记者,在店门口充电一是方便,二是便宜,到附近车行充电贵一些。记者在距离最近的车行询问得知,在该车行充电需要投币,3块钱只能充20分钟。

沿街商户用插座充电,充电器旁已被滴水打湿

沿街商户使用插座充电

  有的居民图省事将电池提回家充电

  2024年10月,陕西西安市民李先生曾向海报新闻记者反映,小区充电桩收费不合理,导致对价格敏感的车主会选择将电瓶拆下带回家充电。

  海报新闻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彼时的西安市电动自行车充电市场,普遍以充电时长作为收费依据,并在一些站点通过区分充电功率,进一步细分收费规则,充电费用价格普遍高于居民用电价格。

  李先生表示,其电动自行车电池存储的电量约为1度,额定充电功率为400瓦,使用某品牌充电桩时,只能选择300-500瓦的功率计费,收费标准是1元120分钟,但实际充电功率只能跑到100瓦,从亏电到满电需要充8个小时,收费4元,也就是说1度电要收4元。小区里有不少居民因为室外充电桩收费高昂,所以偷偷将电瓶带上楼充电。

  “其实我没太考虑公共充电桩的价格,主要是考虑充电的便捷性。”在北京石景山区居住的刘乐彤经常骑电动自行车通勤,2月13日,她告诉海报新闻记者,尽管看到过很多居家防火的宣传,但她依旧会将电动车电池拆下来,提回家充电。

  “我小区里面有公共充电桩,但是需要带自己的充电器去充。如果充满电后把充电器放到车筐里,我担心充电器有被盗的风险。如果再把充电器放回家中,则需要花费时间成本。”刘乐彤称,公共充电处有雨棚,她经常看到,有些电动车不充电也会停放在里面,“那些随意停放的电动车,万一不小心碰掉正在充电的插头,就会导致人家的电动车充不上电。”

  对于将电池提回家充电的安全性,刘乐彤称:“我的电动车电池是新换的,我认为有一定安全性。”

  也有居民表示,未看到小区内有将电动自行车推到家里充电的情况。2月14日,在北京朝阳区丽景园小区居住的王辉告诉记者:“现在电梯里都有报警装置,如果推电动自行车上楼,都会报警。”

  “我的电动车买了2年多了,续航70公里,一直都是电量不足10%的时候在小区楼下的充电桩充电,每次差不多花费1元。”王辉认为,户外充电桩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安全,价格也不算贵,但最突出的问题是小区内充电桩充电接口较少。

  “小区里骑电动车的人很多,有些人的电动车就算不充电,也会在充电桩车棚底下停车。这样一来,有时候我晚上回来晚了,可能就没有地方充电了。”王辉说。

未充电的电动车停放在充电桩车棚内

  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尽管该充电桩车棚处的提示板明确提示“当您的爱车电量充满后,请您尽快将爱车挪至停放区,为后续充电用户提供便利”,仍有多辆未充电的电动车停放在此处。

  警惕!南京一电动车充电事故曾造成15死44伤

  近年来,电动车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敲响安全警钟。事故的背后,既有意外因素,也有违规充电、非法改装、管理疏忽等人为因素,暴露出电动车使用中的诸多问题。

  2016年6月18日,上海真新粮食交易市场一辆停放在交易大厅通道内的电动自行车,因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最终导致4人死亡、1人受伤,过火面积达1600平方米。事后,该市场法人兼总经理因犯消防责任事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2017年9月25日凌晨,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一民房发生火灾,起因同样是一楼电动自行车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火灾共造成11人死亡、2人受伤。

  2021年9月2日,上海崇明区某居民楼外,一辆外卖骑手的电动车在充电过程中起火。经查,该车主不仅私自非法改装电池,以追求速度和续航里程,还从楼内私拉电线为电动车充电,这才导致车辆起火。

  2024年2月23日凌晨,南京雨花台区明尚西苑小区6号楼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5人死亡、2人重伤、42人轻伤或轻微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300余万元。经调查,火灾原因为小区某住户停放在6号楼2单元东侧架空层的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起火,引燃了周边电动自行车和住户天井内违章搭建并堆放的可燃物。

  

责编:吴军林
审签:郑义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