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起来”!让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山东这样做
··
让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
——聚焦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
3月23日,山东博物馆3号馆人潮涌动,刚在这里开展3天的“礼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特展,共计展出52家文博单位的精品文物465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02件(套)。
“可以说,这是一次山东省内精品文物的‘集结式’展出,刷新多项纪录,此前在清华大学首展三个月,接待观众14.2万人次。”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荣瑞峰表示,“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一方面说明公众对文物和历史文化更加自觉的认同,另一方面也凸显让更多文物“活起来”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山东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非遗大省,如何让文化遗产有更多打开方式,全面开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局面,正是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聚焦的重点。
构建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体系,是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基础和前提。我省提出,要坚持系统完整保护理念,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环境治理、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构建覆盖考古发现到展示利用全过程、远古到近现代全时段、地上地下水下全空间、物质和非物质全类别的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做好资源普查认定,以便抓好分类施策保护。
“文物普查是最基础的工作,通过普查,摸清家底,可以将对文物的被动性保护变为主动性保护。”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古迹处处长禚柏红表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已全面启动,我省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下一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凝聚部门合力,吸引社会参与,培训普查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对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建立资源目录及数据库,高标准完成好我省普查任务。
不只是文物领域,近年来,我省还逐年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普查力度,截至目前,已较2019年分别增加25片历史文化街区、1348处历史建筑,增长率居全国前列。“它们的砖瓦上刻着历史,街巷里流淌着时光。”山东建筑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姜波教授说,含有历史文化的建筑物是教书育人的最好载体,为我们回顾中国历史打开了一扇窗。据统计,山东现有历史文化名城20座,历史文化名镇49个,历史文化名村71个,历史文化街区60处,历史建筑2108处,已基本建立名城、街区、历史建筑三位一体的保护管理体系。
“正如座谈会要求,我们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统一起来,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维护好其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青州古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元德介绍,青州古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有147处不可移动文物、36处历史建筑。
从博物馆到历史文化街区,再到考古现场,人们追求“古色”的背后,是逐渐飙升的“中国传统文化热”。一项项重大考古成果,蕴含着何以文明、何以中国的文化密码,通过深化研究阐释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有助于引导全社会形成更加完整准确全面的历史观、文化观。
“山东考古走过百年历程,经过几代考古人的接续奋斗,取得了今天的重要成果。”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郑同修表示,按照省里要求,考古工作者要以“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课题为抓手,加快开展对跋山、岗上、焦家等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工具,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科研合作,加快有重大价值的成果转化,让大众更加直观地认识和感受“海岱”历史文化。
在龙山文化代表器物中,一只“蛋壳黑陶高脚杯”堪称“明星”。这只结构对称、轮廓圆润、色泽黑亮均匀的黑陶杯,杯身薄如蛋壳,技术登峰造极,具有明显的海岱地区文化特点,2023年以“500选1”的优势,被认定为山东文物标识原型。为了让“山东印象”更聚焦、更具体、更深入人心,今年,我省将再分类遴选一批能够代表山东的文化标识,集中加以阐释、发布、推广。
活态传承、活化利用是保护好文化遗产的重要方面。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就要深入推进文化“两创”,让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焕发时代光采。为了让文化遗产变得更加“鲜活可触”,目前,全省已开放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180处,其中建成景区并开放620处。通过数字技术、沉浸式游览、穿戴设备体验游戏等途径,拓展“文化遗产+”文旅融合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吸引大批游客与文化遗产实现“双向奔赴”。
“济南市抢抓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文化工程机遇,围绕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以策划文旅项目为重点,聚力打造保护传承、文旅融合、品牌弘扬样板,推进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张明战表示,目前,齐长城博物馆项目建设已封顶,将顺势整合沿线景区、民宿等资源,尽快推出丰富多彩的齐长城文化游览线。
如今,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热情高涨,让文化遗产有了更多打开方式。在构建“大保护”体系中,健全“严”字当头的法规制度体系,是治本之策。去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条例、非遗条例修订,齐长城保护条例等颁布实施。今后,我省将进一步严肃监督、严厉惩戒因保护不力造成的文化遗产损毁,对拆真建假、名不副实的所谓“古城”“古镇”“古街”等,严格清理、坚决摘帽。
(记者 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