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丨跟随海葬“摆渡人”出海,我们在青岛见证了一场告别

··

记者 黄晓荣 李子骄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子骄 黄晓荣 青岛报道

  临近清明,在青岛依旧清冷的海风中,张钰引导着一家人来到码头,登上船只,缓缓起航。再过十分钟,一场个性化的海葬仪式将在那片北纬36°-36°02’,东经120°24’-120°26’的海域范围内举行。

  海葬,是将逝者骨灰安放于大海的一种葬法。传说中,大海是连通的,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见到海,就像见到了亲人。作为一种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过去的几十年,海葬在我国得以发展,也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在码头等待登船的毛杰一家

  而张钰的工作,是像“摆渡人”一般,引导家属与亲人告别,回归生命的原始。每周大概参加一次集体海葬,两次个性化海葬,作为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张钰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她说,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送别了多少人,但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情感却深深烙印在脑海,无法忘怀。

  也许海葬从业者们注定要承载禁忌、眼泪与悲伤,但张钰希望,如果大海不能消融那些送葬人的悲痛,至少,这些“摆渡人”能带给他们些许温情和抚慰。

  寄存母亲骨灰十多年,最终选择在清明时节海葬

  上午10点10分,气温14℃,离海岸越远,体感越凉。尽管此时的风浪不大,送葬船上的一位家属还是有些头晕。“快到了,再坚持下。”张钰坐在船头,向后望去,海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大家脸上的神情有些严肃。

毛杰一家人坐在船上

  船中央,毛杰手里捧着一束菊花,脸转向一边。几天前,他和家人来到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报名参加个性化海葬。“我是青岛本地人,母亲得了心脏病,是2011年去世的。这么多年了,骨灰一直寄存在这里。”毛杰很清楚,其实母亲生前曾经表示,希望魂归大海。“就是有些不忍心,想着骨灰在,每年还可以来祭奠一下。我跟哥哥也商量了很多次,最终决定进行海葬,毕竟我父亲也是海葬的。”

  区别于集体海葬,个性化海葬私密性更强,时间和仪式过程也更为灵活。“我和妻子、哥哥还有嫂子一起,一家人在春暖花开的时节,送母亲最后一程。”

抛洒鲜花

  莲花状的骨灰罐,承载着家属的情感和逝者的故事

  定点海域到了,张钰站起来,告诉大家可以为老人送行了。毛杰和哥哥把骨灰罐投入海中,那是个莲花状的雪白罐子,用来表达“脚踏莲花,驾鹤归西”之意。罐子材质是海泥和海沙,本身可降解,当它缓缓沉入海底,两三天后就能彻底溶解,与大海融为一体。

  而这些骨灰罐,张钰再熟悉不过。“因为骨灰换装也是我的工作内容之一,家属先把骨灰盒交到我们这里,然后再由我们亲手将逝者的骨灰装到海葬专用的骨灰罐中。”甚至,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她只要看一眼骨灰的颜色,就能大概了解逝者生前的状态。

  看着罐子飘远,一家人又拿出准备好的花束,按照规定,只有花瓣可以投洒在海上,枝条则要留下,以防造成污染。很快,顺着波浪的轨迹,湛蓝的海面上铺就了一条黄白交织的花带。

海面的鲜花

  那些“摆渡人”最真实的情感

  微风吹过,花瓣随着海水摇摇晃晃,此情此景,张钰见得多了,可总有那么一两个画面会在脑海中定格。“有一对参加个性化海葬的老年夫妇,两人都是八十多岁,给他们唯一的儿子办葬礼。”在张钰的记忆中,夫妇俩的儿子只有三十岁左右,因病离世后,老人把儿子的骨灰寄放在殡葬服务中心。“他们隔三差五就会去那里坐一段时间,后来身体不如以前,实在是走不动了。”

  举行海葬那天,这对老人互相搀扶着出了海,并向张钰提出一个请求。“他们给儿子写了一封很长的信,想要在海上念完后再离开。”读信时,老人的声音是哽咽的,内容却非常熟练,没人知道他们此前到底念了多少遍。

  当听到一句“孩子,跟爸爸回家”时,张钰也真正懂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时刻最为难熬。不过,葬礼也不总是如此沉痛,眼泪偶尔也会缺席。“2019年,从上海来的一个小姑娘,在给妈妈举行海葬的时候,特别要求播放歌曲。名字我不记得了,但是特别欢乐温馨,她说那是妈妈最喜欢的歌。”

骨灰罐随浪飘远

  “葬”“祭”并重

  介于沉痛和释然之间,毛杰脸上更多的是一种平静。马上,船只就要返航,他在想海葬之后,每年该怎样祭奠老人。“母亲爱吃香蕉,爱吃鸡和鱼。之前每次祭奠,都给她带上这些个小点心,上个香。以后我就带上全家人一起,来到海边,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撒上花瓣。”

  事实上,为解决海葬重“葬”轻“祭”的问题,青岛市殡仪馆一直在寻找和尝试各种方式。“家属可以到青岛市殡仪馆海葬服务大厅进行预约,跟船进行海上祭奠活动。另外,馆内专门建设了海葬纪念园,家属可以到现场追思。目前在我们的官方网站上,专门设置了‘网上追思’的页面,可供家属网上祭奠。”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生态安葬科科长相恒坤介绍。

  10点40分左右,大家下了船,没有再回头看。道谢之后,毛杰也和张钰说了再见。紧接着,张钰就要投入到下一个工作任务中。经年累月,看过这么多生死离别,她说,“人生太短暂,就好好地活在当下吧。”

张钰引导家属进行祭奠仪式

  2.7万余名逝者长眠大海,海葬仪式在改革中完善

  当下,正是殡葬服务中心最忙碌的时节。“每年清明节前后,咨询或是参加海葬的人就比较多。”参加工作近二十年,张钰也明显感受到了大家对海葬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很多青岛本地人对大海的感情比较深,加上我们现在推行的惠民政策,大家也愿意尝试。”除了本地人外,从全国各地来青岛报名海葬的家属也逐年上升。“我们每年大概有200批次的海葬仪式,从1991年至今,已有2.7万多名逝者长眠大海。”

  其实在2016年上半年之前,青岛每年会举办春秋两次、几千位百姓参与的大规模集体海葬。伴随着参加海葬的百姓越来越多,大批人力物力调度、天气风向风力、海上涌浪、人员安全等各种影响因素已经严重制约了集体海葬的开展。

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生态安葬科科长相恒坤介绍海葬改革情况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化、差别化需求,2016年下半年起,青岛市殡仪馆开始对持续了近26年的海葬开始全面改革。”相恒坤说,通过竞争上岗,殡仪馆选拔出6位年轻业务骨干,成立了“恋海”服务团队,从电话预约、现场报名、手续办理、骨灰换装、调度车辆船只到海葬仪式,专门、全面负责海葬工作。

  大海也无法安慰的部分,“摆渡人”来承担一二

  张钰就是“恋海”服务团队的一员。

  从船上又回到工位上,一切还算顺利。张钰和同事们打了招呼,依旧耐心地接待着来咨询的家属。因为职业习惯,她的衣服多是深色系,讲话总是轻声细语,也早已听不出乡音。“我是长沙人,2005年就来到这里工作了。刚来时不太适应气候和饮食,现在也习惯了。”

张钰

  不管外界对葬礼从业者持着怎样的态度,张钰打从心里觉得,这是一个高尚的、温情的职业。“提供帮助时,我把家属当成是自己最熟悉的人,内心常常被触动。就在前几天,我亲手换装了一个三岁小孩的骨灰,非常不舍和痛心。”在家属最为脆弱的特殊时刻,来自张钰和伙伴们的共情,或许能让对方得到些许安慰。

  一年四季,除了天气较冷的一月和二月,“摆渡人”都有可能陪同家属出海。时代依旧在轰隆隆地前进,目前在青岛市,以海葬为代表的新型殡葬方式占到了逝者总人数的10%。而相恒坤也一直在思考,是否能拓展海葬的模式。“比如‘海葬+’模式,家属来预约海葬时,可以选择沿着逝者生前的足迹,比如一些常去的地方或是景点进行追忆,满足深度追思的需求。”

网上追思

  生命来源于海洋,如今返回海洋,是人对海洋施予生命恩情的回馈。而当海水被阳光蒸发到空气中,变成雨滴四散飘落,这世界上的每一滴水里,又会重现亲人的影子……

  (文中毛杰为化名)

责编:王云峰
审签:辛 然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