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飞入寻常百姓家”

··

  大众网记者 魏俊怡 济南报道

  近日,笔者从济南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局和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室获悉,国家网信办最新公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名单中,济南本土企业丽阳神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丽阳雨露”大模型成功通过备案。

  至此,济南市已有7个AI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占据了全省11个大模型备案数量的近三分之二,彰显了济南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劲实力和领先地位。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丽阳雨露”的横空出世,从中又能有哪些启示?

  01

  日前,“丽阳雨露”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该备案是我国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核心制度,旨在推动技术安全可控、服务高质量落地和稳定投入市场化。

  我们不禁要问,此次备案意义何在?

  首先,增进人类福祉,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根本依归。我们需要从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影响,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此次上榜备案名单的“丽阳雨露”大模型,不仅是济南市本次备案的亮点项目,更是国内首个生活服务领域的大模型。

  该模型由丽阳神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济南“阳光大姐”强强联合,基于后者20余年的行业知识和实践数据进行深度训练,成功将繁杂的生活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场景化。

  企业负责人李硕表示:“我们的目标是,以AI技术重构生活服务,让智能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次,济南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视,彰显着这座城市的自信与自强。既把握当今科技发展的大方向,又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让AI场景应用更加“落地”。

  面对人工智能日趋“同质化”的竞争,济南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另辟蹊径,潜心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

  这也表明,创新是一场携手共进的征程。只有开放合作,不同主体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突破重重阻碍,实现共同发展。不仅要开展“有组织的创新”,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共建技术创新联盟,还要集聚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资源,才能持续抢占相关产业创新发展制高点。

  02

  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前景。从济南自主研发的“丽阳雨露”大模型通过备案来看,济南在AI之路乘风破浪,有何启示?

  自主创新才能开启“致胜之门”。一组数据显示:济南目前拥有重点大模型企业58家,在研和已投入使用的大模型产品共66个,其中登记备案产品24个。7个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23个大模型通过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

  要研究开发自己的“底座”基础大模型,这就非得加大投入、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不可。比如,政策上突出鼓励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导向,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大模型的研发和训练;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强调原创精神、创新意识等。

  “丽阳雨露”的横空出世也预示着,未来大模型需要处理更加多样的数据和更加复杂的应用场景,只有探索自己的科研创新道路,才能摆脱追随式的路径依赖。

  “高冷”的AI也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AI技术兴起之初,学界便担忧它会走向“精英化”,好在随着开源框架的普及,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一前沿技术。科技进步的目的在于服务人的发展,特别是应用于民生最需要的领域,这就意味着AI的“源”还需再开,使用的门槛还要更低。

  比如,“丽阳雨露”大模型积累了数十万标准服务模块,能够精准拆解护理指令为设备动作,覆盖婴幼儿42天照护、儿童发育成长知识体系、病患居家护理、康复运动处方、失能半失能专业照护、心理健康和生活医学等多个场景,目前已服务超300万家庭、1200所院校,赢得了广泛赞誉和认可。

  当技术变革的红利真正穿透社会肌理、造福普罗大众,“科技向善”的含金量才能最大限度展现出来。

  投资AI,何尝不是投资“未来”。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世界关注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开始全方位投入大模型研发之中,至今仅仅两三年时间,我们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技术跨越。

  为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济南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政府部门和核心骨干企业共同参与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机制。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重点项目,采取“政策包”“算力包”“数据包”“订单包”等多种方式,围绕人工智能三要素开展专项攻坚行动。

  投资未来是为了赢得未来。济南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金投入和大力布局,正是对未来的一次“大手笔”投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投资将转化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生活体验。

  03

  笔者了解到,下一步,济南市将紧跟人工智能大模型关键技术发展趋势,支持科研院校和企业加强算法的攻关与应用结合,打造标杆性大模型产品,推进“大模型”工场孵化器建设,力争国家网信办备案大模型数量达到20个,大模型产品达到100个以上。

  未来,济南的AI之路如何走得更好,为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比如,加大人工智能安全性的保障。技术发展历来如一把“双刃剑”,AI应用日益广泛,数据泄露、侵犯隐私等风险也随之上升。在笔者看来,加快构建新的“技术免疫系统”,应对安全风险戴好“紧箍咒”格外关键。

  面对人工智能的“狂飙”,坚持开放而审慎、包容而敬畏、大胆而自信的心态,我们就能与新技术的更迭保持同频,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之上抓住机遇,确保AI技术朝着有益于人类福祉的方向发展。

  比如,鼓励更多民营企业“破旧局拓新局”。科技创新是驱动产业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而民营企业则是科技创新这台引擎中最具活力、最富能量的“燃油”。济南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像丽阳神州智能科技这样的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从一个角度来看,科技创新结出的果实,需要时间来沉淀和“发酵”。虽然当下AI技术赋能商业模式尚在探索阶段,想象力的边界也在持续拓展,但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迭代创新,未来必将衍生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创造难以估量的价值。

  当然,AI创新格局的形成,前沿技术的突破,从来不能只靠单打独斗,而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

  我们相信,济南的人工智能发展之路,正喷涌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活力;我们也相信,找准一个方向坚持下去,相信“时间复利”的力量,一定能取得“真经”。

  (图片来源:网信山东、视觉中国)

  

责编:胡中喆
审签:张 帆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