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丨对话杭州“天才儿子”事件当事人:想和儿子住在同一托管中心,曾拒绝好心人捐助

··

(记者:张海振 庄滨滨 编辑:赵洪栋)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海报新闻记者 庄滨滨 张海振 杭州报道

  近日,一篇“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的文章刷屏,很多网友被“天才翻译家”儿子以及父母无私的爱感动着。1月19日,口述文章的金性勇接受海报新闻采访,讲述了近况和儿子晓宇的翻译之路。

  “晓宇出院以后,我们杭州残联下面的托管中心已经为他安排了床位,可以办入住手续。”金性勇居住社区相关负责人黄女士说,此前,社区帮忙给金师傅联系了一个托管中心附近的第三方养老院,但他想和儿子住在同一机构,我们和区里正在协调这个事。有消息的话,会第一时间通知的。

  文章出圈老人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准备吃点安眠药

  “你们能不能写我儿子的故事?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在刷屏的文章里,金性勇讲述了一家人,尤其是小儿子金晓宇坎坷的经历。从意外失去一只眼睛,到厌学、砸电器,患上躁狂抑郁症,最后走上翻译之路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

  如今,金晓宇从精神病院回到家中,媒体采访、出版社邀约一拥而来。金性勇说,自己最近一直处于一个兴奋状态中,但是身体问题不大。“大家来了,我也平静不下来,所以晚上准备吃一点安眠药。”

  金性勇说,一家人1988年搬到了现在的小区,邻居也都熟悉家里的情况。以前,自己喜欢去家里附近的亭子,和邻居聊天。现在晓宇要忙翻译,自己要配合,忙不完,所以也懒得动。

  金性勇说,现在晓宇每天要拿出半天时间做翻译,作品出来后,自己都要去看一遍,校对下错字、错句。“现在我腿脚不便,都是晓宇来照顾我的生活日常,我也尽量照顾他,让他少做家务,抽出时间做翻译。”

  回忆晓宇翻译之路:翻译的时候喜欢听音乐

  谈起金晓宇走上翻译之路,金性勇说,当时,晓宇没有工作,也不知道做什么,但是喜欢看外文书,一度读遍了浙江图书馆所有的外文书。

  也许是老天怜悯,自己的老伴参加同学会,一个留校做了教授的同学和南大出版社有联系,就问她:“能不能请你儿子在家做翻译”?机缘巧合下,晓宇迎来了做翻译的机会。

  很快,出版社寄来了美国女作家安德烈娅·巴雷特的8个短篇小说,晓宇以最快速度翻译了其中一篇《船热》。得到了认可之后,晓宇开启了自己的翻译人生,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一共翻译了22本书。

  为了帮助晓宇学习外文,金性勇和老伴给晓宇买了很多外文书。1993年,更是花了1万多买了台式电脑,这也成了晓宇最喜爱的礼物。即便后来晓宇犯病,也从没有砸过这个电脑。

  “我们发现他在外语、音乐、地理、动物方面都有很大的天赋。他最喜欢的动物是乌鸦。”金性勇说,晓宇翻译的时候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嘻哈和摇滚,后来还翻译了一本《十首歌里的摇滚史》。

  说起最喜欢的翻译家,金晓宇说自己一直都是看原版的外文书,唯一看过的翻译作品就是《傅雷家书》。能走上翻译之路,离不开母亲从小的教育,“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我唱英文字母歌。”

  金性勇说,晓宇对翻译作品很负责,他拿到样稿,通读很多遍,然后查阅作者相应的作品,划出重点。那段时间,自己成了孩子的朋友、助手,帮孩子收发样稿,帮他校稿、寄出样书。“每本书从样稿到出版,我都是第一读者。惊喜的是我从没看到过一个错字。”

  晓宇有了人生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目标:翻译几本大家喜欢的书

  “现在很多新鲜事物,我这个年纪都学不进去了,能消化的就是晓宇反馈给我的东西,他完整的作品,我能看懂。”金性勇说,希望晓宇以后能翻译大家喜欢的书,为家乡翻译几本书。

  回忆起一家三口在一起时最开心的场景,金性勇说,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时候,老伴喜欢安静,他最喜欢听晓宇说,“妈妈,我这本书翻译完了”。

  春节将至,金性勇除了迎来小儿子回家,在杭州的几个亲戚也会来看自己,“前几天亲戚给晓宇送了一个笔记本电脑,虽然因为电池还没用上,但是晓宇很开心。”

  金晓宇父亲称,目前,金晓宇等待已久的《本雅明书信集》样书也已收到,预计下月上市。目前他正在全力翻译第二本本雅明的著作《拱廊计划》。

  经历了这么多,很多人问金性勇会不会觉得命运不公平。他说,公平不公平谈不上,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平常心,把心态放平。刷屏稿件发布后,有人想捐钱帮助,金性勇拒绝了,他说:“我的工资够我们两个人吃的,生活够用。收他们的钱,我的脸往哪儿搁。”

责编:闫明清
审签:郑义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