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三场平行论坛举行

··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于新悦 白晓 张忠德

  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三场平行论坛举行

  共促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10月24日,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期间,“新质生产力的蔚蓝动力——夯实‘蓝色粮仓’、打造‘蓝色药库’”“科产融合,加速向深蓝挺进”“致力蓝色防灾减灾,共同设计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解决方案”3场平行论坛在青岛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发展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深海资源开发、蓝色防灾减灾等话题,建言献策,共话合作,共促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夯实“蓝色粮仓”

  打造“蓝色药库”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作为重要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世界各国药品监管机构相继批准了多个来源于海洋生物的药物上市,含小分子、多糖及蛋白类海洋药物等,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抗病毒、抗菌、镇痛等领域。

  “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和开发还不够,这既需要我们提升创新药开发的相关技术和能力,也要提高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和发掘能力,充分融合生物技术、化学合成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开拓海洋药物研究及开发的新方向新思路。”在“新质生产力的蔚蓝动力——夯实‘蓝色粮仓’、打造‘蓝色药库’”平行论坛现场,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曲凤宏说。他表示,在海洋药物开发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药物筛选与评价、生产工艺优化等方面不断突破。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从科技创新角度来看,水产加工有很多瓶颈,面临资源利用率低、智能化水平低等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卫建议,未来水产品加工要向智能化、低碳化发展,在加强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同时,以自动化、智能化提高水产品加工的精细程度,提高副产品利用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更需要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平行论坛现场还举行了山东现代海洋产才融合发展创新联盟揭牌仪式。该联盟以海洋产业为导向、海洋人才作支撑,打造以政府海洋机构为指导、集聚科研院所和涉海企业密切合作的共同体,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教育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服务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产融合

  加速向深蓝挺进

  在“科产融合,加速向深蓝挺进”平行论坛,与会嘉宾聚焦深海资源开发面临的技术、环保、政策等热点问题,探讨如何实现深海资源更加高效利用,加快培育深海开发未来产业体系。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华大集团执行董事徐讯曾多次参与马里亚纳海沟、南海等地的深渊科考。在他看来,万米深渊下的生命比想象中要丰富。

  “比如,我们发现深海里面的PET塑料降解酶活性,是之前报道过的最高标准的44倍,这为我们进一步挖掘更高效的塑料降解酶提供了潜在可能性。在深海,生物技术领域不同应用方向上都可以发现全新甚至更加高效的工具酶体系,所以深海基因资源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丰富的宝库。”徐讯举例说。

  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深海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问题。国际海底管理局作为联合国下属机构,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程序,规定了申请勘探和开发许可证的程序等。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长张占海介绍,中国是第一批申请勘探的先驱投资者,2001年以来中国先后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5份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勘探合同,是目前拥有海底矿区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国家。

  国际海底管理局环境管理和矿产资源办公室主任何塞·达尔洛·莫罗斯表示,国际海底管理局和中方在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规章磋商、区域环境管理计划制订、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等方面具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期待双方进一步深化各层次合作,为深海保护与利用作出新贡献。

  当前,深海科学、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始终致力于推动深海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产业实践的有效对接,致力于深海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深海产业将成为海洋产业新引擎,特别是促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面向深海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唯有各方同心协力、开拓创新,才能构建公平、高效的全球深海治理体系,才能为人类的可持续高水平发展寻找新的出路。”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局长邬长斌说。

  聚焦蓝色防灾减灾

  共谋应对解决方案

  随着气候变化状况的日益严峻,海洋与气候灾害不断加剧,蓝色防灾减灾已成为全球气候焦点。在“致力蓝色防灾减灾,共同设计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解决方案”平行论坛上,联合国及国外海洋管理机构官员,国际涉海组织负责人,国内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与气候灾害对人类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方案。

  论坛上,强化合作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原校长诺尔·艾尼·哈吉·穆赫塔尔表示,东南亚地区是气候变化和气候灾难最多发的地区之一,气候变化对于社会经济和环境有重大影响,需要在极端天气数据和信息服务方面有更多合作,建立新的跨领域合作伙伴关系,需要加强治理和政策方面的合作,促进可持续的发展。

  对于数据共享,马尔代夫气候变化、环境和能源部副部长易卜拉欣·米姆拉认为,海洋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所独有的,希望能够分享更多的原始数据在同一个平台上,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就会取得更好的科研结果。

  欧洲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建议,将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用于蓝色减灾防灾,“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预报需要海洋气候模型。光有数据也是不够的,还要有基于数据的解决方案。”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于新悦 白晓 张忠德)

责编:马洪震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