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 山东国企行|一把数字化“新农具”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

  海报新闻记者 沈童 济南报道

  鲁粮集团下属的鲁粮米业高端大米加工项目生产线,是集团用好数字化“新农具”的又一“力作”。11月23日,“高质量发展 山东国企行”——全国主流媒体走进山东国资国企主题采访团来到该项目,一探这把数字化“新农具”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据悉,鲁粮米业依托山东省区域性军粮配送中心项目建设,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建设了生产自动化、管理可视化、运营智能化、监控诊断远程化的智慧米厂,以“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

  鲁粮米业负责人丁进告诉记者,鲁粮米业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以“安全、绿色、效益”为核心,打造了“标准化、智能化、协同化、精细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以物联网感知数据、视频数据和储备管理业务数据融合为支撑,构建一体化、智能化的业务闭环,日处理300吨稻谷现代化大米加工、成品粮仓储配送供应等信息化网络系统上下联动,业务与财务数据互联互通、省军供平台对接和库区集合数据全覆盖,一张图全景看清粮库业务采购动态、库存变化和库区安全,可实现生产运营智能管理、业务分析精准预测,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记者“沉浸式”体验了全机械化生产打造的观光体验式大米生产线,看到车间里大米生产线全自动化、全智能化操控,仅有一两名技术人员在大屏幕前观察数据,设定生产工艺控制设备启动、停止,实时监控并记录各设备运行状况与生产情况,偶尔有机器出现报警声或数据异常时,系统会对故障设备做出报警提醒并自主启动应急动作,关闭相应流程段下料口,防止因设备故障而产生的连锁故障。

  据丁进介绍,实现数字化转型后,车间产量由原来的100吨/日增加到300吨/日,生产人员由9人减少为4人,加工成本由原来的120元/吨降至约60元/吨,成功实现了降本增效,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作为提升军粮供应和应急保障能力而投资兴建的重点项目,鲁粮米业始终牢记服务军需民食、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责任。项目依托集团东营黄河口4万亩优质弱碱米种植基地、黑龙江五常大米核心区种植基地、黑龙江八五八农场优质长粒米种植基地、天津宁河种植基地等四个原粮基地,立足保供稳市、保障军需民食,科学优化济南市及山东省成品粮储备的品种结构和规模,推动粮食应急加工、储运、配送、供应等重点环节有效衔接,是集团保障成品粮油生产能力、供应能力的全新升级,进一步增强了山东省成品粮油宏观调控和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巩固提升了维护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

  目前,一期项目已正式投产运行,项目整体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亿元,利税700万元,在吸纳乡村富余劳动力、助力农民就业增收和产业兴农方面作出了示范榜样。

责编:张绪棽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