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菏泽|“闪耀”亚冬会!菏泽“武术+”何以领跑体教融合新赛道
··
2月10日,由菏泽曹州武校跨项选材输送的运动员杨文龙,获得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冠军,为中国代表团赢得本届赛事的第19枚金牌。
惊艳夺冠他们都与菏泽有“不解之缘”
1999年出生的杨文龙,10岁开始在菏泽曹州武校练习武术,14岁那年,他顺利通过选拔进入沈阳体育学院,开启了跨项训练。在武术训练中打下的身体控制力与爆发力基础,为其在单板滑雪高难度动作中实现突破提供了关键支持。
2月8日,中国选手李方慧在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以95.25分的全场最高分摘得金牌,夺得中国代表团本届亚冬会首金。李方慧是菏泽市宋江武校通过跨项选材输送至山东省队的运动员,代表山东省体育局进行了全国运动员注册,目前是国家冬季项目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国家队现役运动员。
亚冬会上,26岁的杨文龙经验丰富、稳中有进,22岁的李方慧锐意进取、一鸣惊人,他们摘金夺冠、扬帆起航的英姿,是山东菏泽竞技体育“出彩”的见证,也印证了菏泽“体教融合、跨项选材”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
深耕“武术+” 品牌跨项选材硕果累累
菏泽是“全国首批武术之乡”,菏泽人有崇文习武的传统,武术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得以传承和弘扬,绽放出独特的光彩。据统计,全市习武人数约50万人。近年来,敢为人先的菏泽人在做好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的基础上,以“武”为媒,探索出竞技体育的崭新路径——“武术+”跨项选材模式。这一模式巧妙融合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项目,向冰雪、足球等多个领域输送人才,菏泽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之路。
2024年11月,菏泽市曹州武校输送至山东队的足球队员贾伟伟助力山东队获得全国第一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冠军。2024年8月,曾在宋江武校进行拳击训练的菏泽姑娘杨文璐斩获巴黎奥运会女子拳击60公斤级银牌,这也是中国拳击队在该届奥运会收获的首枚奖牌;由菏泽市体育运动学校输送的运动员孟令哲斩获巴黎奥运会摔跤男子古典式130公斤级铜牌,创下中国摔跤队在该级别的历史最好成绩……
目前,以菏泽市体育学校为龙头、宋江武校和曹州武校为两翼,各级各类学校业余训练队伍为补充的“1+2+N”菏泽特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矩阵日益完善。除了“武术+冰雪”,“武术+足球”“武术+藤球”“武术+攀岩”等运动也迅速在菏泽开展起来,“跨界融合、优势互补”的体育生态蓬勃发展。
“1+1>2”体育与教育实现“双向奔赴”
2024年4月,菏泽市教育和体育局正式揭牌成立。
以“体教融合”为抓手,菏泽市教育和体育局创新校园体育管理机制,探索体教融合育人模式,加强体育师资建设,着力构造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运动,让体育为教育实现叠加效应,为学生身心健康赋能,为增强学校活力赋能,创造出“1+1>2”的育人效果。
纵观菏泽市各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设体育课程,开课率达到100%;打造“一校一品”阳光大课间,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终身运动的习惯。同时,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足球联赛、田径锦标赛、青少年游泳锦标赛等,足球、乒乓球、游泳、冰雪、体操等各类体育项目在菏泽各个学校“蓬勃生长”,学生体质健康明显增强,学校体育水平提质,体教融合活力彰显。
体教融合双向奔赴,“武术+”品牌出彩出圈,菏泽正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向世界展示着体育事业的创新、活力与自信。(文/王丹玉)
![]( /statics/hb_pc/images/hb-head.png )
![](/statics/hb_pc/images/title-icon2.png)
![](/statics/hb_pc/images/title-icon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