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两会丨9.86万亿背后的担当、底气与韧劲
··
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仇晶 辛振东 张一帆 济南报道
1月20日上午,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山东经济运行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6万亿元、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山东的这份经济“成绩单”可圈可点。透过山东经济运行数据,既要看到“量的合理增长”,又要看到“质的有效提升”,更要看到“未来发展的韧劲”。
体量看担当
制造业依然“硬核”。2024年,山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新增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35个、居全国首位。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山钢永锋优特钢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齐鲁石化鲁油鲁炼项目落地开工……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山东工业增势强劲。
进出口实现逆势增长。2024年山东进出口额达3.38万亿元、出口首次突破2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18.1亿美元,规模居全国第五位。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港澳山东周、首届新加坡山东周成果丰硕,累计签约外资项目217个、总投资258亿美元。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投入商运;12英寸碳化硅衬底、超大尺寸铌酸锂晶体全球首发;全球运力最强固体火箭“引力一号”点火升空;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山河号”投用;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海葵一号”交付运营……
“国外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正处‘阵痛期’,山东克服众多困难,依然保持中高速的增长,继续走在全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确实令人振奋。”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刘德军委员认为,“去年的成绩为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是我们‘走在前、挑大梁’的底气和基础。”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刘德军委员
质量看底气
看成绩,不仅要看体量、看总量,更要看结构、看质量。
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共计35个集群上榜。其中,山东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潍临日智能农机装备集群、青岛仪器仪表集群入选。加上此前入选的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截至目前,山东已有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去年年末,赛迪顾问发布了2024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其中山东省有13市上榜。
今年年初,工信部公布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公示名单,山东省共有22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
……
一次次上榜、一次次入围,足以体现山东立足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实际,坚持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坚持把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产业结构、进出口、消费、投资等维度看,山东的经济总量和质量都有了长足提升,既有量的合理增长,又有质的有效提升。”在刘德军委员看来,“实体经济是根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是方向,山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山东省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济南大学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邢乐成代表
创新看韧劲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山东扎实抓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制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划和政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今年,山东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山东省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济南大学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邢乐成代表提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一个良性循环,将为山东未来经济发展积蓄后劲。”
近年来,山东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企业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2025年1月10日,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在青岛地铁1号线投入商业化运营;山东恒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12英寸超大尺寸光学级铌酸锂晶体,技术水平全球领先;齐鲁制药自主研发的一类靶向抗癌新药“齐倍安”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双功能组合抗体药物……
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山东发展的韧劲,展现了企业的创新实力,更为相关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坚实支撑。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实现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邢乐成代表认为,山东经济基础稳、优势多、潜能大,要进一步推动资源、政策加速向企业集聚,打造一支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