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丰”景看武城丨正是田间好“丰”景 德州武城技术助农赋能“吨半粮”

··

  编者按:又是一年秋收时。今年以来,德州市在农业生产上持续发力,“三农”工作、“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武城县作为德州市的农业大县,在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发扬自身优势,补齐短板弱项,乡村振兴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在“庆丰收 促和美”——德州市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召开之际,大众网推出“金秋‘丰’景看武城”系列报道,大众网记者将深入武城县乡镇、农村,感受全市广大农民庆丰收的盛况,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见习记者 张小璐 德州报道

  “今年玉米棒槌要大,玉米粒明显也大,授粉的时候没有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今年还能是一个丰收年。”9月14日,在德州市武城县曲庄村的大片农田里,玉米杆高挺如林,拨开一个玉米,曲庄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曲延峰指着粒粒饱满的玉米告诉记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种植经验,武城县向来是粮食高产大县,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以来,武城县农业农村局大力推广“耕种管收”智能化作业,优化提升全流程服务。2023年夏粮核心区10万亩小麦理论测产产量全部实现“吨半粮”单季产量目标,为全年实现“吨半粮”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助农,是推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的关键。武城县紧抓指导服务,创建科技支撑体系。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助力“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同时成立武城县农技专家组、公开农技咨询热线,24小时随时解答农民在生产上的技术难题,全年接受农民电话咨询6万余人次。

  在“吨半粮”核心区,武城县实行农技人员包村制度,在县农业农村局和各镇街抽调57名农业技术人员成立了“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技术指导组,具体负责核心区57个村“吨半粮”创建工作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在“吨半粮”创建过程中,技术人员不定期地深入工作一线,对帮包村的粮食种植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与指导,做到各类生产技术问题及病虫害灾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指导、第一时间解决,为了推进“吨半粮”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全面提高作物单产,不断加大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2023年以来,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等项目,武城县邀请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市农科院、市农业农村局等省市专家来武城进行培训和田间指导,开展“稳粮保供”、玉米“推技术提单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题培训20余期,在电视台开展技术讲座5次、邀请市级以上专家来武授课及技术指导30余次,举办培训班20余期、技术人员下村服务指导5000余人次,受益农户达10万余户,服务面积100万亩次。

  下一步,武城县还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吨半粮”创建,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同时注重提升“吨半粮”核心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引导农村土地向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规模经营主体集中打造一站式、规模化为农综合服务平台。

责编:李冉
审签:赫洋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