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花饽饽又“整活”了,老手艺咋这么多“新花样”?
··
大众网记者 王昱蓉 威海报道
近日,胶东花饽饽又“整新活”了。面点师晒出制作的花饽饽,竟是卫龙辣条的样式,撕开“包装”,里面的内容也是“五脏俱全”。谁能想到,如此逼真的形象竟是用面食制作而成,网友在评论区里留言,“你们馒头界是要考研吗?”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胶东花饽饽做不到。手艺人的匠心制造,将传统老手艺变得潮流起来。
胶东花饽饽,是胶东地区逢年过节常用的面点,又叫面塑或者捏面花,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作为山东省的特色美食,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威海市积极推动胶东花饽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此为引擎,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
2021年,威海市文登区将发展花饽饽产业列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同年11月底,又出台了全国首个专为花饽饽产业“定制”的扶持政策——《文登区关于推进花饽饽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相继实施,助推文登花饽饽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而今,新元素的注入,为花饽饽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引入现代科技,提高了胶东花饽饽的生产效率;改用各种蔬菜、水果的汁液,调和成彩色的面团,让花饽饽味道更好、营养更丰富、色彩更淡雅、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胶东花饽饽的品种和样式,也提高了它的市场竞争力。
除了对胶东花饽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文登区还积极拓展胶东花饽饽的产业链条。通过“互联网+胶东花饽饽”的模式,将产品销售到了全国各地;利用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方式,将胶东花饽饽推向了全国市场。
如今,文登区花饽饽产业总产值从2015年的300万元增至4亿元。花饽饽“摇身一变”,成了让老百姓生活蒸蒸日上的致富“香饽饽”。
在这里,传统民俗面食变身为无限创意的花样面点,走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发展之路,成为传播和展示山东胶东地区独特文化的一种方式。以文化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的产业发展路上,百姓连年受益,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这亦是齐鲁大地文化“两创”带来的喜人成果。
非遗产业化发展道阻且长,取得如此成果已是十分不易。未来,借助互联网的“大流量”,胶东花饽饽还应继续推陈出新,持续以创新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目光,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助力胶东花饽饽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之中,以更多时尚潮流的元素、更贴合市场需求的“玩法”打开更大的市场,让文化“两创”为胶东花饽饽赋予更强的生命力。胶东花饽饽也必将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