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最美教师倪红梅:思政大课堂,立德育芬芳

2021-09-08 10:3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18岁毕业,23岁任中层,28岁任副校长,36岁任校长, 25年的教育之路,倪红梅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多年来,她扎根思政课堂,率先垂范,育生、培师;她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改革路径,完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她把爱国的种子埋进学生心底

  立德树人,到底应该“立何德”?倪红梅认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之“大德”,思政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打上爱国底色。

  思政同城大课堂全情宣讲,树立爱国榜样

  “当时,他拥有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花园洋房、私家汽车,优渥的研究环境,以及每月高达800美元的工资,约合人民币2000元,而当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高校校长的工资不过300元人民币。同学们,如果换作是你,美国绿卡、荣华富贵在手,工作顺心、科研潜力无穷,你会放弃这些,回到刚刚成立的这个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祖国吗?你知道郭永怀是怎样的选择吗?他只说了一句话: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作为中国人,我有责任回到祖国。”

  这是倪红梅在威海同城大课堂上,面向各市区学生巡回宣讲威海荣成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的事迹的片段。她从“出国回国,报效祖国”“大家小家,心系万家”“牺牲永生,无悔此生”三个角度,再现郭永怀爱国、报国的一生。她用连续追问和反问,拷问学生,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心灵震撼;用大家小家的对比,用生死一瞬用身体保护绝密资料的自觉选择,再现郭永怀舍身为国的铮铮铁骨。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思政教师精神上的“北辰”,就是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这就要以大胸怀、大作为、大格局,关注国家发展,关注社会变化。作为威海市思政宣讲团成员,倪红梅向全市小学生进行《永怀不忘,民族脊梁》《文明礼仪,你我同行》《蓝图已绘就,少年当自强》等涉及红色、文明、复兴等各主题宣讲多次,把许多像袁隆平一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科学家事迹讲给学生,把疫情防控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精神讲给学生……“备课、宣讲的过程,是我与学生共同升华情感、爱国品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和老师、孩子们一样,被榜样们所深深感染,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倪红梅动情地说。

  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导体验,坚定爱国意志

  这是一节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中的纸》。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起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想象自己是一名古代的造纸工人,面前有一口大缸,缸里盛满纸浆,一手在上,一手在下,大幅度,速度均匀,沿着同一个方向,全身用力,不停地搅拌1分钟。当教师采访他们,有什么感受时,个个都喊“累死了,腰酸背痛”。教师顺势引导:“刚才我们搅拌仅仅不到一分钟,如果持续搅拌一节课,一天,长年累月,会有什么感受?”“刚才我们只体验了一道工序,这是古代造纸流程图,造纸中,除了感到辛苦劳累,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比如最后一道工序,揭纸,一不小心,就会碎了,那前面的工序就都白费了。所以,造纸,不仅是体力活,还是技术活。”

  在这样的亲历体验活动和环环相扣的追问下,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发自肺腑地感慨:“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太有智慧,也太能吃苦了,我真想给他们点赞!”“我以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做得比他们更好!”

  这是倪红梅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面向全区教师展示的研究课中,“模拟搅拌纸浆”的核心体验活动。倪红梅与全区教师分享了她们备课的过程——周末放弃休息,线上交流,智慧碰撞;晚上,相伴星月,研讨交流,磨砺课堂。经常晚上八九点离开黑漆漆的千山校园,披星戴月往家赶,这期间的付出与磨砺,不可言数。但等到风轻云淡,看到学生成长的笑脸,感受到自身不可言说的专业的丰厚,她们无比感激这段经历,她们感悟到:自己是一切的根源;为师之道,就是对学生的善意和良好的专业知识水平;道德与法治课的落实和实施推进在教师,教师自身的人格就应该是一本生动、可模仿的活教材。

  与会领导教师盛赞——倪红梅工作室,不仅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体验式德育课堂示范,更用实际行动,给全区教师上了一堂真实的师德大课。后来,以这堂课为代表的《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被评为山东省思政金课第一名。

  实践体验活动巧妙组织,践行爱国品质

  晚上放学,千山路小学大门口,乘坐一班车的600多名学生整齐列队,诵读着诗词,分别登上14辆不同号次的校车;乘坐二班车的600多名学生在校园内小广场等候,他们按绿色树叶状的站牌指示列队,随音乐做手指操;乘坐三班车的300多名学生在教学楼一楼的教室内等候校车返回,有的阅读,有的玩九连环、华容道,有的做有氧操。大门口、小广场、教学楼各个区域的值班教师,只是安静站立,防止学生出现安全意外事故;组织各场所学生活动和上下车的,是三个手持对讲机的学生,大门口的学生用对讲机播报“二班车2号到了”,小广场的学生在对讲机回复“收到”,指挥相应班次的学生列队出门上车。

  这个具有千山路体验特色的离校课程,是由学校安全督察部的学生提议设立的。他们认为,让大家等车时有事干,纪律就不乱。于是,设立“校车总指挥”学生体验岗,制作路队站牌,三班车的学生各有不同的事情做,开启快乐候车“半小时”,最终14辆校车将1600多名学生往返三次全部顺利安全送回家。司机师傅们感叹:让一群活蹦乱跳的小孩子自己管自己,这么有序上下车,真是前所未见啊!

  学生的事情就交给学生来处理。要培养未来民族复兴事业的建设者,首先要锻炼他们家乡、学校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倪红梅带领领导班子从班级、学校、家庭三个维度搭建若干个学生岗位体验平台,让学校成为模拟的世界和浓缩的社会,学生在各岗位体验中,服务他人,教育自我。比如学校层面,设立校务体验五部门:指挥部、服务部、督查部、礼仪部、卫生部,学生自主申报,参加竞岗,“试岗”一月,挂牌上岗,履职参与学校健康生活四大节日——体验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少先队三大仪式——升旗、入队、毕业的策划与组织。在特别的“岗位”上,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

  她把五育并举的理念融入学校各个角落

  2014年9月,倪红梅成为威海市千山路小学的校长,这给了她一个更大的舞台和全新的使命。她认为,要将“立德树人”目标落实到位,就要树立全面育人观。她非常认同国家督学李希贵的话:“要找到孩子可以伟大的地方,帮助他们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行走,建设丰富多彩可选择的课程体系。”着眼校情,倪红梅构建了立体网状、回归生活的“大德育”课程体系,把“五育并举”的理念融入学校各项工作,渗透学校各个角落。

  基地劳动,五育融合

  “我们的基地我们建,我们的种子我们选,我们的作物我们管,我们的果实我们收。”千山路小学地处农村,周边土地资源丰富,学校自主开辟了6亩劳动实践基地,把基地劳动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建立了《田园躬耕》课程。结合作物生长规律,开设“田园五节”——认领节、种植节、收获节、品尝节、买卖节。

  倪红梅带领老师们,引导学生将每一个大主题活动向学科延伸,挖掘出多个五育融合小主题。以“买卖节”为例:向美术渗透——基地作物、买卖海报设计大赛。向数学渗透——进行前期市场调查、成本核算;买卖后的利润结算。向语文渗透——编写买卖小剧本、买卖日记。除了这些预设的主题,还总结学生遇到的不同的问题:“秤不会看怎么办?”“菜卖不出去怎么办?”“遇到难缠的顾客怎么办?”……将这一个个实践中的问题,变成一个个值得探究的主题,变成一次次能力的锻炼,一次次成长的经历。

  基地劳动中,学生不但掌握了劳动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在亲身体验中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抬水时,学生懂得挑选与自己个头差不多的伙伴,培养了合作意识;给柿子打杈中,学生懂得有了坏毛病必须要改掉,对教师的教导更易接受;给黄瓜搭架后,学生发现,所有的黄瓜藤蔓都是自西向东绕的,为什么?一个主题为《有趣的藤蔓》的主题探究活动就此展开。这样的田园体验课程,被评为山东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田园系列课程,从6亩劳动实践基地中来,到更加广阔的田园乡情中去,成功对接整合了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等课程,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忘的经历,给他们心灵深处打上“体验”的烙印。

  以体树人,体教融合

  “小颖,加油!”“倪校长,好厉害!”喝彩声此起彼伏,倪红梅正在和学生进行沙滩排球友谊赛。曾是体育健将的她,很喜欢与学生一道跳绳、踢毽、打排球、篮球、乒乓球,一方面,能够实地了解各项体育工作的进展、困难;另一方面,她尝试通过运动潜移默化地引导特殊孩子调整身心,健康成长。

  爱哭的男孩“安”在与她踢足球中锻炼了体质和意志;她与小霸王“军”比赛单跳、大绳,让他发泄精力体力,明白规则与合作;转学来的“婷”在篮球比赛中精彩绽放,迅速融入班级团队;内向女孩“英”在排球队副队长的岗位上锻炼排兵布阵、鼓舞士气,变得开朗阳光……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老师们陆续关注“以体树人”。

  选择体育项目,倪红梅坚持三个原则——普及面广;价格便宜,场地简单;能健心促德。于是,“三球(篮球、排球、足球)为主、绳毽为辅、趣味健身”的项目产生了。倪红梅充分挖掘每个项目的“趣、技、品、魂”四大内涵,推行以竞技比赛为主,以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为辅,从硬件、科研、联动三方面保障的“一主两翼三保障”体育工作模式。作为一个偏远的农村小学,她们打破了千山体育史上一个又一个纪录——全区运动会冠军,全市篮球、排球冠军,威海市足球学校、威海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竞技比赛之外,倪红梅更关注体育对每个学生个体“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的作用,更关注体育对国民身体强健、精神刚毅的作用,她搭建多个健身平台,让体育运动和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习惯。这是她们的“四个一”体育活动——每晚一分钟体育作业,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每周一项三球比赛,每月一主题整合式学习,将体育全方位融入学生的课内外生活和学校课程中。

  “千山路小学背靠烟墩山,我们骨子里有愚公;面临大海,我们血液里有精卫。为着名叫‘未来’的儿童,我们千山人,会继续在体育之路上,敢于追‘个人梦—健身梦’,勇于追‘体育强国梦—文化强国梦’,努力圆‘中国梦’!”这是倪红梅同志在参评首届全国“蔡崇信以体树人体育校长”的发言,也是她体育工作的行动指南。

  环境厚德,立体融合

  倪红梅认为,儿童天生需要游戏,要给他们提供释放精力的平台。以“体验教育”为办学特色,她致力于把校园建设成一个大的体验基地,让学生玩中体验、做中体验、创中体验。

  她们在教学楼前的天井地面设计了“玩出名堂”地面彩绘。七大洲的轮廓图里面,是走迷宫、大转盘等传统游戏,课间,学生可以自由地、创造性地、有秩序地玩。

  疫情期间要设立的“一米线”,倪红梅也反复思量,大做文章——在小广场、天井、走廊等不同位置的地面印刷《千字文》、成语、弟子规等的语句片段,既指示队伍间距,又渗透经典传统文化。

  全体教师投票决定校园内两个长廊的名字,“山青廊”、“千行廊”,山青廊寓意学校背倚青山,千行廊寓意师生在体验路上前行。春夏季,紫藤花开,学生在这里休闲、玩耍;在木凳上做数独游戏、下各种民族棋;诵读廊柱上的田园诗词,描摹书法之美;打开树屋书架,自由阅读……长廊成为千山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倪红梅组织全校教师,分区域承包校园文化设计,最后由她为首的校园文化建设小组最后拍板。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但对校园文化的总设计师倪红梅来说,她的工作压力剧增。那半年,她随时随地沟通、校稿,外出看到餐厅、小区的装修,赶紧拍下借鉴;设计师们经常夜深人静发设计图,她总是立马接收,仔细审查,及时反馈。她们的校园让全体师生无比喜爱,休产假回来的老师感慨——“半年,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变化,都让我为之震撼,感觉瞬间学校变得高大上了,有知识底蕴。名字有内涵,吸引学生。环境有特色,熏陶学生。”宽敞的天井,传出了孩子们的笑声,活跃着孩子们游戏的身影,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千山之巅,希望起点,素质教育,此为示范”,这是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孟庆旭走进校园的题词。

  “千山路小学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你看学生,进山就会开荒种田,进水就能捞鱼捕虾,进田就会学种植、学会培育、学会收获、学会管理,这就是‘育人为本’,这就是突出了全面性,突出了全员参与,突出以人为本。”这是威海市特色评审团专家的感慨。

  她用教育的赤诚书写璀璨的人生

  倪红梅始终注意学习与钻研,坚持“立己达人”,让自己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榜样。

  终身学习,加快成长的速度

  成长=经验+反思。2004年,首次参加《品德与生活》优质课比赛的倪红梅失利,她深刻反思,一气呵成地写了《公开课,学生为什么“启而不发”》一文,剖析了自己课堂上缺少教育机制没有与学生情感共振的问题,此文先后被《山东教育》《威海教育》发表。此后,她更加潜心钻研教学,以《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与有效整合的研究》等省市级课题研究引领,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

  至2011年,她执教了两节省公开课,各级刊物发表文章若干,获得省德育先进个人、威海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被推荐参加省能手评比。在准备的那段日子里,她拿出“战士用蚊子练习射靶”的精神,钻进规定的四册教材里,读课标,研教材,析学情,定目标;大海捞针一样地搜集资料、筛选重点、精细挑选、组合调整成合适的教学内容;听取大家的意见,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反复推翻预案;每天夜深人静时,把调整的教学设计背下来,讲出来,录下来,逐句逐停回看视频,分析、记录……最终,她顺利评上省教学能手。这个阶段的打磨,让她的教育理念大幅提升,课堂活动更贴近学生,教育细节更打动学生,评价语言更感染学生,教法设计更吸引学生,成绩、证书背后的这些无法量化的内涵成长,是倪红梅最珍视、最终身受益的!

  2018年,倪红梅成为环翠区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19年,又成为威海市名家工作室主持人,她与工作室成员们一起,以“体验式思政课程构建与实施”为研究课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内容和资源,创设各种真实或模拟情境,丰富“体验式教学”的内容,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工作室成员先后执教省市区级优质课、研讨课十多节,倪红梅本人也两次获得省、部级一师一优课奖。

  忘我奉献,增加人生的厚度

  凌晨三点,漆黑的冬雪夜,狂风凛冽,倪红梅独自在寂静的马路上开车到学校,风雪导致学校所在镇域大面积停电,暖气不热,管道易裂,住宿教师和马上要上学的学生就要挨冻。她给镇供电所打电话,答复“维修师傅已经在路上,将会根据保障的先后时间安排维修顺序”;她给彩虹电力打电话,答复“已经转达所在区域电力部门,请耐心等待”;她又一次拨通镇上供电所值班电话,再三说明学校的情况,请求提供维修师傅的电话;她拨打维修师傅的电话,“我们是学校,关系千家万户的孩子,请务必先来给我们通上电。如果您交通不方便,我来开车接您。”维修师傅被她的诚恳打动,半小时后,冒着风雪来到学校。手脚快要冻僵了的倪红梅,亦步亦趋协助照明,终于在4点之前通上电,供上暖,保障师生正常学习。

  半夜12点,刚刚结束省远程研修专家指导工作的倪红梅,从济南返回威海,直奔市立医院,她8岁的女儿高烧40度,在医院治疗已经2天,但倪红梅考虑到,省专家要面向全省教师进行专业指导,硬是坚持着完成了工作任务才返回威海。抱着高烧的女儿,她泪流满面,却无悔选择。

  教师的孩子患重病需换器官,倪红梅在朋友圈转发水滴筹,并悄然捐款5000余元;她耳石症眩晕,医生要求住院治疗,她却打完吊瓶就跑回学校。

  “人生没有彩排,现在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最年轻的一天,我们处于最好的时代,最美的地方,身边有最积极的伙伴,更应该眼睛向内,做最好的自己,    让世界因我而美丽。”这是倪红梅忘我奉献、仁爱赤诚的教育之心的源动力。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思政教师,倪红梅时刻把学生放在正中央,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2020思政年度人物,威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威海市优秀党员,威海市名校长人选。组织给了她很多荣誉。我们相信,倪红梅同志必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才使命。在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提交一份“立德树人”的满意答卷。

初审编辑:刘爽

责任编辑:王陆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