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里的中国丨1封家书,记录母亲首次写下自己的名字
··
海报新闻记者 毕筱涵 青岛报道
“我母亲是旧社会里所谓的‘后婆婆’,经常吃不上好东西,遭过天大的罪。”青岛市市北区开封路社区80岁退休老党员杜尧忠回忆起自己的母亲,心中感慨万千。
新中国“能顶半边天”的妇女,在旧时代却饱受压迫:吃不上好饭、穿衣自由与婚恋自由受限、受不到教育……搬掉妇女头上的“四座大山”后,境况终于有了变化。杜尧忠寄给弟弟的一封家书里就这样写道:
“当时街道上组织扫盲班,咱娘就和咱几个院的妇女报了名,每晚上夜校。回家以后,她就在小石板上写字,一笔一画非常认真。”
杜尧忠的日记。
杜尧忠表示,正是这时,母亲才第一次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母亲随时代进步而前进、永不被困难打倒的精神传承在了杜尧忠身上,也由杜尧忠通过家书写给弟弟:“你现在在农村,要吃得了苦,要勇于挑重担,经受住艰巨的磨炼。”
杜尧忠曾获“五好战士”称号。
杜尧忠1961年入伍,先后在东北、海南服役近10年;1970年转业回到青岛,在青岛无线电三厂工作。如今退休,他仍不甘清闲。
杜尧忠亲手绘制的宣传栏手抄报。
见到开封路社区的宣传栏被贴满小广告,杜尧忠亲手绘制手抄报张贴在宣传栏中,并每月更换专题,内容充实,紧跟时政。社区居民对宣传栏的关注日益增加,小广告逐渐绝迹。
杜尧忠为党员活动准备的讲稿。
2014年,杜尧忠患椎间良性肿瘤,腰椎打下4个钢钉,致使他不能长时间坐立,即便如此,他还是忙于组织党员活动、创城志愿服务……只要是群众需要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
家书,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更是时代更迭的拓印。当岁月已逝,那些闪光的经历仍能汇成长河,流淌在每个华夏子孙的灵魂里,等待我们获取新的知识与继续向前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