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公益慈善与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分论坛举行

··

  大众网记者 蔡云飞 通讯员 赵书亮 向忆峰 烟台报道

  9月2日,中国—东盟公益慈善与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分论坛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分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构建共同体,助推公益慈善与人才培养”主题,对当前国内外慈善现状做了相关介绍,为公益慈善事业与“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分论坛由山东工商学院、贵州财经大学、泰国格乐大学联合主办,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益慈善学院)、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统计学院和《公益时报》社承办,深圳大学大湾区-东盟研究中心协办。目的在于推动中国-东盟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和相关人才的培养,搭建中国—东盟公益慈善教育合作交流平台,构建中国-东盟公益慈善教育共同体。两场分论坛分别由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蓝煜昕和山东工商学院公益慈善学院院长于秀琴主持。

  论坛开始,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罗文恩副教授、广东财经大学顾江霞副教授和菲律宾圣多米尼克学院校长Gregorio A. Andaman, Jr.分别通过互联网在线平台发言介绍了深圳大学公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与反思、广东财经大学研究团队关于慈善管理专业设置及培养策略的分析以及,菲律宾圣多米尼克学院关于公益慈善发展现状与人才培养的展望。随后,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执行院长徐越倩教授作了题为《数字时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分论坛现场发言,介绍了浙江公益慈善事业数字化发展的宝贵经验;武汉科技大学法学与经济学院李莉副院长发言分享了高校慈善教育知识体系构建的困难与挑战研究;越南社科人文大学教授Hoang Thi Trang以越南社科人文大学为例介绍了越南高等教育的现状;英国肯特大学慈善研究中心博士后汪伟楠以“合作共创:一种慈善领域的知识生产模式——以三一基金会《公益领域通识》项目为例”为主题做了发言;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张进美以全国12个城市为例,阐述了我国网络慈善运行机制调整,理顺与优化。

  论坛上,山东工商学院教师王鑫、吴波、赵瑞芳、李亚军、宫权、赵书亮分别做了题为《山东工商学院慈善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调查报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研究》《高等院校公益慈善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财富管理与公益慈善复合式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慈善管理专业实训类课程的实践探索研究》和《公益慈善专业人才N1N实践教育模式探析》的主题发言,针对公益慈善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践训练、就业去向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探讨。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倩倩,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刘辰玥,山东工商学院研究生叶子、王浩宇、王洪军、韩爱玲、董子琳、王永阔、卢许春、张琦分别就《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慈善组织“三力互动”全过程机制研究》《中外高校社会捐赠比较与政策启示》《构建中国-东盟公益慈善教育共同体的意义及实现路径》《1987-2022年村级组织政策变迁研究》《慈善组织核心能力优化路径研究》《慈善管理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以非营利组织管理为例》《基于OBE理念的我国慈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山东工商学院公益慈善学院为例》《志愿者激励机制:目的-动机-策略研究——基于VFI理论模型下的志愿服务驱动因素》《烟台市社区慈善能力评估研究》《慈善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长效下沉激活乡村振兴合作网络治理》做了主题发言。

  在总结发言阶段,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公益事业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实现社会的持续进步。

  本次中国-东盟公益慈善与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分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通过论坛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业界朋友,共同分享经验和优秀做法,从理论方面和实务方面,进一步完善公益慈善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推动中国与东盟公益慈善教育实践,助推公益慈善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责编:钟建
审签:李波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