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山东组织部门在行动

··

大众日报记者 赵君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全省组织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新跃升,省委组织部开设“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组织部门在行动”专栏,围绕“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育一流创新人才”等主题,刊发16市党委组织部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工作文章,供交流借鉴。

  锻造“政治强、本领高、敢担当、作风硬、律己严”的干部队伍

  中共济南市委组织部

  济南市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创新“育选管用”全链条机制,着力锻造“政治强、本领高、敢担当、作风硬、律己严”的干部队伍。高标准开展一个活动。即“上一线、察实情、练本领、促发展”群众工作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建立“三联系三调研”机制,开展机关干部“四进”行动、省市区机关联动“双报到”、公开承诺践诺、“三亮三比”活动等10项工作,推动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全员下基层、全面受教育、全程抓落实。同时,一体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疫情防控,做实2万余个社区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4万人,打造最小“战斗单元”。高起点启动一个计划。即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海右计划”,实施选调生“稳量拓源提质计划”“泉城优储计划”“全域优配计划”“一线赛马计划”“英才集聚计划”等10项子计划,构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常态化工作机制。近期,选拔100名优秀年轻干部上下交流任职,其中59名“80后”“85后”到街镇担任党政正副职,选派100名左右年轻干部赴国内先进城市、知名企业学研实训。高质量实施一个工程。即现代化强省会干部能力提升工程,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开展“防疫情、稳经济、助发展”系列培训,举办8期“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专业化能力提升班次,每年选派100名干部到500强企业脱产实训,创新优化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表扬101名“疫情防控担当作为‘出彩型’好干部”,不断提升干部专业能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搭建一流平台 引育一流人才

  当好“2+N”雁阵格局“领头雁”

  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

  向海图强,人才先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青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打造沿海现代化建设示范带”等一系列重任。青岛市委组织部认真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发挥人才工作牵头抓总作用,突出海洋人才特色,着力打造海洋人才新高地、创新创造助推器、产才融合示范区,加快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海洋人才中心城市。突出海洋特色,打造海洋人才新高地。以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为契机,在青岛蓝谷、西海岸新区等重点区域,高水平建设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海洋大科学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集聚全球高端海洋人才,培育国家海洋战略人才力量,计划到2025年,新集聚海洋领域顶尖人才10人左右、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100个左右。实施“揭榜挂帅”,打造创新创造助推器。出台“揭榜挂帅”8项举措,构建“揭榜挂帅”市场化数智对接平台,企业随时发榜,人才自由揭榜,选榜唯才是举,促进产才精准对接,加快成果转化落地。平台上线40天,发布榜单162个,金额突破8亿元,吸引65个人才团队揭榜,8个项目已进入实质签约阶段。促进产才融合,打造产才融合示范区。加快建设“智能家电、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等4个产业人才集聚平台,推动高端人才向产业聚集,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机制。计划到2025年,新集聚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虚拟现实等领域科技领军人才300人,培育上下游配套企业1000家。

  锻造堪当“走在前、开新局”重任的

  高素质干部队伍

  中共淄博市委组织部

  走在前、开新局,关键在干部。淄博市将紧扣省党代会“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突出政治标准选干部、树导向。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扎实开展干部队伍政治素质专项调研,坚持知事识人、以事察人,为干部精准画像。坚持事业为上,开展换届后领导班子适应性评估,深入“九大赋能”“六大品质提升工程”等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考察识别干部,让实干担当的“狮子型”“老黄牛型”干部脱颖而出。坚持务实管用抓培训、强素质。深入挖掘焦裕禄、朱彦夫、齐文化等党性教育、政德教育资源,引导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坚持知识更新与实战实训相结合,搭建“千名干部进名校”“淄博干部云讲堂”“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论坛”等平台,解决好换届后部分干部存在的本领恐慌问题。树立战略眼光建梯队、优结构。坚持常态化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创新开展“百名年轻干部双向结对挂职”,拉长培养周期,优化成长路径,抓实源头储备。完善中长期战略规划,制定年度配备提升计划,探索建立“红黄绿”预警整改机制,把年轻干部工作抓在日常、落在经常。严管厚爱结合鼓干劲、促担当。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抓严抓实干部政治监督、日常监督、选人用人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持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经常走下去与干部开展谈心谈话,完善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会同有关部门推出更多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典型案例,推动广大干部在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打造勇担“走在前、开新局”使命的生力军

  中共东营市委组织部

  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好“走在前、开新局”要求和“六个新跃升”目标,关键在干部队伍。东营市将以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抓手,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振全市上下创新实干、事争一流的精气神。突出政治引领,树牢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做深做实政治素质考察,区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不同领域,明确个性化考察内容,探索建立分类评价体系,使其具体、鲜明、落得下。聚焦省党代会提出的12个方面重点工作,健全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既“考事”又“考人”,构建任务分解、日常考察、结果运用、反馈整改闭环机制。突出一线优培,增强干部敢担当善作为的实际本领。将“一线炼”和“一线看”相结合,实施年轻干部一线优培计划,选派一批干部到项目建设、双招双引、信访维稳等吃劲岗位锻炼,为干部成长铺设“赛道”。围绕黄河国家战略、油地融合、金融生态建设等,深化干部挂职交流,加紧引育急需专业人才。突出激励带动,激发勇担使命开新局的内生动力。深化“一线考察法”,构建重在平时的识人机制,源源不断发现挖掘“狮子型”干部、 “老黄牛型”干部以及不同领域的“出彩型”干部,统筹职务、职级两条通道,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对群众公认的“实干家”及时使用,对敢抓敢管的“改革派”大胆使用,对岗位特殊的新时代“匠人”不拘一格使用,为深入实施黄河国家战略、推动东营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开新局”提供坚实组织保证。

  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奋力展现“走在前、开新局”的枣庄担当

  中共枣庄市委组织部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枣庄市将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以队伍高素质保证发展高质量。细化好干部标准,让干部干有方向。坚持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与枣庄发展、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结合,细化具体指标,使其更具操作性,以好干部标准选好干部,以实干标准选实干者,让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成为标杆方向。建立负面清单,让干部干有底线。坚持从干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列出负面清单,坚决纠正“口号喊得响、行动跟不上”“看似按部就班实则不敢担当”“以不惹事作为不干事的挡箭牌”等问题。探索制定在选拔任用环节就能识别负面清单表现干部的机制,确保将“带病”干部挡在“门外”。搭建科学评价体系,让干部干有作为。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由部门向科室、个人延伸,建立精准科学的差异化考核体系,着力解决“定性评价凭印象”“定量评价看扣分”“你好我好大家好”等老大难问题,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人,“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进一步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完善激励机制,让干部干有底气。着力营造敢担当勇作为的宽松环境,选用干部不求全责备,不盯细枝末节,而看贡献大小,看主流表现。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任务一线作为主战场,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准。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细化完善可操作、可比照、可量化的容错纠错机制,决不让担当者流泪、让负责者寒心。

  着力在夯实基层基础上“走在前”

  以坚强有力的基层党建保障各项工作“开新局”

  中共烟台市委组织部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专门部署,对农村、城市、新就业群体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贯彻这些部署要求,烟台市将聚力开展“三大攻坚行动”。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攻坚行动。贯彻党代会“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要求,把班子履职考察贯穿整治全过程,对不胜任不称职的坚决调整;加快建成烟台市“村事通”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对全市所有村庄党务村务财务的实时监管。贯彻党代会“深入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部署要求,抓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规范提升,加大联合社组建力度,推动抱团发展;推行合作社经济合同、大额支出镇级预审,县级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规范运转。实施“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攻坚行动。贯彻党代会“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推进、整体提升’试点”“增强基层治理能力”等部署要求,全域开展“幸福家园”党建品牌建设。制定出台《关于全域开展城市社区“幸福家园”党建品牌创建的实施意见》等“1+3”文件,作为市委书记突破项目全域推进,细化3大类40项示范创建标准,开展10大示范项目擂台赛,重点围绕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3大功能,不断丰富“幸福家园”内涵,力争年内创建100个“幸福家园”示范社区,引领全市社区党建晋位升级。聚焦党代会“推进两新组织党建提质增效”部署要求,重点突破快递物流、外卖、网约车、直播电商等4类新就业群体党建,大力提升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3大集聚区党建,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质。实施“党支部建设规范提升”攻坚行动。贯彻党代会“深化党支部规范提升行动”部署要求,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深化开展“发现榜样”“我来讲党课”“我和我的支部”等活动,实施以“争创五星级党支部、争做五星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五星联创”工程,从所有五星级党支部中择优选树1500个样板党支部,推动党支部全面过硬、党员全面争先。

  围绕拓展“三个模式”

  大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

  中共潍坊市委组织部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拓展“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这是赋予潍坊的重大政治任务。回顾“三个模式”的发展历程,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重要保证。潍坊市将聚焦拓展“三个模式”,更大力度地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建设政治功能强、领导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组织。以组织振兴推动全面乡村振兴。积极推动基层党建融合发展,通过结对共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成立一批融合型党组织,打造30个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片区。深入推进“头雁领航”工程,加强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分层次开展“擂台比武”,激励他们更好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扎实推进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坚持一村一策、分类施治,实现全市村党组织滚动整建、整体提升。大力推行“党建统领、四社共建”模式,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质扩面,力争5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深化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总结运用疫情防控斗争经验,突出加强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坚持市县联动、区街一体、条抓块统,在全市城乡同步构建一网统筹、多网融合的党建网格,实行“网格吹哨、分级响应、部门报到”机制,切实把基层方方面面的工作拎起来、托起来。进一步抓好“红色物业”,健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以高质量物业服务推进建设美好家园。抓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坚持“条”上落到地、“块”上兜好底,充分发挥市县两新工委统筹协调作用,压紧压实街道、社区属地管理责任,围绕快递外卖、直播电商、道路运输等重点领域,分业态成立行业党委,依托网点站点灵活组建党支部,打造100个“鸢都轻骑兵”驿站,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深化基层党建三年行动 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中共济宁市委组织部

  济宁市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深化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分领域明确15项行动,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切实把省党代会提出的重大任务转化为基层的具体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抓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这个重点。坚持“以网格化党建引领网格化防控”,划分疫情防控网格51312个、配备网格员53420人,选派2.5万余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包保小区、楼栋,明确任务清单,下步将持续压实工作责任,坚决守好防控阵地。持续推进红色代办、红心公益、“儒风济宁·红色物业”等工作,擦亮“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党建品牌。坚持“把堡垒建在产业链上”,成立产业链党建联盟,推动链上企业信息、项目、人才等资源的整合共享,加速企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抓住村级“带头人”队伍这个关键。制定村级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列出“负面清单”,实行绩效补贴“一票否决”,以鲜明的考核导向带动党组织书记把精力放到抓服务、抓稳定、防风险上。细化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的《方案》,从选拔任用、赋能培训、监督管理等方面打出“组合拳”,打造一支过硬的“领头雁”队伍。做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党建”这篇文章。发挥济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积极探索“文化融入党建、党建引领治理”的新路径。充分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以和为贵”“见贤思齐”等理念,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推行“居民说事”“拉呱说事”,用好儒学讲堂、“和为贵”调解室等平台,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展示出来,打造在全国叫得响、推得开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

  以实干实绩担当鲜明导向

  锻造“走在前、开新局”的中坚队伍

  中共泰安市委组织部

  围绕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泰安市将进一步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推动党员干部以新气象新形象展现新作为新担当。坚持选拔任用向实践一线倾斜,落实在重大任务、重点工作一线培养考察使用干部的实施意见,着力在增加考察深度、加强分析研判上下功夫,注重了解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具体表现,全面掌握干部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对素质过硬、实绩突出的大胆提拔使用,对政治素质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坚持教育培训向中心大局聚焦,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工程,抓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培训轮训,统筹整合培训资源,聚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培训项目,加大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典型教学力度,办好“泰山大讲堂”,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筹性精准性实效性。坚持管理监督向从严从实推进,落实“三晒一评一公开”制度和干部待岗管理办法,组织晒职责任务、晒工作业绩、晒作风形象,开展民主测评并公开评议结果,对“庸懒散慢浮”的干部,进行“回炉”再锻造、整改再提升,对教育转化效果不明显的,坚决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坚持考核奖惩向激励担当用力,优化综合绩效考核体系,推进“六比争先•标旗夺金”季度考核,搭建高质量发展比武擂台,开展泰安工作创新奖评选,旗帜鲜明地表扬奖励那些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干部,切实把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凝聚到“走在前、开新局”的生动实践上来。

  激活用人主体内生动力

  打造区域人才集聚高地

  中共威海市委组织部

  威海市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引育一流创新人才”等部署要求,以实施人才兴威战略、打造区域人才集聚高地为主线,突出企业用人主体作用和人才创新主体地位,全力构建市场主导、创新驱动、服务叠加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人才引育体系。聚焦产业领军、行业拔尖、实用紧缺等重点人才群体,优化整合市级人才工程体系,创新人才工程“举荐制”“配额制”“赛马制”等引才模式,精准引导人才智力成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建立完善市场化、社会化引才荐才激励机制,办好“中国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打造以用人单位、科研机构、人才服务组织为主体的专业化人才项目对接平台。筑牢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承载体系。精准实施“创新平台人才发展促进行动”,深化拓展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为龙头的“1+4+N”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推进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省级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建设,用一流平台凝聚一流人才。持续完善驻威高校人才“同城化”激励机制,支持骨干企业与高校共建产学研高效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打造校地人才协同开发的“威海样板”。优化以服务为内核的人才生态体系。全面推开人才政策“进企业、进高校、进平台、进园区、进商圈”服务机制,推广“无形智办”“免申即享”服务模式,优化“英才卡”应用场景和服务体验,提升人才服务综合效能。统筹区域“生产、生态、生活”等创新要素和服务资源,因地制宜打造“海洋科创人才集聚区”“医疗器械产才融合发展区”“国际人才生态示范区”等区域特色人才集聚区,群策群力构建人才竞争优势、打造人才向往之城。

  优化育选管用

  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中共日照市委组织部

  推动“走在前、开新局”,实现日照精彩蝶变,干部队伍是关键。日照市将聚焦省党代会提出的“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目标,立足换届后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全面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优化育选管用措施,推动广大干部在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抓培训锻炼促能力提升。围绕新任县处级干部、换届后新进县乡班子成员和年轻干部等重点群体,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组织系列专题培训活动,用好市县乡干部上下挂职等“四个一线”平台,以更大力度推进岗位磨炼和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抓用人导向促担当作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突出知事识人、以事察人,创新“一述双测三评+实地调研”方式,深入双招双引、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主战场考察识别干部,为干部精准画像,让关键时刻冲得上、敢于担当抓落实的闯将干将脱颖而出。抓从严管理促能上能下。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落实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容错纠错具体措施,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细化完善“下”的情形,畅通“下”的渠道,加强对“下”的干部跟踪教育管理,让干部上得有理、下得服气。抓平时考核促有为有位。聚焦考核不系统、年底一锤定音、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研究制定公务员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融合贯通、一体实施的平时考核实施办法,强化结果运用,突出奖优罚劣,真正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

  聚力提质增效 建强组织体系

  中共临沂市委组织部

  走在前、开新局,必须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临沂市将以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为抓手,打基础、攻难题、强效能。建设“奋进乡村”。推进“头雁领航”工程,加强农村干部全周期专业化管理,建强“沂蒙兵支书”队伍,打好“百村整治”“村居转型”攻坚战,以“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分类筛选样板村,总结提炼党建引领经验,抓好复制推广;规划建设50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深化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支持县区设立发展引导基金,带动沂蒙乡村全面振兴。提升“治理效能”。把“全过程民主”落实到治村治权、理事理财中,紧盯重要事项决策、大额资金收支、重点项目监管,抓好“四议两公开”和“三务公开”,推行“智慧农经”“码上公开”等,推动乡村有效治理。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等,探索“党员回家、服务大家”有效途径,构建“上下贯通、平战结合”指挥体系。统筹抓好“红领书记”“沂蒙红色物业”等工作,优化网格设置,下沉基层服务,系统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实施“党建赋能”。聚焦“全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先行区”建设,在推动行业党组织“起作用”上发力攻关,培育“新新向党”党建品牌。启动市直机关党建业务互融共促试点,探索党建引领解决“12345”投诉和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实施市属国企争做优秀员工、争做优秀党员、建强中层队伍“双争一强”计划,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启动“沂蒙百花开”计划,稳妥推动社会组织变“自由生长”为“健康成长”。

  全面打造面向京津冀鲁的区域性人才高地

  中共德州市委组织部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引育一流创新人才”。德州市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开新局。实施产才融合发展“五链工程”。加快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有机衔接,精准推动人才政策定制权、破格权、漫游制和重点工程配额制、特殊人才举荐制、市场引才包干制等创新举措落实落地。瞄准7大主导产业、11条关键产业链,开展人才工作“北接南融”专项行动,采取“倒虹吸”策略和“非对称”路径,打造承接周边大城市人才资源外溢辐射的最佳聚集地,建设面向京津冀鲁的区域性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施青年人才集聚“五凤工程”。深入推进引凤、留凤、还凤、强凤、惠凤“五凤工程”,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力争3年新集聚大学生10万名。机制化实施“优才引进计划”,布局200处以上驻外青工委和青鸟驿站,贯穿全年举办“百企校园行”“名校直通车”等引才活动,建立在德高校毕业生有组织就业机制,支持校企合作开设“订单班”“冠名班”,动态更新德州籍大学生信息库,常态化开展“学子家乡行”活动,完善对口回引安置、亲情引才奖励等措施,畅通大学生来德留德回德渠道。实施人才服务保障“五安工程”。全面推行人才创业安心、住房安居、配偶安置、子女安顿、身体安康“五安工程”,叫响擦亮“‘德’有你、才‘州’全”工作品牌。强化人才金融支持,升级“人才贷”,推行“人才保”,探索“人才投”。深化人才安居工程,构建产权型住房、租赁型公寓、商业化酒店、货币化补贴“四位一体”人才住房保障体系,让“人才来了有房住、留下有住房”。设计开发“德才码”,打造“一人一码”多场景应用,实现人才政策“一键匹配”、人才服务“一码供给”。

  实施“四大提升”工程

  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走在前、开新局”

  中共聊城市委组织部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大抓基层的导向非常鲜明。聊城市将围绕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走在前、开新局”,实施村级组织功能提升工程。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因村施策、一村一策,从基本制度落实、政策资金扶持、项目倾斜、定向帮扶等多方面,全面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一批基层党组织示范片区。扎实开展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行动,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和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实现互比互促、共同提高。制定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计划,以财政资金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为抓手,探索推广有效路径,力争用3年时间形成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集体经济增收机制。实施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工程。以“红色物业•聊来温暖”为主题,开展“物业牵手•友爱同行”温情互助、“我爱我家•我为大家”温馨自治、“同筑美好•情暖万家”温暖共建等专项活动,巩固拓展“水城红色物业”建设成果。健全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和协调共治机制,推进“红旗驿站”“红色物业”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全面建成“党建引领、行业主管、基层主抓、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格局。深化拓展两新组织党建“百千万提升工程”。推进“新聊城•新力量”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通过全覆盖摸排、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常态化联系服务等途径,提高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质量。面向新就业群体选聘兼职社区工作者、兼职网格员,组建党员服务队,开展“小哥在身边”等社区志愿服务。结合开展“双查双亮双结对”行动,培育打造“新火聊圆”党建品牌。实施党代表工作室有效覆盖提升工程。坚持“党建引领、人民至上,党委主导、行业主办,代表领衔、合成攻坚,闭环管理、机制赋能”总体要求,划分政务服务、社情民意、信访化解、农技服务、司法服务等10个领域,推广建立行业党代表工作室。打造“党代表+”专业服务团队,形成党代表领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技术骨干、村党支部书记、志愿者等广泛参与的“1+N”专业服务体系。

  实施“双链融合”聚才行动

  打造区域性人才集聚新高地

  中共滨州市委组织部

  聚焦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引育一流创新人才”,滨州市实施产业链、人才链“双链融合”聚才行动,以优势产业集聚高端人才,推动人才开发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拓宽渠道,推动产业布局与人才供给同向聚合。建立市级领导“1+5+N”帮包机制,分别帮包19条重点产业链以及企业、项目、招商引资、招才引智5个重点工作领域、N个具体服务对象,帮助解决关键问题。组建产业引才联盟,开展“揭榜挂帅”,办好“赢在滨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在国内外设6个赛区,推动人才资源和产业发展精准匹配。实施十万技能人才梯次培育行动,利用5年时间,新增考核取证技能人才10万名以上。深化改革,推动产业需求与人才发展深度融合。聚焦市“十强”产业引才需求,制定出台“2022版人才新政”,进一步加大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技能人才支持力度。充分向用人主体授权,持续加大人才管理、收入分配、成果转化等改革力度。创新企业人才分类自主评价,企业自主定标准、搞评价,真正让企业成为人才“引育留用”的主角。优化生态,推动产业提升与人才成长同频共振。组建全市科技创新联盟,支持产业链企业建设产业研究院、研发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创新形态。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年内实现万套人才公寓拎包入住。举办第三届滨州人才节,打造“爱滨才会赢”人才品牌,凝聚起崇尚人才、尊重人才的社会共识。

  着力打造鲁豫毗邻地区人才聚集中心

  中共菏泽市委组织部

  刚刚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对引育一流创新人才作出部署,吹响了全省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集结号。菏泽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着力打造鲁豫毗邻地区人才聚集中心。坚持高端引领,加大引才力度。聚焦“231”产业需求,以“动能转换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为依托,瞄准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和泰山、齐鲁系列人才工程,重点引进战略性科学家和一流领军人才团队,年内计划引进高端人才400名;深入研究30项榜单项目,持续推进“揭榜挂帅”;深化“产业+人才”引才模式,推进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返乡创业服务站”“招才引智工作站”作用,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再创业。搭建平台载体,提升承载能力。依托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优势产业,重点打造“生物医药科创中心”“高端化工中试中心”,争创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开展市级创新平台认定工作,利用3年时间,使规上工业企业创新平台覆盖率达到80%;瞄准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人才飞地”建设,力争达到50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力争三年内与100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全面评估《菏泽市人才新政30条》实施情况,针对性做好优化提升。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采用以同行评价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创优人才服务基层机制,加大卫生、教育、科技等下乡帮扶力度,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君 报道)

责编:姜晖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