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快乐”!中国春节申遗成功 还有这些“瑰宝”等你欣赏
··
大众新闻编辑 许光宇 吕原 整合 策划 单青 李萌博
北京时间12月4日晚,中国春节申遗成功!
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
“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在汉代以前,“春节”作为新年开始的日期不断变动。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颁布官方统一历法《太初历》,正式将夏历正月初一定为新年第一天,即岁首,全国推行,历代相沿。
“春节”一词开始使用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当时经过推广公历的一番历法改革,造成事实上新历旧历并存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7日作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会议又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分别规定了春节和元旦等法定假日的放假日期。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名称更广泛地在全国使用,于是一年之中出现了两个新年:公历新年元旦和农历新年春节。
然而也有人好奇为什么每年“春节”总是在公历的1月和2月之间不固定呢?北京古观象台台长齐锐表示,我国的农历是一套调和了太阳和月亮运动周期的阴阳合历,引入了二十四节气,具有主动调节偏差的能力。
中国春节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
现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喜欢把“春节”叫作“过年”。
每年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开始打扫房子,贴春联和年画,储备粮食并准备食物。除夕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熬夜迎接新年。在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新衣服,祭天地和祖先,并向长辈、亲戚、朋友和邻居致以新年的问候……这是中国人最有仪式感的节日,也是每个中国人无法磨灭的集体印象。
如今,春节是我国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日。它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全球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从东方到西方,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世界各国点亮“中国红”,共享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感受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2024年甲辰龙年春节,联合国的各国使节纷纷体验包饺子、写福字、剪纸等春节习俗。中国普宁南山英歌队春节期间受邀赴英国演出,在伦敦街头吸引了70万人围观,“伦敦刮起英歌舞风”话题登上了多个热搜榜单。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喜迎龙年·欢乐春节”庆祝活动,舞龙表演、木板年画、龙年特展精彩纷呈。
中国非遗知多少
加上春节,我国共有44项非遗瑰宝。
除此之外,山东省的非遗总量亦居全国前列。山东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烟台剪纸、高密剪纸、滨州剪纸、莒县过门笺、诸城派古琴、济南皮影戏、泰山皮影戏、定陶皮影戏均在其中。
资料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网、中工网、闪电新闻等
(大众新闻编辑 许光宇 吕原 整合 策划 单青 李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