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渤海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渤海革命老区红色作品创作采风活动记

··

  ①参观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

  ②参观魏桥国科滨州科技园

  ③陈户烈士纪念园中的烈士纪念塔

  ④瞻仰烈士英名录碑廊

  ⑤参观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

  ⑥《渤海魂》《纪念碑》创作座谈会

  本报记者 聂梅/文 通讯员 宋登科/摄

  这里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战略区,这里是一片红色沃土。18万人参军参战,80余万民工随军支前,5.5万人英勇捐躯……一个个惊人的数字,述说着渤海革命老区的峥嵘岁月。

  为缅怀革命先烈,铭记革命事迹,传承红色精神,7月10—11日,渤海革命老区红色作品创作采风活动在滨州市举办。两天里,来自全国的著名作家、名刊主编、渤海革命老区老领导后代、滨州市骨干作家等近百人,共同开启了一场生动的红色之旅。

  寻访红色印记,感受时代巨变

  “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在采风活动的第一站——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里,讲解员激情昂扬的解说,仿佛将采风团成员带入了那个峥嵘岁月。

  “星火初燃”展厅陈列着我国至今发现最早的中译本《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份出版);盐山起义、潍县蔡家栏子起义等资料、图片,叙说着广大基层党组织英勇抗战的故事;“烈火铁流”展厅记录着渤海区优秀子弟参军参战出生入死、翻身民工“车轮滚滚”支援前线的辉煌历史;全长162米、高7.9米的烈士英名录碑廊,镌刻着渤海区为国捐躯的55308名革命烈士的英名、籍贯、出生年月等;革命烈士墓区,安息着在渤海区牺牲的297位革命烈士……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份份文献资料,一件件革命文物,深深感动着作家们心灵。

  “建设纪念园正是为了留存住老渤海的革命历史,告慰先烈,激励后人。”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主任孙颖介绍说,滨州市集全市之力建设的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于2009年9月正式开园,园区建筑物总面积25000平方米,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等,园区每年接待观众近10万人次。

  作为渤海革命老区中心区、渤海区机关驻地,滨州市红色遗存众多,红色资源丰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前行的足迹,遍布这片红色沃土。

  “曾经,渤海区的党政军机关就设在惠民县。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老棉袄放在担架上,这句话在当时广为流传……”在惠民县的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作家们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感受浓浓的红色渤海情。

  博兴陈户烈士纪念园里,矗立着一座1946年群众自发捐款捐物建的烈士纪念塔。在这座高15米、6面5层、镌刻着220名烈士名字的青色古典式塔前,作家们注目、肃立。

  在滨州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博兴高家渡革命历史纪念馆,在杨柳雪“不忘初心”红色教育基地,作家们寻觅着老区人民坚韧不屈、拼搏奋斗的历史踪迹。

  “这次活动以红色作品创作为主题,希望通过丰富的采风内容,让作家们形象直观、丰富立体地感受革命战争年代渤海革命老区党政军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历史,汇聚文学力量,传承红色精神。”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活动组织者之一王海峰告诉记者,本次采风还专门选择了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滨州科技园等创新园区,让来自全国的作家们了解渤海革命老区的新变化,感受、书写老区在新时代取得的成就。

  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是滨州市全力打造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领先全国的海瓷技艺、光电设备、刺绣产业、纺织材料等,正是滨州大地在新时代敢为人先、奋斗实干的真实写照。布局魏桥国科滨州研究院、渤海科技大学(筹)和成果转化产业园三大板块的魏桥国科滨州科技园,展示着这座城市探索创新的活力和姿态。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次采风活动,正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一课。”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表示,采风活动带领作家们回顾历史,观照现实与未来,“我们要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用手中的笔,将采风的感受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用生动的形象讲好红色故事,尽快形成传播力与影响力。”

  汇聚名编名家,传播齐鲁声音

  为了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学题材创作,传承老渤海人的革命精神,此次采风活动不仅邀请了众多著名作家,还邀请了多位全国知名杂志主编和济南、淄博、东营、日照、德州5市的作协主席。采风活动中,他们不断就如何讲好红色故事、用好作品传播齐鲁声音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渤海区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基层组织并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据地和解放战争时期整个华东战场的重要后方基地。老渤海人的精神不仅是渤海老区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山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姬德君在致辞中表示。

  “渤海革命老区的历史,生动地诠释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深刻含义。”《天津文学》主编张映勤是第一次来到滨州,尽管此前从网上查阅了资料,但实地近距离地感受历史资料和实物,仍让他感到震撼,“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山东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厚重,众多革命老区中较为出名的是沂蒙革命老区,其他老区由于种种原因影响力偏小,渤海革命老区就是其中之一,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散文百家》主编高玉昆也是第一次来到滨州,他告诉记者,今年《散文百家》的“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中刊发了不少山东作家的作品,采风活动更让他深深地感受到,“齐鲁大地仍有大量的素材值得挖掘,丰富创作,打造精品。”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刘玉栋的家乡便是渤海革命老区。“从小,我就听许多的英雄故事,这些至今为我提供奋进的力量。这次采风让我们看到,红色文化在这里有非常好的保护、传承,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也赋予了城市新时代的成就与活力。”刘玉栋说,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这片红色沃土都值得关注,“要用更多的笔触、更丰富的题材,去展示、去书写老渤海与新滨州。”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革命老区,山东要更充分地挖掘、整理和写作革命故事,把这里的历史和精神传播出去,让红色文化传播得生动、久远。”《清明杂志》副主编赵宏兴说。

  “在一张张老照片背后,要看到革命者鲜活的一生,更要拥抱当下沸腾的现实生活,创作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文学精品。”《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在活动中建议作家们注重写作方法,“纪实文学创作要注意文学性与纪实性、写人与写事、细节与宏观架构的结合,长篇小说的撰写要注意结构、叙事者、叙事主线、叙事角度。”

  “这是一次深刻的学习历史的活动。”济南市作协主席张鸿福曾长期从事史志工作,这次地市间的采风交流,让他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认识。张鸿福告诉记者,今年4月起,济南市作协组织80多位作家分10批次开展了“红遍济南”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资源采风创作活动,创作出了许多好作品。“这次采风也为济南作协进一步丰富题材、深度挖掘红色资源提供了学习借鉴。”

  东营市也是渤海革命老区的一部分。东营市作协主席陈谨之长期对老区的历史有着关注和研究。采风中,他成为“嘉宾解说员”。“在惠民,我看到一张借据,让我特别感动:华东局借渤海区军粮一万万斤,也就是一亿斤,可见渤海区的老百姓贡献有多大。我们支前的物资不光有军粮,还有海盐、鱼虾、大豆等。”在他看来,渤海革命老区的历史定位正如作家李存葆曾写下的一段话:“这里的小米稀饭曾喂养过中国革命,这里的棉花粗布包扎过民族的尊严。”

  “采风点既有红色文化也有现代亮点,对作家们了解现实,理解历史很有意义。”在日照市作协主席夏立君看来,“这次采风既接地气也非常有特点,对于加强各市作家相互理解,促进创作,开拓视野,提高水平都非常有帮助。”

  “作为一名作协主席,对于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反映渤海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有一种深刻的使命感。举办这次采风活动,正是我们践行使命,力求用更多的精品力作,以慰英烈,传承红色精神的一次实践。”滨州市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刘庆祥表示,这次活动,揭开了渤海革命老区红色革命历史宣传的序幕,“众多国内名家的到来,也将推动滨州红色文学题材创作开启新篇章。”

  深挖红色富矿,传承红色基因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渤海魂》《纪念碑》创作座谈会”在7月10日晚举办。座谈会邀请了正在创作渤海革命题材作品的苗长水、许晨两位作家,及景新海、景东海、杨凯、王小豫4位渤海革命老区老领导的亲属参加,为采风团进一步挖掘渤海革命老区这座“红色富矿”、淬炼精品佳作再添一把“火”。

  “《纪念碑》(暂定名)这本书,我将以4位女主角,来展现这片土地的付出与牺牲。”苗长水在座谈会上介绍说,近一年来他多次走进滨州采风,一次次被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坚韧、共产党人的品质所感动。“景晓村、杨国夫、刘其人、李人凤的妻子家世、性格各有不同,但都特别值得钦佩。”“在鬼子大扫荡时,李人凤的妻子带着老二生了老五,也就是说是二姐为五弟接生的;刘其人在清河区工作时,爱人夏明来看他,吃饭时还是分餐,他吃小灶,妻子吃大灶……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伟大的女性也是这片伟大土地的象征。”

  “渤海区的前身是冀鲁边区和清河区,在上个世纪20年代,这片区域就有了共产党员的活动。像‘一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专门打鬼子,为救老百姓’的故事非常多,这片土地、这段历史值得用厚重、大气的作品去书写、传播。”许晨结合自己的《渤海魂》(暂定名)创作体验表示,自己力求“全景式又具体细微的描写”,不仅仅反映发生在革命老区的历史岁月,更要将现代的变化融入作品中,“从历史中思索当下展望未来,书写这片区域的现实和当下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当代作家的责任与使命。”

  “我妈妈不光是个贤妻良母,还被称为‘军中女侠’。因为要辅助父亲在司令部工作,我母亲一直在战争一线。老家传说她骑大马、使双枪,我问她是不是这样,她回答说:是有枪有马,但用的是单枪。”杨国夫、张岚之子杨凯回忆说。

  提到抗日沟,景晓村、王梦林之子景东海说:“我父亲多次被警卫员一下推到抗日沟里,才没受伤。有一次,他在抗日沟里躲了一天一夜,他的大青马愣是一声没吭。这说明啥?喂马的马夫厉害,训练得真好!”

  “面对老渤海的后人、滨州的党史研究者,我们作家马上变成了一个录音机,好故事太多了,任何一个小细节,我都不想放过。”苗长水表达着采访、写作时的感受。

  “滨州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沃土。从古代来讲,滨州有孙子、董永、范仲淹、杜受田。从现代来讲,滨州的文化也值得我们记忆、传承和弘扬。”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李一鸣表示,我们应该铸就文化载体,讲好滨州故事,把丰富的文化事实转化成故事,来传唱传播传颂。“讲好故事,要舍得投入,下大气力,认真组织规划策划。事实上,滨州故事也是中国故事。宣传好书写好这些故事,是文学工作者的责任使命,也是作家的光荣。”他说。

责编:齐 洁
审签:李丽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