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航标:向着万亿俱乐部进发!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冯炜程 王亮 烟台报道

  ●万亿俱乐部,意味着什么?

  ●万亿目标,不是空想主义,不是空喊空谈。

  ●烟台冲击万亿的底气和倚重是什么?

  ●万亿烟台,一定是金色的,金光灿灿,成色十足。

  ●万亿烟台,一定是蓝色的,挺进深蓝,向海图强。

  ●万亿烟台,一定是绿色的,碧水青山,低碳转型。

  ●万亿目标,需要跳一跳才够得到,需要你我同心协力。

  ●追求更均衡、可持续发展,避免唯GDP论。

  ●实干,而不空谈;鼓劲,但不吹牛;奋进,切忌冒进。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烟台奋楫争先。

  一个新的航标、一座新的灯塔,展现在烟台号航船的前方——GDP过万亿。

  在9月举办的山东省“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烟台专场上,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掷地有声地宣示:

  力争3-5年内,烟台市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开启更高水平的城市发展赛道,建成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

  时代召唤高点定位,宏伟蓝图催人奋进。

  万亿烟台,决不是空想,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充分调研,有着充分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保障。

  万亿烟台,需要付出艰苦努力,需要真抓实干,奋力登攀。实干,而不空谈;鼓劲,但不吹牛;奋进,切忌冒进。

  万亿俱乐部,意味着什么?

  万亿俱乐部是指全年GDP超一万亿元人民币的城市。它不是一个实体组织,而是一个区域经济概念。

  截至2020年底,中国大陆万亿GDP城市已经增至23城,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苏州、重庆、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宁波、郑州、佛山、南通、泉州、福州、济南、合肥、西安。今年,预计还将有一两个城市跻身这一行列。

  看一下各大城市的进阶时间,尤其是山东的两个老大哥,济南、青岛。

  2006年,上海率先突破万亿关口。2008年,北京超过万亿。2010年,广州。2011年,深圳、天津、苏州、重庆一同杀入“万亿俱乐部”。2014年,武汉、成都。2015年,杭州。

  2016年,山东有了个首个万亿城市,青岛和南京携手突破。

  2017年,无锡、长沙。

  2018年,宁波、郑州。

  2019年,佛山。

  2020年,六个城市冲破疫情迷雾,站上万亿高阶,其中有山东的济南。

  2021年……

  生产总值超万亿,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经济综合实力。经济体量上来了,作为一个经济体,集聚辐射的能力就更强,更有利于创造各种就业机会,集聚人口。

  当经济总量上了新台阶,就代表着将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到民生领域,比如交通、公园、环保等等各种公共服务,整个城市面貌都会上一个层级。

  是否超万亿,关乎经济活力、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城市形象。

  作为山东经济强市“三核”之一的烟台,目标瞄准万亿大关,是大势所趋、实力所致、众望所归、民心所向。

  万亿目标,不是空想主义

  万亿目标不是空喊出来的,更不是空想出来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是基于烟台现有的经济基础、产业实力,基于对未来规划的指标分解、综合研判,做出的科学谋划。

  在全省的发展格局中,烟台可以用两个“3”、两个“2”、两个“1”来概括: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省第3,外贸进出口额、实际使用外资额全省第2,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全省第1。

  在市委确立的“1+233”工作体系中,产业振兴被放在最突出位置,几乎每一项规划部署都指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党建引领,抓好动能转换、乡村振兴两条工作线,加快中心城区、产业园区、海洋经济示范区“三区”建设,强化民生改善、营商环境、风险防控三项支撑保障,全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

  2020年,烟台实现生产总值7816.42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位于前25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306元。

  今年前三季度,烟台在各种不利影响下,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实现生产总值6167.73亿元,同比增长8.7%。

  在此基数之上,全年有望突破8千亿。预期6-8%的增长速度,在“十四五”期间,烟台提前一到两年实现万亿目标,是值得期待的,是大有希望的,也是历史赋予我们必须完成的任务!

  万亿烟台的底气和倚重

  今年,烟台市相继出台制造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和振兴县(区)域经济三年行动方案,为万亿烟台建设蓄力。

  制造业是万亿烟台之基,实体经济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烟台筛选出16条重点产业链创新推行“链长制”,逐一明确链长和链主企业,实施“9+N”产业集聚培育工程,力争到2023年形成2个2千亿级、4个千亿级和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及谋划布局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N个前沿性产业。

  这个“9”的背后,是一个个已经成型起势的龙头企业+产业链条+清晰可见的路线图

  ——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有6个省级化工园区和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万华工业园等重大项目。按照“油头、化身、高化尾”要求,突破发展炼化一体化产业,到2023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建设技术领先、安全环保、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世界一流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有色及贵金属产业集群,有山金、招金、南山铝业等骨干企业。拓展工业应用领域,开发黄金精深加工产品,重点扶持高端铝材向飞机制造和轨道交通领域拓展,到2023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建设全国最大黄金精深加工基地和重要新型铝材深加工基地。

  ——汽车产业集群,有上汽通用东岳、山东汽车、玲珑轮胎、胜地汽车等骨干企业。支持传统汽车向高端、节能、新能源方向升级,到2023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设百万辆整车基地。

  ——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有杰瑞、斗山、康泰实业、艾迪精密等骨干企业。优化提升工程(矿山)机械、轨道交通装备,鼓励研发和生产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线等智能制造关键装备,到2023年产值突破1200亿元,建设国内知名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有富士康、睿创微纳、东方电子、鲁鑫贵金属、正海磁材等骨干企业。持续做大智能终端、新型显示、核心元器件产品规模,到2023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消费类电子产业制造基地。

  ——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有鲁花、龙大、喜旺、张裕等骨干企业。深度对接“新六产”、现代物流配送业、文化旅游服务业,重点发展粮油、水产品、肉禽、果蔬加工产业,葡萄酒、保健品、调味品制造产业,到2023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设“中国食品名城”。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有荣昌、东诚药业、石药百克、绿叶等骨干企业。今年上半年,烟台上市4种创新药,包括山东省唯一上市的两种一类创新药。以重大疾病防治和原始创新为重点,大力发展抗体、疫苗、蛋白药等,到2023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建设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城市。

  ——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有大金重工、山东核电、蓬莱巨涛、远景能源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风电装备、核电装备等,到2023年产值突破800亿元,初步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清洁能源城市。

  ——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有山东长征火箭、513所、东方蓝天钛金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航空原材料及零部件、火箭发射及制造、卫星总装制造、卫星运营服务等核心产业,到2023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建设国际领先的东方航天港。

  县域经济是万亿烟台之重,龙口、烟台开发区等强市强区是我们最大的王牌。

  县域板块的崛起,将为万亿烟台贡献重要份额。烟台市今年出台的振兴县(区)域经济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努力实现“两个明显提升、两个赶超进位”。

  ——综合实力和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到2023年,力争烟台各区市和国家级园区中,地区生产总值过2000亿元的1个、过1000亿元的2个、过500亿元的6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100亿元的3个、过50亿元的3个、过30亿元的5个。

  ——在全国、全省排名中赶超进位。龙口、莱州、招远、芝罘力争在全国百强县(市辖区)综合排名前移,海阳、莱阳力争进入全国百强县。烟台开发区、综合保税区、高新区力争在全国同类园区综合排名中前移。一半以上区市力争在全省136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中进入前50位。

  万亿烟台,是什么颜色的?

  万亿烟台,一定是金色的,金光灿灿,成色十足。

  最值得关注的产业是生物医药。近年来,烟台生物医药产业步入发展黄金期,2020年全市生物医药企业实现总收入1006亿元。7月召开的2021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进一步叫响“创新好药,烟台制造”品牌。市长亲自挂帅“链长”,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科技交流门户、东北亚生物医药制造基地、中国生物医药创新谷”。

  最值得期待的大项目,是裕龙岛。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志性工程,裕龙岛高端化工项目值得期待。分两期建设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及配套公用工程。一期总投资1493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11亿元,利税286亿元。

  最值得骄傲的大企业,是万华。作为烟台国企的优秀代表,作为山东市值最大的上市企业,万华化学“一鼓作气、一气呵成、一以贯之,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向前”,力争2025年进入全球化工前10强,跻身世界500强。万华化学最新公布的前三季度公报,营业收入过千亿,达1073亿元,同比增长118%,净利润更是高达195.4亿元,同比增长265.32%。

  万亿烟台,一定是蓝色的,挺进深蓝,向海图强。

  1038公里的美丽海岸线、全省20%以上的海域面积、30%以上的沿海区市、40%以上的海岛面积,这既是大自然馈赠烟台的宝贵财富,也是烟台经略海洋的底气所在。烟台正在重点围绕港口、产业、生态三个方面大力突破,让“蓝色”成为烟台的标志性色彩。

  以港兴海,扬起“蓝色风帆”。5年内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形成外接东北亚、内联黄河流域的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造黄河流域港口门户城市、中国北方重要物流枢纽城市。

  产业强海,激活“蓝色引擎”。海洋牧场方面,规划布局“4带20群”海洋牧场区,启动“百箱计划”,致力于打造亚洲最大的海洋牧场集群;海工装备方面,推进“蓝鲲号”“梦想号”等重要海工装备建设,为深海钻探、海上风电、海上航天发射提供坚强保障;海洋工程方面,发挥烟台打捞局海上施工、工程潜水技术全国领先优势,打造海洋工程集成服务平台。还有,海上旅游、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海洋金融、海洋交通和智慧海洋等,都是烟台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潜力所在。

  生态护海,守护“蓝色家园”。推行“湾长制”,建成全省首个入海排污口管理平台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让烟台的海更清、滩更净、岸更绿、湾更美。以长岛为重点,高标准打造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争创全国首个海洋类国家公园,打造全国海岛保护与开发的样板。

  万亿烟台,一定是绿色的,碧水青山,低碳转型。

  烟台是全国最早开展双碳领域前瞻思考和突破探索的城市之一。10月19日-21日,“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举行。烟台双碳实践现状、自然条件、产业基础、行动计划、项目清单接受检阅,全球全国双碳领域的最新资讯、最新技术、最新思考在烟台集中展示、碰撞。烟台率先提出,建设国际领先的智能低碳城市,打造全国清洁能源桥头堡,争创国家级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

  双碳探索,烟台先行,一系列举措紧锣密鼓:

  组建山东碳中和发展集团,成立山东省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建设“一谷一区一岛一港”低碳样本,打造丁字湾“双碳”智谷,中心城区规划建设“3060”创新区,在长岛建设全国首个国际零碳岛,建设北方风电母港;大力推动核、风、光、氢、储等一体化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国家电投集团宣布把核能总部迁入烟台,建设两大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基地,打造千亿级核能上市公司;依托蓬莱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海上优势,大力发展风电;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经济发展与降碳减排双赢……这些都将为烟台冲击“万亿俱乐部”增添更多的底气、更多的绿意。

  万亿烟台,需要你我同心协力

  任务是艰巨的,前路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更高的目标总要跳一跳才够得到,唾手可得的果实怎能香甜。实现万亿梦想,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参与,需要全市人民勠力同心,众志成城。

  我们要有一支坚强的干部队伍。新一任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从“吏治”抓起,着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在全市开展“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执行能力、锤炼过硬队伍”集中行动,触动灵魂,破除思想障碍,全市干部队伍风清气正,工作热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做好烟台的事情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万亿征程上,更需要这样一支思想解放、能打硬仗、锐意创新、敢于斗争的干部队伍。

  我们要有一个更好的营商环境。项目引得进来,企业留得住、发展得好,关键在于营商环境。我们自己和自己过去比,还不错,在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中,烟台位列全国第25位,5项指标被列为全国营商环境建设标杆。但看看南方一些先进城市的做法,听听企业家的声音,烟台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能为发展做贡献,万亿征程上,需要我们更加善待企业,厚爱企业家,全力打造掌上办事之城、政务极简之城、文明诚信之城。

  我们要吸引更多的人才涌入这个城市。纵观目前的万亿俱乐部23城,无一不是人才虹吸大市。更好的城市与更优秀的人才,是一种相互的吸引、相互的促动。今年,烟台推出一系列吸引人才新政,发布升级版青年人才普惠性补贴政策。从大专生到博士,来烟台符合条件就发放生活补贴,补贴三年,另外还有住房补贴、留学补贴、创业补贴、人才公寓……同时,烟台户籍制度进行重大改革,10月10日起全面放低城镇落户门槛,承租私有住宅可落户,青年人才可以先落户后就业……青春,意味着无限可能,每个年轻人都可能成为改变这个城市的英雄。来吧!欢迎更多“新烟台人”加入,我们一起追逐梦想!

  我们的中小企业要集体发力。大工程、大企业是主力军,而我们的中小企业是重要侧翼。目前烟台市拥有省级“独角兽”企业6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家、重点“小巨人”企业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6家、隐形冠军企业48家、“瞪羚”企业139家,均居全省前列。一个个“专精特新”“小巨人”站起来,一只只“瞪羚”在奔跑跳跃,一只只“独角兽”锐意进取,像极了烟台这座城市,成长、向上、腾跃、奔跑,他们将成为烟台进军万亿目标的重要力量。

  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要追求更均衡、可持续的发展,避免唯GDP论和片面追求增速。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行稳方能致远;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让弱势群体跟得上发展的脚步。

  要着力办好“四件事”:

  办好短期内不一定实现GDP增长,但有利于构筑长远竞争力的事,如教育、人才、原始创新;办好眼前看似不急迫,但不解决会越拖越严重的事,如鼓励生育、应对老龄化;办好当前有阵痛,但未来发展必须做的事,如调整能源结构、环保、淘汰落后产能、碳达峰碳中和;办好“来钱慢”,但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事,如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基层治理等等。

  一切发展的指向都归于造福一方百姓。万亿目标的实现,带来经济的繁荣、产业的发达、商业的兴旺、就业的充分,更重要的是人民的幸福安康。无论万亿烟台是金、是蓝还是绿色的,都一定是暖色的。实现万亿目标,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发展红利,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烟台乡亲们,向着万亿目标,进发!

责编:王亮
审签:李泽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