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领航——淄博市直机关榜样宣讲进支部丨他的奋斗从未止步
··
编者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希望你、希望我、希望以同志相称的我们,都头顶璀璨星空,脚踏坚实大地,挺直脊梁,乘风破浪,做最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捍卫者!
主讲人:朱彦夫教育基地讲师 周艳娜
榜样事迹:
作为淄博人,朱彦夫的事迹都耳熟能详,他曾荣获时代楷模、人民楷模等众多荣誉称号,是家乡的骄傲。周艳娜从小就学习朱彦夫的事迹,尤其让她感到敬佩的是他的担当和奋斗并不是在某个瞬间,而是在他生命的每时每刻都有着责任感、使命感。大家有没有想过,朱彦夫重残之躯,也没上过学,是什么支撑着他走过了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
朱彦夫曾说:“当一名共产党员,就能冲锋在前。”
1933年,朱彦夫出生于沂蒙革命老区,那个年代共产党和人民子弟兵为劳苦大众抛头颅、洒热血,朱彦夫从小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14岁时就参加了华东野战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参军以后的第三天,还没来得及接受一些基本的训练,他就迎来了他人生当中的第一场战斗,攻打新泰大汶口附近的一个小火车站。战斗打响以后,朱彦夫的班长—一名19岁的共产党员,一直命令朱彦夫呆在他的身后。在枪林弹雨中,班长用自己的身体替朱彦夫挡住了子弹,当时朱彦夫就眼睁睁地看着班长牺牲在他的面前。朱彦夫说,就是那一瞬间,他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共产党员,就是可以冲锋在前、牺牲在前的人、就是可以替战友挡子弹的人。共产党员这四个字在他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两年后,朱彦夫也光荣地火线入党。
1950年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朱彦夫身负重伤,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成了一级伤残军人,但他和战友也完成了“不把战争留给下一代”的铮铮誓言。
朱彦夫曾写下了一名共产党员心中的呐喊:“与其腐烂、不如燃烧。”
重残后,面对极端困难的生活,朱彦夫没有被吓倒,他主动放弃了荣军疗养院的特护待遇,以燃烧自己的决心回到家乡。当看到乡亲们吃不饱、穿不暖,朱彦夫寝食难安。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毅然挑起了村支书的重担,一干就是25年,他为乡亲们建图书室、办夜校,带领乡亲们整山造地、打井架电、创办副业,把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先进村!
在张家泉村一说起朱彦夫,乡亲们可有说不完的话,讲得最多的是他带大家伙打井的事。张家泉是个有名的缺水村,祖祖辈辈吃水难。朱彦夫请来水利专家,他穿着17斤重的假肢、拄着双拐和水利专家翻山越岭找水源,几天下来,数不清摔了多少跟头,断肢处也磨得血肉模糊。
水源找到后,朱彦夫穿着假肢天天靠在打井工地上,督促施工,严把质量。山里的冬天格外冷,他在刺骨的寒风中忙了一天,朱彦夫觉得腿疼的厉害,他就用牙咬绑着假肢的皮带扣子,怎么也咬不开,他用残臂砸,用力往下磕,假肢怎么也卸不下来。原来是井里的泥水,腿上的汗水,断肢创面上渗出的血水,把假肢和残腿牢牢地冻在了一起。乡亲们落泪了,有人脱下棉衣捂在他的残腿上,一位老大爷跑过来,一把抱起朱彦夫的残腿揣进自己的胸膛,心疼地问:“大侄子,疼吗?”朱彦夫却笑着说“不疼,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疼!”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朱彦夫关心群众胜过关心自己,他没有手,却把群众的事办得更实;他没有脚,却为群众蹚出了一条幸福路。
朱彦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1978年,朱彦夫因病从村支书岗位退休,他本可以安度晚年,但为了不辜负战友生前的嘱托,也为了将革命精神、红色基因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他下定决心写书。不识字,他就查字典,不会写,他就读名著,没有手,他用嘴衔着笔写、用残肢抱笔写,苦熬七年完成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激励了无数共产党员、残疾人和失去生活信念的人重新找到生命的价值和奋斗的意义。
他的身体是残缺的,但他的精神是健全的,他奋斗的信念始终坚定。今年朱彦夫已经91岁高龄,他依然坚持每天读书看报,收看《新闻联播》,关心家乡的发展,鼓励年轻人进步。
英雄就在身边,英雄就在眼前,在淄博,朱彦夫,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激励着人们在实现梦想的征途上,在转型跨越的重要节点去拼搏、去奋斗,向着未来再出发!